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社会环境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剧,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进程提速,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发展变化.都可能包含重要的传播价值.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一个新的建设成就.一起空难,一场瘟疫的影响力都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局限,对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社会生活变化的频率日益加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进步与改变,其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二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加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变动,其影响往往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局限,对广大领域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钢 《新闻三昧》2008,(11):7-8
今天的中国新闻媒体运行环境正在发生急剧变化。 从社会环境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剧,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进程提速,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  相似文献   

4.
经济的发展犹如酵母一般催发着社会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林林总总,形形色色,层出不究的人生故事,生活事件,奇闻异事,或美,或丑,或善,或恶,有的催人上进,令人深思,有的令人义愤填膺,扼腕叹息,社会新闻向读者展现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也鞭挞丑恶,展示生活中的新事物,新观念,新变化,运用舆论监督对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披露,以求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完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新闻版虽然组建不久,但鲜明的个性,已令同行民瞩目,备受广大读者欢迎,因为它有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经过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在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何把握好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报道,是我们新闻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1.研究新的经济特征,把新的社会阶层报道摆到一定位置。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原因是各方面的,其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变化。我国已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是经济体制的变化。由于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细,出现了中介、服务等多种组…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环境这一大背景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剧,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进程提速,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具有新闻意义的发展变化,都可能包含重要的传播价值,从而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从新闻客观受众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化的进步,新闻受众群体的年龄跨度日益加大,社会观和价值观也日益多  相似文献   

7.
当今中国新闻工作者面对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社会生活变化的频率日益加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出现的进步与改变,其速度往往超出人们的预料;二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作用关系日益加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变动,其影响往往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局限,对广大领域发生影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民众对新闻深度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他们不仅需要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件,更需要知道这些事件发生的原由,不仅要知道这些事件对自己生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日益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众传媒承担着反映这一深刻变化的历史责任,经济新闻摄影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反映现实经济生活,在新闻传播的舞台上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邵枫 《记者摇篮》2004,(12):44-44,46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将中国亿万家庭都卷入其中。国企改革的动向与趋势.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变化,消费、投资、理财等经济活动,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所有这一切,都与市民的生活休戚相关。经济新闻因而日益成为读者最为关注的媒体内容。因此.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改进经济宣传和经济报道,提高经济新闻的“含金量”,为读者提供对其生活、工作、学习、就业、  相似文献   

10.
王治平 《新闻知识》2000,(9):18-18,8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武,一厂一店式的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的新需求缺乏准确地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地理解等有很大关系。 在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1.
邓涛 《新闻窗》2005,(6):29-29
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已深深介入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凭借自身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在众多传媒中脱颖而出,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电视的深度报道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深入发展的产物,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运而生,并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我们在考察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上层建筑的变化去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从一个非经济的视角多加审视,这种非经济视角包括政治、政策、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也就是广义的社会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经济报道不仅要重视研究和直接反映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由此延伸开去,更多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改变经济报道那种单一的、垂直的、生产的、流通分配等纯经济的角度,以主体的、横向的、多元的社会视角,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作社会视角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要求。 换言之,记者要用经济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从杜会的角度考察经济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角度互换”,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看透彻。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报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很大份量。劳动报道是经济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内的人和事为主要报道对象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劳动报道的对象(人和事)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过去的劳动报道多局限于城镇职工,如今则扩展到了所有劳动者。现在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正日益渗透到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传播科技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大众传媒、特别是各级党报的重要社会责任。但从  相似文献   

15.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它决定并关联着社会其他各个领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与经济密切相关,大到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和经济发展规划,小到微观的柴米油盐等经济信息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因为事关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人们对经济信息的关注度要相对迫切一点、理性一点。  相似文献   

16.
都市报发展策略初探--兼论《南方都市报》的采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宁 《新闻知识》2004,(4):17-19
新世纪开始,报业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是都市类报纸,不但其市场环境随着整个报业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它的报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大众的城市生活——随着网络的渗入、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更产生了从观念到方式的难以想象的巨变。而对新的报业环境,都市报的未来走向成为报业发展的一大关注焦点。本拟从采编的角度分析中国都市媒介发展历程中的某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元 《视听纵横》2005,(1):36-3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报道也呈现急遽发展的态势,成为新闻界的一大亮点。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相适应,我国经济报道的整体趋势呈现为政治色彩逐渐减弱、经济品格逐步完善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经济报道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正在逐步加强,但经济对政治的互动性和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性又要求它具备民本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就是经世济用,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而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人们经济活动的新闻,因此经济新闻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变化,是对环境变化反应最敏感的一种新闻类别。我们国家二十多年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新闻报道也随之发展和火爆起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犹其是近几年,成为了新闻报道的主体。综观二十多年的经济新闻的报道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晰看到其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轨迹;也可以从中看出其问题所在,从而汲取经验教训;还可以由此来发现规律,预测将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9.
洪静仪 《传媒观察》2005,(12):55-56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经济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为经济报道开辟出一块全新的天地。对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随着中国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记者采写经济新闻在观察、思考和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坐标体系,将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用第3只眼睛观察事物,捕捉新闻,运用新思维,表达出新的观点和新的思路,是入世后摆在财经记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张胜利 《新闻前哨》2001,(12):25-26
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体现在党报经济新闻报道中,我们完全可以说,创新是党报经济报道不断进步。产生强大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灵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变化万千、五彩斑斓的经济生活已经给党报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党报经济报道期待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经济生活的巨变呼唤党报经济报道与时俱进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体制在配置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