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层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臭氧层的破坏机理和保护臭氧层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臭氧层吗? 在距离地球表面25公里的上空有个臭氧层。它能吸收阳光中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伞。可如今的臭氧层早已“漏洞百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由于酸雨、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加剧,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本文介绍了臭氧层破坏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了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机理,并对臭氧层的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臭氧层,人类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自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极洲上空发现臭氧层空洞之后,又发现北极地区乃至北半球人口最密集的中纬度地区的臭氧层不断变薄并出现了季节性的空洞,从而威胁着地球村万物的生存,有识之士对臭氧层——“地球生物的保护伞”的漏洞百出,四面楚歌更是忧心忡忡。至今为止,科学界普遍认为臭氧层的耗损物质主要是包括氟氯烃在内的人为原因引起的,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却表明,自然原因对臭氧层的耗损起着催化作用。 电子雨轰击说 据1987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新墨两哥州国立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地球臭氧层的耗损、南北两极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的原因,提出修补臭氧层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表15~50km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近2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目前,如何防止臭氧层遭破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启蒙》2012,(3):34-37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是怎么来的吗?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
《科学启蒙》2012,(Z1):34-37
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的由来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是怎么来的吗?197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罗兰和莫莱特发现,大气臭氧层已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9.
臭氧·臭氧层·臭氧层空洞林炳伟当前,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地球村的居民,臭氧层变薄就是其中难题之一,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就此从臭氧、臭氧层和臭氧层空洞三个方面加以浅述。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3)。它是当气态氧在大气上层被紫...  相似文献   

10.
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有害辐射使生命体免受侵害。因此,探析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对于拯救臭氧层,保护地面生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臭氧层消耗例析西安陕西师范大学(710062)杨辉祥浩瀚的天体里,臭氧积聚于离地表20~40km的高空平流层中,形成太空臭氧层,该臭氧层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正是由于这臭氧层吸收了高空紫外线的强辐射,才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大地才能万紫千红,一...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类已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臭氧层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呈现缩小趋势。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日前宣布 ,困扰人们的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 5 0年后有可能消失。根据观测 ,到 2 0 0 0年时 ,大气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停止增加 ,并且在近几十年中首次下降。科学家预测 ,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到 2 0 5 0年将完全消失。专家们认为 ,导致臭氧层空洞出现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化学制品 (可用于冰箱、空调的制冷剂 )引起的恶果。臭氧层破坏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国际社会采取了切实措施 ,近年来释放到空气中的氯氟烃开始减少 ,大气中这种物质的…  相似文献   

13.
1何谓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距地面20~30公里的上空.假设将其移到地面只有3mm(1大气压)的厚度。而正是这像蕾丝窗帘厚度的臭氧层在保护着地球不受紫外线的照射。  相似文献   

14.
1 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地球表面是由对流层、平流层和电离层所组成的大气层。其中平流层距地球表面大约 2 5公里左右 ,它保存了大气中 90 %的臭氧 ,因此被称为“臭氧层”。作为一道天然屏障 ,臭氧层有效地吸收了对生物生存有害的紫外线 ,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臭氧层就是地球表面生物系统的“保护伞”。然而 ,上个世纪的 70年代 ,科学家们发现 ,人工合成的一些含氯和含溴的物质却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 ,其中最主要的是氟氯碳化合物 (CFCs) ,即氟里昂和含溴化合物哈龙。作为制冷剂、发泡剂、推进剂、膨胀剂…  相似文献   

15.
瑞典皇家科学院1995年10月11日宣布,三位从事臭氧层研究的大气化学家,因证实人造化学物质对地球上空,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分享199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汽车空调用的CFC工质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因此对CFC工质的替代势在必行.HFC134 a和HFC407 c工质因其不损害臭氧层,并且在生产技术经济方面都是可行的,正在汽车空调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补天     
你听说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吗?那是很古的事情。现在也要补天了,补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大窟窿。什么是臭氧层?臭氧层就是高度在10至50千米之间的大  相似文献   

18.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之一,主要浓集在平流层中20-25千米的高空,即大气的臭氧层。进入大气层的太阳光有55%可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大地与海洋,其中包括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能杀菌,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紫外线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大的财富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其中 ,臭氧层遭破坏的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世界各国联手“补天”已成为一种共识和行动。第 11次《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新近在北京召开 ,各缔约国代表聚集一堂 ,共同商讨全球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保护臭氧层。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应主动配合 ,加强对中学生臭氧层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宣传 ,引导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世纪“补天”行动 ,为保护环境尽一份“球员”的义务。一、臭氧与臭氧层19世纪 40年代 ,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生态与环境     
臭氧层臭氧损耗臭氧层空洞无氟冰箱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热岛效应能漠化(沙化)沙尘暴植树运动绿化绿地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