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不断实施,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思想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小学数学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重点教学科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也给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以数形结合为教学的基本切入点,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解析能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和深入.作为教师,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探索新的启发式方法,才能最终切实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实现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李海霞 《知识窗》2014,(2):61-6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关系,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与关键。结合教学实例,笔者谈了“导学”的一些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凡飞 《中国科技信息》2006,(13):249-249,251
“回归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体现的重要特色。针对数学教学而言,当前,许多教师已初步怀揣“数学生活”化这一新课程理念,并努力在数学学习和生活实践之间建立链接与交互,都意识到要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文章将谈谈从执教新课程以来对“数学生活化”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毛雪琴  池红梅 《科教文汇》2008,(20):103-103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向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实现三维目标与课堂的整合,从而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中学数学的实践价值,需要教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笔者从意义和现状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学数学教学中三雏目标的实践,并向教师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中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让学生动手实践,总是规定一定的程式进行;让学生自主探索,总是怕学生远离教师设定的轨道;让学生合作交流,总是尽揽对结论有效的信息,一些分组研讨也流于形式,草草收场。新课程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只有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状态下,才能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面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我觉得每位一线教师都应追求“无”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刘海雁 《科教文汇》2009,(7):143-143
1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也变得越来越充满活力,异彩纷呈。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课堂极具观赏性。但是,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下面截选的是“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的两个不同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给传统的数学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同时给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新题型,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题型偏重对学生的解题熟练程度的考查。新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空间比传统题型要宽大,学生有更大的解题思维空间。过去学生的解答情况,可以概况“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自主解答的能力,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相似文献   

9.
数学一直以来就是一门备受关注的教育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倡导的三个理念即“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也日益深入人心,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强调教学的有效实施问题,有效的教学实施既强调了对教师的成长,也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视。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育有效实施问题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俞美花 《科学中国人》2014,(4S):197-197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下面就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周前方 《科教文汇》2008,(10):84-84
新课程标准说:“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中国人都很聪明,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一旦在某方面形成经验,能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出绩效。我认为,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回首许多教师的传统教学与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其中既有认识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爱华 《科教文汇》2009,(9):132-132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邵世铛 《科教文汇》2007,(4X):75-76
新课程理念要求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做教学的有心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的实施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积极性。创新的教学方式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体现,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和突破口。创新就是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创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思索与钻研,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小学数学中创新的教学方法都有哪些。希望对各位同行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改革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我们的心田。本文结合笔者三年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践,对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一些变化进行了分析及思考。明确了一点: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周清婵 《科教文汇》2009,(19):120-121
新课程的数学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现成的数学知识,还包括形成这些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经历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通过数学活动和“再创造”,理解并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成果的获得及其应用。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讲授许多数学知识,更要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与他人交流,有目的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自己不可替代的数学学习体验。这一“过程”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17.
刘莉红 《今日科苑》2006,(12):I0002-I0002
新数学教材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现状之间的距离,成就观念和传统行为产生的惯性在一定程度上仍影响、干扰着新课程的实施。本文从数学教学实践出发,对备课和数学探究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提出耍让备课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和合理设计数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探究创新精神,旨在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新课程所阐释、倡导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使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加之新课程理念的抽象性,相当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化,走入了误区。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大大地阻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程的理念只有转化为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才有生命力。这些都应当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下数学的教与学的关系,成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应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怎样根据新的教学理念“人人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让每个孩子都学数学,使他们从“厌学”到“乐学”。我认为关键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