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27年11月戈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了,这被公认为是我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阶段走上了系统化研究的道路,成为在很长时间里无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问世,稍后,由他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两座学术高峰的耸立,熔铸着几代学人特别是戈公振和方汉奇两位巨擘的智慧和艰辛。  相似文献   

2.
1927年11月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出版了。这被公认为是我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标志着我国新闻史研究由零碎的探索阶段走上了系统化研究的道路,成为在很长时间里无人超越的高峰。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方汉奇的《中国近代报刊史》问世;稍后,由他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出版,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了新的高峰。两座学术高峰的耸立,熔铸着几代学人特别是戈公振和方汉奇两位巨擘的智慧和艰辛。 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 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研究几乎是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同步起始的。最早的文章应是英国传教士马…  相似文献   

3.
方汉奇先生在其<新闻史上的奇情壮彩>中这样说,"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而广播史又是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没有一篇涉及广播事业的专著.因此,出版系统的、专门性的广播史料书籍,一直是广大广播史志研究工作者努力的目标.2007年6月,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赵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广播史料选编>便是近年来广播史料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4.
《方汉奇文集》和《宁树藩文集》在长江新闻学院和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下 ,近日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 (史论篇 )中最先推出的两本巨著。其中 ,《方汉奇文集》原拟书名为《发现与探索》(以“方汉奇新闻史文集”作为副题。现改称《方汉奇文集》)。和作者前此出版的《中国古代的报纸》、《报刊史话》、《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史与报人》《新闻史上的奇情壮采》、《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三卷 )、《中国新闻传播史》、《大公报一百年史》等书一样 ,这部文集闪现…  相似文献   

5.
方汉奇上厕所看字典,有两次被“红小兵”抓住,讯问为何不读《毛选》,他老实回答:“厕所中读《毛选》,对毛主席不敬。”终得特批,在厕所里可以读字典,出来后看《毛选》。为了能够取到需要的书,方汉奇准备了一架梯子,用来取下那些“束之高阁”的藏书。方汉奇还特意为前来找书的学生准备了一架望远镜,如果需要的书高高在上,方汉奇就先用望远镜搜索一番,发现目标就搬来梯子,让学生援梯取下。一架梯子、一部望远镜,成为一段校园佳话。“文革”结束后,方汉奇厚积薄发,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版了《报刊史话》、《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等著作。这一系列填补中国新闻史研究空白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被视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攀上新高峰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一出漂亮的救场“垫戏”──评方汉奇《中国现代报刊史》嘉诚方汉奇先生是中国新闻史研究专家。先生1946年夏人国立教育学院新闻系,毕业后即到上海新闻图书馆从事《中报》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同时在圣约翰大学新闻系讲授新闻史专题课。1953年8月.方汉奇先生调...  相似文献   

8.
尹韵公同志在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倾3年之力完成的《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一书(以下简称《明传播史》),是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新闻断代史专著,也是近年来继方先生的新闻史力作《中国近代报刊史》之后,国内新闻史学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在此之前,就新闻断代史而言,只有台湾的朱传誉先生写过一本《宋代新闻史》,大陆方面长期没有此类专著问世。《明传播史》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实难释手。欣喜之余,深感有必要向新闻界同行作一介绍。据我看来,《明传播史》一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9.
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自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直风行不衰,影响中外,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必读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戈公振先生由此书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报刊史研究中的拓荒者地位。本书以其丰富的史料而著称于世。它系统记载了我国古、近代各类重要报刊出版沿革的历史,辑录了不少有关报刊历  相似文献   

10.
1815年创刊于马六甲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史发展的第一页,而1834年1月发表在<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上的<新闻纸略论>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①拉开了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报刊史》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和《新闻采访方法论》的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在10月2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建校50周年大会上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吴玉章奖金。这是我国新闻界首次获得全国性社会科学学术奖。这次获得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闻史学术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倒"四人帮"以后,百废俱兴.新闻史这个向来冷落的学科,也开始热闹起来.仅过了短短的五年,新闻史的科研和教育就取得了较大成绩,超过文革前十七年.就已出版和将出版的教科书、资料汇集来说,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报刊史话》、《中国现代新闻史资料选辑》,暨南大学、广西大学、中央广播学院合编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央广播学院的《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中国广播史料选辑》,复旦大学新闻系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了进一步修订,《中国新闻史稿》即将撰写  相似文献   

13.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中外新闻七日录》是早年外因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著名报刊中的一种,也当是我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周报。由于难以看到原件,几部著名的新闻电专著中(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曾虚白《中国新闻史》、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虽然对它都有著录,但都极为简略,且不甚准确。  相似文献   

14.
霍福红 《青年记者》2012,(18):106-107
我国学者对新闻史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历史学的年代划分进行断代史的逐期研究的.中国的新闻事业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而新闻史的研究则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在《上海闲话》一书内出版的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报刊史著作;1924年在美国纽约用英文出版的王英斌的《中国报刊的兴起》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报业发展过程的新闻史著作;1927年9月在上海出版的蒋国珍的《中国新闻发达史》,是我国第一本通史型的新闻史著作;而同年11月在上海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则代表了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新闻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曾多次再版并有外文译本,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第一部中国新闻史学史──徐培汀著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巷》,现已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公开出版。全书48万字,方汉奇作序,各大书店有售。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评介了百年来中国新闻史研究发展诸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新闻史发展的分期,各时期新闻史的研究特点,各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有代表性的新闻史学者以及他们的成就、贡献和影响,他们的局限、不足和阙欠等。我国第一部中国新闻史学史问世@任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新闻史学会最近为新加坡学者、日本龙谷大学教授卓南生专著《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的出版,联合在京举办了座谈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评价此书“引起了中国新闻史学界石破天惊的效应。”“达到了中国境外学者研究中国新闻史的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新闻史的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90年代 ,中国当代新闻史研究被提到日程上并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其标志是若干部专著的问世 ,如1992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和陈业劭主编的《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张涛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 ,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方汉奇主编、宁树藩和陈业劭副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 ) ,1997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之一种的《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 (两卷 ) ,1998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白润生编著的《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这还不是全部 ,但相信这几部著…  相似文献   

18.
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到底何时刊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刊登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新闻纸略论》,是近代中文报刊刊登的第一篇新闻学专论,对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有关它的发表时间,却说法不一。其一:1833年12月《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方汉奇、张之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第48~49页指出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近现代报刊概况 中国近代报刊出现于19世纪早期.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在东南亚的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它是我国领土上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业的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20.
从目前学术界对科技出版史的专题研究来看,由于科技出版史研究横跨科技史和出版史两大学科领域,研究难度大,成果相对较少,尤其近代科技出版史的研究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近代科技出版史研究>(冯志杰,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一书的出版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