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中学开展劳技教育,除了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的劳动观念教育以外,其主要途径是开设劳技课。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确定劳技课的教学内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不仅要考虑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学校的教学力量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只有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以学校  相似文献   

2.
发挥职业学校龙头作用加速农村小康建设步伐陈录恒甄彦同崔院章尤万生定州市职教中心是一所面向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综合性职业学校。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设有农学、果林、牧医、建筑、电机电器、卫生、幼教、民办教师培训、外贸英语、保安特训等12个专业。迄今...  相似文献   

3.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龙头产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新科技和有知识的人才.在中学“普九”教育开设的劳技课教学中应注重与之相关的生物学技能教学内容,努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素质高的劳动者,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振兴农村经济的希望──大安市两家镇职中面向农村育人的调查吉林李景林在吉林省大安市有一所被当地群众誉为“振兴当地农村经济的希望”的学校——两家镇农职业中学。该校走出了一条面向农村培养人才的办学之路,在短短的10年里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实用型人才。其中有2...  相似文献   

5.
农村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同时兼顾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而过去,我们对这一点缺乏理解,把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重点放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这一头。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带来了工作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做法,给学校工作造成愈来愈难解脱的困境。近三年来,我们遵照国家教委关于“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指示,统一思想认识,采取积极措施,在各年级全面开设劳技课,高中附设职业班,初三进行分叉教育,建立劳技教研组,逐步把升学教育变为素质教育,摆脱了困境,培养了一批农村需要的人才。1988年,被省  相似文献   

6.
十年耕耘喜结硕果──谈初中劳技课教学改革张再昌农村普通中学的劳动技术教百,就是要面向农村,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的多功能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成为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有觉悟、懂技术的劳动者。为此,我校按照劳技课教学的上述指导思想,在理...  相似文献   

7.
我校地处辽东山区凤城市草河经济管理区 ,是一所省教育厅直属的农村实验中学。多年来 ,我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狠抓“实验、示范、实效” ,培养出的学生既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又有从事农村各业生产或经营的基本技能 ,深受社会欢迎。一、坚持面向农村、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邓小平同志 1978年 4月 2 2日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 ,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的必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建设对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培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和中级技术人才,还需要有较高专业理论、较强实践技能与技艺的高级技术人才。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任应当由高等职业学校来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面向农村培养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通向农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人才严重缺乏是影响的重要因素。目前,面向农村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陈旧,探索建立以自学考试为主导,以网络教育为载体,以证书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为基础的面向农村的人才培养教育的新模式,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形成农村人才培养新体系,大力推进自学考试向农村纵深发展,培养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的大量的应用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0.
面向农村加强农基课教学改革张云平农村经济改革日益深化,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师专的农基课教学必须面向农村,加强教学的内容的适应性、针对性,培养学生适应农村,服务农村的能力。几年来,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实际,积极进行了农基课的教学改革。改革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农职业学校要立足“农”字,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要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己任。但是,作为农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他们对农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为了了解他们的想法,吉林省通榆县教师进修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的趋势告诉我们:教育的功能正向着多方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农村初中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多年来在面向农村、面向学生的大多数,把劳动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相结合,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相结合,特别是使劳动技术教育在育人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一、结合学科特点,突出育入育魂农村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和为当地经济建础医务的问题,是农村劳动技术教育的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村职业中学的教学质量,应当改革现行的教学机制,根据农村的生产实际和用人需要,可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坚持办学方向,改革课程结构,拓宽知识领域农村职业中学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农村,培养专门人...  相似文献   

14.
<正> 哈尔滨市道里农民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75年4月。学校遵循农民教育的办学规律坚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本着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社会效益求发展,以农科教结合为导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先后开设农学、工民建等五个专业中专班,木工、农机等四个专业初级班,举办各种岗位、实用技术培训82期,为全省60多个市、县、地区培养各种农村专业技术人才近3千人,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学校办学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中国建设报曾多次报导该校办学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永吉县实验职业高中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紧密围绕全县实际,开拓新专业。今年暑期增开的经济管理、农村财会及俄语等8个专业,招生爆满。在校生达519人。学校的办学效益越来越好,社会声望越来越高。 ——按县乡(镇)需要开设专业。该校是由普通中学改办的一所职业高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学校一度以对口升学为办学目标,基本上是学校有什么教师就开设什么专业。结果,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全县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办学处于维持状态。  相似文献   

16.
早在1982年,教育部便颁发了《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技课的试行意见》。事隔多年,能真正按教学大纲严格执行劳技课教学的农村初中有多少?为此笔者对浙江省衢州市50所农村初中劳技课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与走访相结合的调查:有74%的学校把劳技课当作自修课或机动课,26%开设劳技课的学校中,生物学劳技课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的学校只占被调查学校的2%。上述调查结果与1996年12月在浙江湖州召开的全国劳技课工作会议上提到的目前全国各地农村初中劳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致相似。那么农村初中如何落实生物学劳技课的教学并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技术课,是全面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需要。劳技课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建与劳技课课程相配套的劳技实验室,就成为提高这门学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保证劳技课的教学实习需要,我区在创建劳技课实验室时,采取了学校布点和区集中建设实习基地相结合的办法。占地小、投资少且使用频率高的项目,可在学校建立劳技实验室,如制图、电工等;而  相似文献   

18.
因地制宜安排农村劳技课内容任宝山龙江县山泉镇中学开好劳技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因此,劳动技术课是中学教育中一定要开好的一门课程;而且教学内容安排既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  相似文献   

19.
农村职业中学要面向乡镇企业,面向农村千家万户,培养能独立自主、自谋职业的初、中级人才。这与普通中学、中专、技校甚至城市职中都不同,因此教学内容不能照搬后者的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农村职业中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实、宽、平、活”的特点。“实”指实用、实效、实际。一是专业教学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二是注重实用技术;三是侧重技能训练,讲求实效。文化课也要密切结合农村的  相似文献   

20.
劳技课实施创造教育的探索□辽宁省实验中学唐彪劳技课是国家教委规定开设的必修课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未来社会更需要创造型人才。那么,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