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问:《燕子》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是什么? 答:课文的教学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篇课文也会因学生水平的高下而不同。就一般情形而言,这课教学难点有:(1)写燕子的活动为什么就写出了春天的美景,即燕子与春天有什么关系?(2)怎样激发出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陶冶学生美的情趣?前一点属于理解内容上的难点,后一点是思想教育上的难点。先谈第一点。课文围绕  相似文献   

2.
这是—篇看图学文。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美丽春天。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图画,重点指导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的情形,接着,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析深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重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外形与活动情况的。最后(图文对照)进一步体味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3.
文本解读《燕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主题课文,描写的是i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天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在赞美活泼可爱的小燕子的同时,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4.
《燕子》是篇看图课文,作者从图文两方面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以燕子活泼可爱为中心,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画面清晰,春意盎然,文字优美,寓美于文,收到图文并茂之效。教学此文,应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一、画面清新、春意盎然整个画面给人以活泼生机,自然明朗,又充满春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正是要求同学们通过仔细地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家乡的景物。  相似文献   

6.
[初读——整体感知]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这篇散文描写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形态,表现了春天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再读——理清层次] 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的形态.第二自然段描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自然段描写燕子在春光里飞行.第四自然段描写燕子飞倦后停歇的姿态. [细读——刨根问底] 姜老师留的预习作业,孙胖胖完成得很好,但是课文中作者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相似文献   

7.
谢静 《云南教育》2008,(12):25-2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设计理念:这篇课文描写花红柳绿、燕子飞舞的春天美景。教学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复习内容本单元包括三篇讲读课文,两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篇文章围绕春天来编排,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在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生词,注意积累,赏析好词好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和想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每当春姑娘到来的时候,她的使者———燕子(板书课题)就会从南方赶来,你看到过吗?在你眼中,燕子像什么呢?2.我们再来看看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眼中的燕子是什么样的?二、初读课文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听了课文之后,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什么?你想不想看到更多的东…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义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海燕》改编的课文《燕子》。课文主要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无比的春天中飞行、休息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所见》是一篇诗配画课文。如何通过诗和画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诗意,激发他们对大自然为热爱之情?根据课文特点,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2.
理解课文抓住一个“赶”字江苏梁星初六年制第十册《燕子》一文是一篇看图学文,生动地写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光彩夺目的春天里自由飞翔、停息的样子,它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趣。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光、热爱大自然的欢愉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抓住“伶俐可爱的小燕...  相似文献   

13.
本组共有三篇课文。《海上日出》《燕子》是看图学文,《古诗三首》是讲读课文。这三篇课文侧重反映了大自然的景物。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看图学文时,要注意体现看图学文的特点,从图到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图画的能力。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转化成画面的能力。 教学《海上日出》时,引导学生借助画面理解文字  相似文献   

14.
本单元是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安排了三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但课文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有写景的,有记叙春天游戏活动的,还有写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因此,本次训练的着眼点,就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在学习了三篇课文  相似文献   

15.
本组四篇课文:《春晓》、《蚕姑娘》、《蜜蜂》属讲读课文,《栽吧栽吧》是阅读课文。这四篇课文尽管题材、体裁不同,但都与“春”有关。编者在安排上颇具匠心,由静到动,由宁和到热烈,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教学这四篇课文,要把学生带进生机勃勃的春天,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相似文献   

16.
设计思路本单元是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安排了三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但课文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有写景的,有记叙春天游戏活动的,还有写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因此,本次训练的着眼点,就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在学习了三篇课文后,我就引导学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到校园中细心观察,寻找春天的脚步,然后,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和与春天有关的诗、文、画,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在写作前就对春天有了一个真实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燕子专列》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叙事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欧洲瑞士的一个春天气温骤然下降,导致燕子经过瑞士时因找不到食物而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就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  相似文献   

18.
朱剑 《考试周刊》2015,(47):45-46
《荷花》这篇课文运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传达荷花的美及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同时欣赏荷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培养学生审美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美、感受美、欣赏美,使他们获得丰富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 1.感受春天的美丽,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20.
<正>《燕子专列》是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一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寻找燕子,决定用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