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观念 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相似文献   

2.
改善农村教育的“材”路,就是要改善农村教育所使用的教材,推而广之就是要改善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陶行知先生曾对中国的乡村教育作过批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农民,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于;他教富的变贫,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这是7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但直到如今它都还被频频引用着。中国农村教育的希望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倾听两位乡村教师的心声,去感受这块土地带给我们的困惑与希冀。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前面是万丈悬崖,同志们务须把马勒住,另找生路!”这是70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但直到如今它都还被频频引用着。中国农村教育的希望究竟在哪里?让我们倾听两位乡村教师的心声,去感受这块土地带给我们的困惑与希冀。  相似文献   

6.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乡村教育观念陶行知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  相似文献   

7.
<正>陶行知先生深切感受到中国教育改造的根本问题在于乡村,认为要普及教育,就必须使平民教育下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1926年筹建乡村师范——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共同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走出了一条"乡村教育"之路。陶行知批判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弊端:"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实际情况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向上向前”生活并富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提倡乡村普及教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提倡乡村师范学校应成为改造、建设乡村生活的中心和灵魂;主张用穷的办法普及贫困的乡村教育;主张用活的教材和活的教学方法。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给当时的中国乡村普及教育开辟了一条蹊径,同时,对我们今天还不富裕的“老、少、边、穷”山区农村,仍有借鉴意义。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这种实践和理论,以期对我们当今的乡村教育实践有一点启发、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晓清 《湖南教育》2009,(12):39-39
一、创新型校长要有使命感和教育理想 看《陶行知教育文集》时,有这样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教人都离开乡下往城里跑,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建房不造林;教人羡慕奢华,教人分利不生利,遇到了水旱虫灾不知预防,教农民子女变成书呆子。”如果用陶先生这句话对照今天的农村教育,我们会作何感想?会不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当今有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而后有晓庄响彻中华;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  相似文献   

13.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有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有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这就是中国之教育!"  相似文献   

14.
经典常谈     
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许多学问是集腋成裘的。一块块砖砌起来可以砌一个大房子。中国的传统方法要大家都守规矩,按部就班地使很多学生达成造一个大房子的地步。假如他们当初不受这种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曾说过,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而后有晓庄响彻中华;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养的人与未来.  相似文献   

16.
耿红卫 《辅导员》2011,(6):69-70
"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的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至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教了,所有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有教的只是书,只是要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的堕落,甚至美国资产阶级报纸的评论员也不能不承认了。例如纽约时报观察家费因曾经发表论文,论述美国乡村学校的不幸情况。费因根据他在全国各地考察许多乡村学校所得到的广泛资料、他和一千五百个乡村教师的谈话、以及教育机关和全国教育协会所供给的材料,说明美国乡村学校目前的水平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水平。在美国,乡村学校内入学的儿童有二千五百万名。但是,因为教员和校舍门缺乏和不合用的缘故,有三分之一的入学儿童连必需的知识也没有得到。而且,张区有几百万学龄儿童根本就没有入学。每年只能入学五十天的儿童至少有一百万名。有七万所乡村学校根本不适于进行教育工作,它们的校舍实际上只有一间不适于上课的屋子。费因继称:许多乡村学校的学生们在破屋内、水间内、仓库内、教堂地下室内、以至在牛棚内上课,有些地方学校的孩子们,甚至被迫在基地里上课。美国对乡村教师的训练题差,据教育机关承认:有六万五千多名乡村教师实际上没有教书的资格。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好比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所以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陶先生的论述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一位乡村教育的践行者,80多年前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为教育奔走呐喊,他评价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今天,我们强烈呼唤着他的思想归来,那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乡村教育的极度焦虑,焦虑地思考着乡村教育培养的人与未来。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于1926年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批判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分利不生利”,这同时也是对整个传统教育教人读书做官,以分享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为旨归的批判。他早在1918年即著文《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大加倡导职业教育,指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日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