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出台一年多,在这一背景下与新课标理念十分契合的项目化学习备受推崇。文章基于新课标理念,分析开展小学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优势,探寻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是新课标设置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本文以《天净沙·秋思》《秋天的怀念》《散步》中情景关系的赏析为例,打破体裁和单元的壁垒,以探讨融情于景的写法为支架实施群文阅读,挖掘学生的阅读深度,聚焦学生写作素养,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发布。随着新课标的发布,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科技教学内容确立了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并包含了过程与控制模块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倡导将教师的动作示范、重点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结合。”依据新课标要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探索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实践策略,才能为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落实《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以大概念统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2022年4月,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发布,全国各地对“双新”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实践。民族地区应立足语文义务教育新课标,充分体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凝聚力,着眼核心素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发挥民族地区特色课程资源优势的同时,借鉴现有的优质的学习任务开发程序,用好统编教材,切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历经11年。这期间,小学数学课堂向来是践行国家课程及教学改革的重要阵地,而课堂教学设计则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立足学情,用好现行教材,优化教学资源,重构课堂教学设计,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8.
《辽宁教育》2023,(12):90-93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英语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时,既要理解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深入开展语篇研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又要采纳课程实施部分中“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建议,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践行新课标,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者们对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朱军  王悦 《人民教育》2023,(20):71-73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强调“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是由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所决定的。学生只有在真实情境、现实空间、活动情境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素养和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2022年4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不同的是,新课标不仅给出了学习内容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还专门制定了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标准,将“教”“学”“评”这三个数学教学的重要方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数学课程学业质量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表现的整体反映,直接反映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具体学段、具体学科中的体现。数学作业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同样应该以“教—学—评”的一致性作为设计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突出学科实践、整体建构和因材施教的课程改革特征。  相似文献   

11.
江梅 《师道》2023,(2):24-27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方案中明确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如何基于新课标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成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兼顾教学视角的“跨学科性”与教学模式的“主题统筹性”,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颁布之后,关于如何理解和把握2022版新课标的新变化的讨论比较热烈。围绕这方面问题,我刊执行主编邢佳立(以下简称“邢”)再次对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孙晓天(以下简称“孙”)教授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实施”中指出,“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言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语文学习是情境化的实践。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习情境,最容易打动人心,引发情感共鸣,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跨学科学习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其本质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引发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本文主要讨论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5.
《辽宁教育》2023,(6):94-96
<正>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语文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时,不仅要关注立德树人、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业质量标准等关键内容,还要认真学习课程实施部分中“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及的八条建议,努力提升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实现语文学科高质量教学。研究者们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丁玉祥 《江苏教育》2023,(29):22-23
<正>项目化学习是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开展综合性、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一种认知活动形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把“科学思维”列为核心素养之一,并将模型建构能力作为科学思维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核心要素加以强调。随着“双减”政策的规范实施以及新课标的深度推进,如何实现教与学的深度变革,如何  相似文献   

17.
彭俊芳  袁书琪 《福建教育》2022,(24):30-33+38
<正>近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及地理新教材的编制已纳入2022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本文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2022年版”),就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应关注的若干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演奏是进行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开展音乐创作与展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增强音乐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长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崔丹丹 《家长》2024,(6):89-91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引导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通过自主、合作参与实践与探究,用英语完成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作与成果交流等项目任务”。由此可知,项目式学习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英语教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推动英语教学总体质量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深入贯彻新课标,深刻把握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与基本要素,将项目式学习高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让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真正落地,发挥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减负工作的开展。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这意味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表面看来,“双减”政策与新课标源头各异、互不相干,但就实质而论,它们却血脉相连、底部联通:“双减”政策是从教学系统底层开展全面减负,新课标则着力于从课程改革顶层实施减负提质,二者都站在义务教育全局全程的高度,致力于改革学校教育教学,根治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顽疾,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