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进行交流和合作。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因此,值得我们思考和讨论的是,教师走下讲台做什么?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情景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道,也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让人忧虑。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众多教师不再呆板地站在讲台上讲课,而是走下了讲台。应该说,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是件好事。至少,教师走到了学生中间,便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以讲台作“阵地”,以讲桌作“扶手”的呈现“师道尊严”的教学,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然而,当我们在听课时看过了许多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之后,就会觉得,有些教师走下讲台的教学行为令人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教员课堂走下讲台.课间走下讲台,课外平等交流等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做接“地气”的教员,由此阐释开展对话式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员走下讲台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马双喜 《甘肃教育》2013,(21):34-34
一、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人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姿态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三种姿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善于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做一名舵手,准确导航。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民主化,是教育的本义之一。教学要创新,课堂必须民主化。说起来容易,但要切切实实地施行,恐怕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几条仅是笔者拙见。一、平等宽容是课堂民主化的前提课堂民主化。首先,教师要转换角色定位: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师生关系,应该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做学生攀登高峰的阶梯、追寻真理的拐杖,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到安全、平等、民主。其次,教师要以自身人格中的民主素养接纳、包容…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当今的课堂教学,则要求教师主动营造学习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知识,获得能力.因此,教师要走下讲台,变讲台为平台,建立平等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下,教师不能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抱着师道尊严不放,学生一见就怕的老师,而应成为走下三尺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的老师,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  相似文献   

10.
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师教出什么样的生。有人主张教师走下讲台,弯下腰来与学生平等对话;有人建议对学生多赏识、多激励;有人认为教师要抛却师道尊严,维护学生的自尊,学生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可否认,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教法。记得有一次,我走下讲台与坐在前排的一名女生谈话。女生的个子很矮,为了和我说话,她不得不仰着脸。看着她吃力的样子,我习惯性地躬下身子,以便和她进行"平等对话"。没料到她突然离开坐位跳上讲台,差不多平视地和我说话。站在讲台上的她声音变得铿镪有力,眉宇间充满了自信,一副很神气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客观上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加广泛。教育一改过去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下面学,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角,退而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辅助者。教师为每类学生订做适应其发展的计划,提供帮助与支持。当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的活动之中时,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要会学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不仅仅是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  相似文献   

13.
张宗志 《考试周刊》2013,(54):138-138
<正>一、亲和魅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容易留给学生刻板说教的印象,从而使学生认为课程枯燥乏味,不认真听讲,使得老师的辛勤付出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我从强化教师亲和魅力入手,使教师走下讲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走下讲台,对学生听课情况进行检查,部分走神的同学会因为老师走到身边而回过神来。教师走下讲台,把笑容和期待、鼓励、信任的眼神传递给更多同学,使其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认真听讲,教师走下讲台,可以随时请身边的同学参与,很有效、很顺畅地开展课堂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因此,构建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教育亦如此.只有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上讲台,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共同体悟的新语文课堂,才是有效的、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才能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洪志文 《中国教师》2009,(10):22-22
<正>课堂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和共创的生命空间,构建一个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本知识尽快、尽可能多地教给学生。"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化学课堂"呼唤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如何构建这样一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程度如何 ,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 ,应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提高教学效率呢 ?教师主动走下讲台 ,缩小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师在教室中站立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的强度及参与时间的长短 ,座位离教师近的学生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中来 ,且能坚持较长时间 ,因此 ,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去“接近”所有的学生 ,主动走下讲台 ,来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他们每个人对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激励学生参与 ,给予学生安全感。鼓励…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中列出了许多探究式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是知识、能力、方法和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为此,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教师要用课程标准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一、营造探究式学习环境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应布置好教室,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为此可把学生座位调整为“V”字型、“U”字型或“O”字型等,以便于师生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活动中,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等交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18.
教师走下讲台开始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敢于质疑教师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对于这些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已在逐步接受,并已经尝试着开始实践了,所谓思则变,变则活。然而虽然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变,但有效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在数学课堂中建立起来,如何通过"心"变获得"形"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构建起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9.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如何扮演角色,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这是每一名数学教师着实要思考的问题.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放下架子,走下高高的讲台,以和学生平等的角色引民导他们,让他们在平等、信任、  相似文献   

20.
在"学讲计划"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教师要走下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更要让学生走出讲台,走向社会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