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如今教学改革方面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日本文学课程对于培养高校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和影响等。  相似文献   

2.
尹如爱 《科教文汇》2008,(24):21-21
高职日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培养他们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4个方面,即语言能力、常识性的知识、策略能力、行为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不断积累。本文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来阐述外籍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美兰  于湘泳 《科教文汇》2009,(27):107-108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提出了日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跨文化交际在日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探讨,提出了日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教学,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赵冬玲 《内江科技》2009,30(11):159-160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课题。而将有关日本语言特征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融入日语教学中,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邢黎 《科教文汇》2021,(12):188-189
SPOC混合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数字化学习的契合,有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日语教学作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关键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且大多数高校的日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此,该文从SPOC混合模式入手,分析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金艺兰 《科教文汇》2011,(13):138-139
学生对跨文化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习得。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日本文化,是赋予新时期日语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赋予高校日语专业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教学任务。日语教育不仅是语言教学,还是综合性跨文化教学。从高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开始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时期国际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日语教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周燕 《百科知识》2023,(18):73-74
<正>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下,我国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语言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且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完全不同。鉴于我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需要,各高校相继设立了日语专业且加强了日语教学,日语教学为跨文化交际发展和跨文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日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提高日语的教学水平,也需要增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文化的渗透和学习。  相似文献   

11.
杨红 《科教文汇》2009,(31):92-93
我们应该多重视和调整教学活动,将训练学生口头表达流利性的交际活动或语言活动(如会话表演、演讲、采访、小组讨论等形式)适当地引入到日语会话课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水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手段方法多样化,重视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并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日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本文论述了高校日语听力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详细分析了以跨文化思辨培养为导向的日语听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力晗 《科教文汇》2011,(26):158-159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高职日语教学中进行日本文化的导入是非常必要的。在教授日语语言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日语语言所依附的相关日本文化的教育,如果不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更多的日本文化,那么跨文化的日语教学永远都达不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原则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综合日语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多层次、多形式、高效率的综合日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杜君林 《科教文汇》2014,(35):125-126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任务,使学生通过所学的语言知识去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有效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骏琳 《科教文汇》2013,(27):43-43,45
“中国式日语”在日常交际中屡见不鲜,克服母语语用负迁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第二文化的理解,具备足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传统日语教学中常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拟对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以期对日语教学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朱思金 《科教文汇》2009,(27):109-110
日语教学的核心是培养交际能力;商务日语礼仪课程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商务活动的实践应用能力。交际教学法作为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以交际为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在商务日语礼仪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采用交际教学法,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参与性,达到培养商务日语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英语教学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多学生英语考分高、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差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离不开英语教师。本文目的在于分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探讨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