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昝桂华 《考试周刊》2009,(22):170-170
为了引导学生走进英语阅读的天地,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认识图书馆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其次.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常开展阅读活动:然后,运用图书资源这个辅助手段.突出服务教学:再次,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开设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让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的职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才能使其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专题阅读是革除阅读浅表化、机械化、散乱化弊病的实践路径,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应有之义,它直接指向核心素养的生成。以《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审美专题阅读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展开三个层级的阅读活动:比较阅读:重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结构;批判阅读:挖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延展阅读:拓宽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维度。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文学阅读在小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取三项对策来培养小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情趣:提升学生的文学阅读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让中学生喜欢并擅长去写景的有效途径是把学习写景与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让学生欣赏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观察意识,培养学生观察的品质;在阅读中教会学生写景的技巧,指导学生细致地描写;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提升学生作品的主旨:在阅读中鼓励学生积累,扩展学生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手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个性化阅读上。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须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能使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因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语文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语文阅读的教学至关重要,须解决好五个问题:①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②速读与精读的运用:③阅读感受不可能千篇一律;④课外阅读非常重要: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非常重要;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莉 《学语文》2010,(2):19-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探究性、创造性阅读;要培养学生厂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8.
张文 《甘肃教育》2008,(16):36-36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确定学生为阅读主体,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从而提高阅读水平。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凸显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阅读的舞台呢?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冯雪茫 《考试周刊》2013,(86):83-84
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文章的主题:学会猜测重要词语的涵义;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等。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渗透阅读策略的训练.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各种阅读技能和词汇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2.
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应该注意到: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广泛大量的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然而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担忧。笔者曾对本区三所农村初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阅读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阅读时间少,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30分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二:  相似文献   

14.
董春香 《考试周刊》2012,(62):51-51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尤其是多读整本的书,当然是好事,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整本书之前,还是得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三思而后行"。一把关:阅读教材是否学生自主选择,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把关:阅读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把关:阅读题材、体裁、风格是否丰富多样,是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样本,以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问卷和阅读能力测试卷为调查工具,以SPSS for Windows13.0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大学生外语阅读动机进行实证性的比较研究:外语和母语阅读动机比较,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学生外语阅读动机的比较,不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动机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外语阅读动机以外部动机为主,而母语阅读动机则内外部动机兼有;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阅读动机整体上来看较非外语专业学生强;无论是英语专业学生还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在部分外语阅读动机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修娥 《上海教育》2003,(6A):56-58
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年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女生阅读成绩比男生好,两差异显:家长阅读态度指标愈高,学生阅读成绩愈好,喜欢使用学校图书馆的学生比例很高;景常进行的阅读训练方式是指导学生寻找篇章主旨;学生阅读态度积极。  相似文献   

18.
唐秋生 《中学文科》2009,(16):59-60
学生自主阅读途径有四:一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二是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三是选择适当的阅读策略;四是开展阅读评价,使学生获得审美享受。总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自主阅读的策略,不断提高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19.
经过“高效阅读”课题组的现场培训、专家讲座以及观摩现场课,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从2007年11月开始进行“高效阅读”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以期彻底解决本校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的难题,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量,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秀萍 《学苑教育》2012,(22):24-24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其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最基础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注重提高学生语言组织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倡导教师目标导读:倡导合作、探究、归纳、拓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