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深内外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就是教师要把课堂内的语文教学同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生活有意识地给合起来,使学生课内的语文学习得到充实、丰富的机会,让学生课外的语文活动得到语文学习的帮助和指导。一、课内语文学习应对课外语文活动具有指导性教师课内的语文教学一方面传授有关语文知识,使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渐积累起来。只有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生才能广泛地阅读理解课外各类文章。同时,学生在课外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就能得到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的潜意识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内主要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  相似文献   

2.
杨建兵 《学子》2014,(5):54-54
正语文的功底在于积累;它不单单对语文学科有益,也是对一个人一生的修养有好处。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学生的自主行为,也是课内与课外协同一致的行为。假如只是师者讲,课内学,那么语文积累永远只是挂在嘴上的名词,笔者认为这是学生自己课外的自主阅读,老师只是指导阅读的方法,以及平时做好督促。那么,语文积累应该积累什么?又该如何积累呢?  相似文献   

3.
积累语言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而多识汉字和丰富词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识字,重视字词的教学,注重在口语表达实践训练中促进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智慧视界     
积累语言是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而多识汉字和丰富词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师应注意运用多种方法识字,重视字词的教学,注重在口语表达实践训练中促进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从而丰富学生词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习文言文重在积累,特别是文言词汇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文言词汇,理解起文言文来才不至于吃力,学习文言文也才能由浅入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词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归纳了如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汉字形美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赛芳 《考试周刊》2009,(12):222-222
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书面语言记载了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学生识了字,以字词为中介接受前人创造的知识经验.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并在记忆中以字词的形式巩固认识的成果。识字是小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的学科,"积累"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与重中之重。然而我们的学生虽然经过了小学六年的语文学习,其积累的东西却是比较有限的,常常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无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还是综合性学习及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都蕴含着长期积累才能掌握的应有之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积累呢?本文试作探究。一、积累字词,丰富词汇语文中有太多的字词,即使学了6年、9年,亦或是12年,  相似文献   

8.
姜艳霞 《课外阅读》2010,(10):45-46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关键,也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了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出口成章。积累语言材料光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立足课内,着眼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促课内;课内要以精取胜,课外要以博为佳;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9.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识字也是学生自身语文综合技能的一个直接体现,学生的识字量决定着阅读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识字教学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日后的发展,教学中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词汇识记,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进而为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与语文技能提升打好坚实的后盾。  相似文献   

10.
杨雪静 《考试周刊》2012,(44):29-30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字词学习是语文知识积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而且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具体的载体。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字词教学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加强学生对字词的重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乃至未  相似文献   

11.
组词,是识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识字教学的内容之一,这个环节是生字的初级运用,是识字练习的提高,又是用词说话写话的基础,所以这一环节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词是理解字义的手段,也是记忆字词、积累字词、区别同音字与形近字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组词实际是检查学生对语素的理解及其在词中的运用,更能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低年级识字教学可以以课内识字为主,课外识字为辅,达到识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提高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要注重改革语文教学方法,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间上,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扩大到学校、家庭、社会,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学习创造更加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最主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利于巩固学生在课内学过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那么,该如何正确认识语文积累呢?目前它已成为人们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重要内容。在此,笔者谈谈教学中对“语文积累”理解的几个误区。以语言积累代替语文积累,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具体来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正是对语文“核心知识”、“核心知识课程”的确切描述。它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习要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要讲究引导学生进行好词佳句积累的办法,从制作积累本、留出黑板一角、运用课前五分钟和评选积累大王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好词佳句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语文知识的学习,说千道万,归根结蒂是两个字:积累。要想积累得丰富,单靠课内几篇范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外广泛涉猎,而课外涉猎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怎样有效地制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强其知识积累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使课内课外沟通起来,最终形成知识的网络化和立体化,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我的一个作法是,立足于课内知识,将其适当延伸或迁移。其根据是:作为教材的课文虽说都是单篇的,但它作为知识的载体却并不孤立,而与其它各种形式的知识载体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凭借这种亲缘关系即可将课内知识加以延伸或迁移。  相似文献   

18.
黄永红 《教师》2014,(21):35-35
正学习语文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用能力,即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的各种相对独立的阅读活动,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课外读物,通过一系列的阅读行为,获取信息,积累语言,丰富词汇,形成语感。但目前一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他们的阅读兴趣虽然很浓,但阅读的效果一般。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一、课内阅读延伸法课内阅读延伸法指将阅读课文时  相似文献   

19.
陈红芬 《教育》2015,(4):39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意义单位,从汉语学习的角度,词语教学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识字教学,还是句、段、篇、章学习的基础。小学低年级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是识词、写词。为什么呢?因为词语能更好地反映字词的意义,更容易让学生识记和理解,学生在运用的时候,也大都以词语为单位。由此可见,词语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帮助学生理解字与义的关系要想做好字词教学,让学生学好字词,为学好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笔者认为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重要的问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包含了字词识记、内容输入和情感教学等多个部分的内容。今天讨论语文阅读,不能将学生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在课内文章。在将课文内容讲解好的同时,教师还应该适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将更多优秀的课外文章引进来,让学生看到更丰富的世界,让学生成为一个胸中有乾坤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