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综艺以其独特的内容呈现方式、舒缓的节奏与情感叙事得以广泛传播。其对理想化生活的探索与呈现满足了受众的内心需求,赢得了广大粉丝群体。本文通过对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的节目内容创新进行详细分析,探究融媒环境下慢综艺节目应顺应受众的心理与物质需求,更好地结合当下融媒环境,改良节目内容,为综艺行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慢综艺在综艺节目市场上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早期推出的体验类慢综艺仍是当前热度较高、品类较为丰富的慢综艺类型,随着节目市场的发展,这类节目也出现了利用明星流量的娱乐化倾向和同类节目扎堆的同质化问题。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态势下,如何突破“双化”问题并实现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转型突破,则需要节目更关注其差异化升级和文化价值深化。本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节目在叙事主体、框架和手法等方面的创新,为当前体验类慢综艺节目的叙事结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臧亚萍 《声屏世界》2017,(10):31-33
这档由湖南卫视和合心传媒倾力打造的大型生活服务纪实节目——《向往的生活》,将返璞归真的"田园乡村"生活呈现在大众面前,它的出现无疑是现代社会浮躁面貌下的一股清流.而从其节目叙事模式和内涵意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也就是形式和内核结合的相互作用上进行论述,来充分阐释该档综艺节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慢综艺是近几年一种较受观众喜爱的综艺节目类型,该类型节目数量不断增多但节目质量良莠不齐.《你好,生活》作为央视推出的首档慢综艺,通过节目场景、内容、反馈等方面为受众打造沉浸式体验,受到广泛好评,节目质量在三季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你好,生活》的沉浸体验为慢综艺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道路,也反映了更多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以及弊端,并以《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为研究对象展开具体论述。首先通过地方性农耕自然风光、地方性农耕自然物候、地方性农耕生产生活三个方面来论述"传统田园""真实化"情景构建,其次从蘑菇屋家族程式+X、现场感体验化趣事、隐形日常生活流叙事来剖析家族日常化的叙事表达,描述了该综艺在视听娱乐中所展示的文化内涵,整体分析了该节目之所以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受到观众青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王心明  徐明 《东南传播》2021,(6):129-131
乡村生活类慢综艺是近年来较为火爆的综艺节目类型,以《向往的生活》《野生厨房》《三个院子》等为代表的头部节目引领着这类综艺不断创新发展,但此类节目更多的处于一种外部视角的控制之中,缺少对真实乡村生活的理解与展现,很多时候节目对劳动价值的诉求处于游离偏失状态,没有把劳动以及基于劳动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想象作为节目制作的核心理念,[1]存在劳动价值引导偏失的问题.通过以这些节目为案例,分析乡村生活类慢综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以期实现节目的升级进阶.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从《了不起的挑战》、《奔跑吧兄弟》到《极限挑战》、《二十四小时》,多款竟技比赛类真人秀节目充斥着国内的综艺市场.观众对此类节目也从最初的津津乐道变得产生审美疲劳,而"慢综艺"也由此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有别于竟技类综艺节目的高强度,快节奏,追求对抗性与挑战性;慢综艺是在宽松舒缓的环境下,让嘉宾去贴近生活,为观众呈...  相似文献   

8.
