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方哲学家的修辞学转向使当代修辞学从传统的束缚中走了出来,不再局限于对劝说和论辩的修辞术和修辞法结构的研究,而是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在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辞学与哲学传统上的分离得到了修复,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东方以中国的孔子为代表,西方则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在修辞学的发展历程中,东西方分别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两者既有差异,也有共同之处,本文从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出发,研究国内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涉及到翻译动机、翻译观念、文本分析、翻译策略等问题。而西方修辞学主要研究言语的运用,包括研究文本的修辞目的、修辞情境、修辞方式、修辞效果等方面。本文试图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对翻译活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翻译是一种以修辞为中介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就是修辞,而传统的修辞概念已显得捉襟见肘——它无法涵盖越来越丰富而生动的文本形式和修辞现象。西方后现代主义修辞学研究已从传统意义的文本形式走向泛文本,从修辞走向泛修辞,其修辞概念已指向了文本和认知,有人甚至把修辞看成是“人类理解其环境的一种潜能”(司各特)。相对西方现代修辞学的研究理论,我国对修辞学的研究显然已经滞后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直没有摆脱对传统文本形式和修辞经验的依赖。近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过分强调阅读与写作,汉语语法和修辞教学已逐渐淡出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忽略了最根本的语言文字教学,扼杀了最感性、最生动的文本修辞行为和修辞方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重新建构语文教学的价值和立场,必须从广义修辞学视野中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意义,必须从对语文的学科性重新认识的高度上来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广义修辞学经历了酝酿准备、过渡性探索等阶段后才脱颖而出,既吸取了域外隐喻研究等泛修辞观的理论资源,也得益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思想濡养,最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从修辞观来看,广义修辞学领域内可以分为"大修辞"、"广义修辞"和"复合修辞"三个类型。广义修辞学以修辞原理为标准来确定研究对象,并建构了"两个主体+三个层面"的研究范式。广义修辞学理论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因而具有足够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世纪与时俱进的汉语文言修辞学的发展轨迹作了重点描述。首先,揭示了百年来文言修辞学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其次,文言修辞研究者从一、二十年代的反对学习外国,到三、四十年代重视向西方和日本学习修辞学蔚然成风,变化很大。再次,指出文言修辞研究的最大特色是系统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修辞研究传统。最后,对文言修辞百年演进的规律,从理论上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6.
曹强 《现代语文》2010,(6):18-20
修辞是人们使用符号,尤其是语言,在他人身上诱发合作的行为。修辞学研究既包括语言行为,也涉及非语言行为。本文从修辞学的内涵及性质、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建构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意义等三个层面讨论了现代中国修辞哲学的学科体系。同时指出,现代中国修辞哲学体系的确立,可以使汉语修辞学研究摆脱在技巧之"术"和理论之"学"间摇摆的暧昧处境,有助于拓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领域,丰富现代汉语修辞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以及修辞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是又有所不同的学科,尽管各自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范围、任务、方法,但是都对言语交际有所涉猎。语用学在很多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修辞学,反过来说,语用学尤其是语用学理论方面的发展,会对修辞学理论以及实践起到一定的丰富作用,推动修辞研究硕果累累。但是因为语用学以及修辞学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侧重点方面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现象。从跨学科的角度来说,由于西方语用学阐述了语言使用的规则以及基本原理的构思,所以现代修辞理论以及其研究方法均可以从其借鉴一二。本文主要说明了语用学研究的三个侧重点以及修辞学研究"人本主义"研究说明,然后从跨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对于现代修辞研究来说,西方语用学影响以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话语:广义修辞学重视修辞研究的"三个层面"(修辞技巧、修辞诗学、修辞哲学)和修辞活动的"两个主体"(表达者和接受者)。巴赫金批评的修辞观,是"书房技巧",大致类同"修辞技巧"或"修辞术"。了解西方修辞学学科背景、了解"新修辞学"研究状况的学者,通常不会固守"修辞术=修辞学"的观念;在公共阅读领域影响甚广、在跨学科视界中学术关注度甚高的著作,如罗兰·巴特《图像修辞》、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修辞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修辞学在古代有着相同的实用主义起因,都把修辞作为传意达情的手段.但后来中西方修辞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西方重理论创新,中国重辞格分析;西方的修辞学超越了传统的的传递信息与劝说的局限,而中国的修辞学依然属于语言学的分支.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都可以表现真理,修辞学以命题的可信性和可能性为前提,这些观点奠定了西方修辞学传统并有助于艺术本体和艺术真理等问题的反思。《修辞学》中关于“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悲剧的功用;《修辞学》的性格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的性格描绘,它建立在情感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修辞学》中的风格理论并非出于纯粹美学上的考虑,由于它强调了“受众”的作用,成为后世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理解风格的理论的重要出发点。《修辞学》关于隐喻的讨论,不仅形成了古典派隐喻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启发了现代美学、诗学的隐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修辞学论域里,修辞性价值关系架构主要包括三大分支:(1)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和修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2)中观层面上修辞行为和语辞行为的价值关系系统;(3)宏观层面上修辞学术和修辞主体的价值关系系统。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对这三种层面上的修辞价值系统都有论述,本文仅对有关微观层面上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的论述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1)语言文字客体本有的修辞价值;(2)修辞行为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3)修辞环境主导的语言文字的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作为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修辞格是我国传统修辞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修辞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自身本质特征上。随着修辞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的发展,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前人研究的层面。试从篇章修辞的衔接与连贯的角度来研究比喻、反复和排比三种典型的修辞格,分析其在篇章中如何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3.
