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文分析】《比尾巴》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同时儿歌形式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 《比尾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十课.在孩子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朗朗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发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比尾巴》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三问三答句式的儿歌,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内容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时,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画尾巴,编儿歌,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认识事物的机会,并从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4.
这将课文是小语第一册教材中“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继续学习掌握看图学词学句的方法,建立词句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一些自然常识:认识并了解几种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教学建议:1、看图识动物,指导说话.“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一般在导入新课时进行,因为这是学习新课的重要一步.”从图入手,先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动物,感知这些小动物及其尾巴的特点: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各自尾巴是怎么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假想让同学们漫游森林王国,参加动物们正在进行的一场有趣的比尾巴竞赛.先逐幅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议议:这是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怎么样?在认识动物时进行说话指导.六七岁的儿童对动物特别感兴趣,一见到动物图片,说话的情绪立即调动起来了,思维的闸门一下启开.“这是公鸡.”“它的尾巴弯弯的.”“它的尾巴是金黄色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认识了这些动物,又训练了思维和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5.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的第6课。这篇短文共有12个句子组成 ,有6句问话 ,6句答话。每3句为一小节 ,共有四节 ,三问三答相互对应。并配合6幅图 ,通过对话的形式说出了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课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 ,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任务 :(1)学习6个词语 ,学会7个生字 ,认识4个偏旁。(2)能独立认读音节 ,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3)认识图上的动物 ,了解他们的尾巴特点。其中学习句子、词语是本课的重点。了解图中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是难点。教学时要充…  相似文献   

6.
《比尾巴》是人教版小语一册教材中的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4节,每3句为1节,三问三答相互对立。读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比尾巴》是人教版小语一册教材中的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通过对话说出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4节,每3句为1节,三问三答相互对立。读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设计理念】根据此课的特点,课前让学生自主地、多渠道地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课堂上创设动物模特比尾巴这一情境,赋予学生以观众、评委、小记者等多重身份——真实地把学生带入热闹、愉悦的场景中,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 :《比尾巴》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 ,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云、公、车”三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背诵儿歌。3.了解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 ,并乐于去探索其中无穷奥秘的愿望。设计理念 :1.本课的识字量较大 ,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 ,将学生带入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重复出现生字可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使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 黄耀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其尾巴的特点。 2.学会本课 6个生字,由生字组成的两个词语“尾巴”、“一把”,认识 3个偏旁、 1种笔画、 8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背诵课文。 4.使学生喜欢、爱护小动物。 教学过程: 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 ,请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比尾巴。注意,尾巴的“巴”读轻声,大家齐读课题。 师: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边听课文录音边想一想:儿歌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认真听课文的录音)儿歌中讲了调皮…  相似文献   

10.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 ,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时 ,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 ,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 ,以“读”的训练为主线 ,上“活”语文课。一、贴“尾”激趣 ,初读感知同学们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喜欢 )那么 ,你们在观察小动物时 ,注意到了没有 ,小动物的尾巴是一样的吗 ?(它们的尾巴不一样 )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比尾巴》。指导学生对照拼音读课题两遍 ,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思考 :课文描…  相似文献   

11.
《比尾巴》一文,采用问答的形式,比较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等六种动物尾巴的异同。教师如果根据课文这一特点,运用比较法设计教学,就能使学生在认识有关事物的同时,获得语言文字的一些学习方法。一、比较画面,揭示课题课文配有四幅插图,分别展示了兔子、公鸡、鸭子、孔雀这四种动物的形象。插图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学生一打开书,马上就会被美丽的图画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比尾巴》是新编教材第一册中的一篇对话形式的儿歌。课文通过对话描写 ,向小读者介绍了猴、兔、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教学时 ,教师可根据初入学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的特点 ,在各教学环节中贯穿 ,以情为基础 ,以“读”的训练为主线 ,把语文课组织“活”。一、贴“尾巴”激趣 ,初读感知同学们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么 ,你们在观察小动物时 ,注意到了没有 ,小动物的尾巴是一样的吗?(对 ,它们的尾巴不一样)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比尾巴》。指导学生对照拼音读两遍课文 ,同时学习“尾巴”这两个生字 ,借…  相似文献   

13.
以图助读学词学句──《比尾巴》教学建议江苏孙琮英《比尾巴》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看图学词学句课文。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读来琅琅上口。它运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向学生进行动物知识的教育,课文配有六幅插图。这些插图色彩...  相似文献   

14.
一、导入新课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听录音 ,读儿歌。)请大家仔细听 ,认真记 ,看这首儿歌讲了哪几种小动物?(生按顺序回答)贴图片 :(让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在指定的方框里)猴图兔图松鼠公鸡鸭图孔雀2 师 :刚才 ,大家听到这首儿歌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九课。(板书课题 :比尾巴)(生齐读)3 过渡 :看到课题“比尾巴” ,你想课文里会写些什么内容呢?(谁和谁比尾巴?他们为什么要比尾巴?比的结果怎样呢?)师 :学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了。二、教学新课(一)学习第一、二节1 课件出示第一节文字。(1)师朗读第一…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八、鸟、矢”。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问句。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4.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具准备1.准备好6种小动物的卡片、头饰、尾巴图。2.学生的学案(给动物加上尾巴的图),生字卡片。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味揭题,导入新课今天,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赛,想请咱们的同学参加当小裁判,你们想去吗?那么,它们要比什么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板书:比尾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中识字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小…  相似文献   

16.
[教材理解]《比尾巴》是新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十课,课文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活泼的儿歌,用问句和答句的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读来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八、鸟”。2.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几种小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用问答式朗读儿歌。4.教育学生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读好问句。[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  相似文献   

17.
片段一: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小朋友们情绪高涨) 师:我说到哪儿,你们就摸到哪儿。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大眼睛, 摸摸你的大耳朵,摸摸你的细眉毛,摸摸你的黑头发,摸摸你的大嘴巴,摸摸你的长尾巴。 (当说到“尾巴”时,小朋友们都笑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 师:你们在笑什么? 生:(只笑却答不出) 师: (不急不忙,微笑着问你找到尾巴了?你把你的尾巴亮出来给大家瞧瞧。 (小朋友们和听课的300多位老师又笑了) 生:我们没有尾巴。 师:我们是没有尾巴。(板书:尾巴) 师:哪些动物有尾巴? 生1:老鼠有尾巴。…  相似文献   

18.
《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要求指导儿童学习一点动物分类知识,并认识当地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培养儿童对动物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我采用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课前提供标本、实物、图片等讨论材料,激发儿童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9.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第一册教材中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 ,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小朋友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把教学设计分为以下三方面。一、确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 ,认识三个部首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结合句子理解字词的基础上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培…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8~50页。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读写比。3.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教学情境,感知同类量的比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这位小朋友现在没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