蔡雯婷 《新闻传播》2018,(15):52-53
近日,《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火热上映,"慢综艺"节目再次回归观众的视线。回顾2017年,众多内容注重生活情感、形式轻松缓慢的综艺节目频现荧屏,"慢综艺"作为现今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成功打破了竞技类综艺长期霸屏的局面,为受众带来了一种新的节目体验。本文将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向往的生活》的节目特点,挖掘其热播原因,并对"慢综艺"节目未来如何进行有效传播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晨 《新闻传播》2023,(4):90-92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不光内容愈发精良,在类别上也大胆创新。从亲子类综艺《爸爸去哪儿》、竞技类综艺《奔跑吧》,到时下正热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无一不昭示着国内综艺节目的革新。《这!就是街舞》作为选拔类真人秀节目,首次将街舞与真人秀结合,并融合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引发了不少网民对“街舞”的追捧,同时也为选拔类真人秀节目开拓了新的主题,在叙事模式和理念上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希望通过对该节目的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角度进行分析,探究其成功叙事策略,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慢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在传播效果上恰当地击中了大众内心的敏感点和社会情绪。《你好生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首档慢综艺节目,通过记录和分享嘉宾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向新时代的青年人传递一系列正能量价值观。节目倾向于关注受众内心感受,通过真情实感的流露还原生活最真实的面目,让受众参与其中,进而得到满足。本文将以《你好生活》第二季为例,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分析该类节目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黄梓淇 《东南传播》2022,(5):131-133
观察类综艺节目的诞生是在“慢综艺”盛行的当下,对于真人秀综艺节目模式的创新与充实。节目以被观察对象的真实生活记录作为内部叙事,以主持人与明星嘉宾的场外讨论作为外部叙事,通过“窥视+表达”的形式满足受众的“沉浸式参与感”。在综艺节目主持人功能弱化的当下,观察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出现重新拓展了主持人的角色空间,展现出紧跟时代浪潮的核心素养,也为当下的综艺节目主持带来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陈杭钰 《视听》2022,(5):58-61
在综艺市场泛娱乐化的时代,综艺节目尤其是衍生综艺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后续发展疲软.《明星大侦探之名侦探学院》作为一档低成本、小体量的衍生综艺节目,却在激烈的网络综艺节目竞争中脱颖而出,备受好评.该节目在叙事特征上,打造独特的内容风格,树立核心旨趣,创新节目形式;在情境构建上,构建和谐的传受关系,展现本色之美;在价...  相似文献   

13.
《朗读者》作为一档文化类栏目,被誉为综艺界的清流,能从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赢得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其栏目品牌的塑造之道值得探究。本文从节目定位、节目内容、节目主持人和节目传播渠道四个方面,分析《朗读者》栏目品牌打造的策略,以期为综艺节目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电子媒介的兴起消弭了地域隔阂,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让乡村生活可视化、具象化。通过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渠道,乡村纪实综艺节目向观众呈现了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为观众创造了一场身临其境的乡村体验,满足了观众对慢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向往,进而影响其对乡村的认知和态度。《种地吧》作为国内首档劳作互动纪实综艺,以劳作为切入点,通过虚实结合和实时交互的方式,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体验乡村生活,场景呈现与情感传达相交融,寓情于景,让观众从中获得心灵的疗愈。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中视的《超级星光大道》和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两档音乐类综艺选秀节目都曾经创造过很高的收视纪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节目内容、风格和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成功之处和缺陷不足,为未来大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湖南卫视推出的《声临其境》是国内首档原创声音类综艺节目,节目从播出到收官,不断创造收视佳绩,成为2018年的综艺爆款节目.其成功的背后得益于节目全方位的创新.本文主要从节目内容、节目形态、节目价值三个层面对节目的题材、规则、嘉宾、结构、渠道及价值等元素的创新进行分析,探究《声临其境》的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原创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朱雯熙 《传媒》2021,(11):62-64
文化综艺类节目是近年来电视节目领域兴起的热门类型,独特的节目形态、深厚的人文价值以及丰富的交互体验使其广受年轻观众的喜爱.《一堂好课》作为央视综艺频道推出的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将教学仪式与节目制作相结合,将录制场地从电视台扩展至露天课堂.节目邀请了12位"学科领路人"为当代青年学子答疑解惑、启迪心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沉浸式传播、综艺节目价值以及复合传播力三个方面对节目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文化综艺节目的融合创新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艳 《东南传播》2014,(1):35-38
台湾中视的《超级星光大道》和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两档音乐类综艺选秀节目都曾经创造过很高的收视纪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节目内容、风格和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对比,指出二者的成功之处和缺陷不足,为未来大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慢综艺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凭借轻松自然的叙事风格和纪实性特征受到了观众及节目制作者的关注。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分析《向往的生活》的传播特色,探讨了慢综艺形式创新带来的启示及反思,论证了温情叙事、真实记录、嘉宾个人特色鲜明是慢综艺获得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提出慢综艺题材同质化和价值观把控较为薄弱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阐述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量引进韩国综艺节目的浪潮中,分析韩国综艺节目的社会价值和先进经验对我国综艺的发展大有裨益。其中,韩国综艺对弱势群体的表现和支持对我国综艺发展的借鉴作用尤为显著。本研究在分析韩国7档真实综艺秀的前提下,从弱势群体的呈现、节目表现主体和叙事方式、节目提供的社会支持与受众认同等方面,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去探讨真实综艺秀作为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新途径的可行性,进而为我国的综艺创新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