《理论修辞学》认为修辞的本质在思维层面,从修辞哲学的高度建构修辞学理论,演绎推理修辞技巧,初步建立起多元性、认知性、互动性的修辞学理论,是目前国内把修辞学研究范围拓展的最宽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我们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真理、科学、技术甚至现实都是通过社会认可建构而成的.同传统修辞学相比,建构主义修辞观在各方面都有独特的表现:修辞是为了认同,修辞是真理方式,修辞是集体行为,修辞是言语建构,修辞是权力生成.建构主义修辞观的价值在于,它提高了修辞学的地位,加强了修辞学的功能,拓宽了修辞学的空间,深化了修辞学的主题,扩大了修辞学的影响.建构主义修辞观的局限在于,它消解了修辞学的学科定位,颠倒了修辞学的映射关系,夸大了修辞学的权力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修辞学从古至今曾经形成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从较深层次的视角审视,中国修辞学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转型,都是修辞理念不断转化更替的过程。按照修辞观的不同,中国修辞学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它的每一次研究转型,虽然都具有很多的推动要素,但西方文化及其学术思想的强力催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每当中国修辞学的发展遇到困境时,人们往往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受到启迪,汲取其精华和营养,进行大胆的借鉴和探索,便形成中西合璧的结晶,从而引导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柳暗花明"的发展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修辞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家的修辞学转向使当代修辞学从传统的束缚中走了出来,不再局限于对劝说和论辩的修辞术和修辞法结构的研究,而是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在哲学家和修辞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修辞学与哲学传统上的分离得到了修复,大大地巩固了修辞学的学术地位。修辞的功能从言说技巧提升到人类的生存状态。修辞学理论的更新和深化扩大了修辞学的视野,为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17.
陈望道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虽然强调了内容、形式或思想及其表达方式在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但他关于修辞研究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的两分法使得修辞研究把重心放在后者,即修辞格,其前提在于寻求最佳的表达效果。“积极修辞”的含义是把言语行为分为修辞行为和非修辞行为。在西方现代修辞学和语用学影响下,人们开始渐渐意识到在表达之前所形成的思想就已经是修辞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言语行为都属于修辞行为。本文旨在通过对《修辞学习》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及某些有影响的修辞学著作所进行的初步调查来探讨中国的修辞研究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修辞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现代修辞学在西方特别是在日本修辞学的影响下也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 ,但因受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过重 ,一直都沿袭着“只描写不阐释”的路径行进 ,许多修辞现象不能从学理上得以阐发 ,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与学科自身的学术价值体系。吴礼权《修辞心理学》一书通过建立起一整套解释修辞学理论体系 ,改变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前此的基本局面 ,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转型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客观的研究对象,没有研究对象的科学是不存在的,而对象问题又是一切科学的首要问题。修辞学也不例外。修辞学的研究对象是修辞现象,这已是当今修辞学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历史上,明确认识到修辞现象为修辞学研究对象,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修辞学者fll对修辞现象的性质、范围、分类诸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分歧很大。不过,纵观从五四前夕到八十年代的修辞学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修辞科学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对修辞学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修辞学对象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西方修辞学从古典修辞学开始,逐渐发展成为了新修辞学。在不同的时期,修辞学家以及哲学家对修辞学都有着各不相同的观点。西方修辞学经历了从说写者为中心逐渐到以听读者为中心的演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极端现象,而听读者的地位也由于这些极端现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极端现象可以认为是听读者地位发生转变的分水岭。通过这些极端现象,可以分析听读者地位的转变,并借此探讨西方修辞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