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婚姻悲剧主要是由她自己造成的.她对爱的痴情,对男子的迁就,对婚姻的草率以及自身性格的缺陷都为她的婚姻埋下祸根.对女主人公婚姻悲剧原因的深入探讨,为我们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怎样对待爱情婚姻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哈代的《还乡》都属于环境和性格小说的范畴,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因不满现实环境而进行激烈反抗,都以悲剧命运告终,但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从爱情婚姻冲突模式、悲剧类型以及悲剧成因三方面分析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希望让读者对两部作品及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利用福柯的视角,从权力、知识和精神病这几个主题方面来比较<黄色糊墙纸>和<雷雨>中女主人公的相似遭遇.她们都是精神"有病"的女性,虽然衣食无忧,但都身处囹圄,精神上极端不自由.常年的压抑与桎梏使得她们逐渐失去理智,最终疯癫.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作家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两个疯女人的故事,揭示了女性在男权压迫下的悲剧命运,以及她们对自由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道德颂>讲述了女主人公旨邑和已婚男人水荆秋的一段婚外情,通过女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感受和情感遭遇,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婚姻、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裘乐英 《文教资料》2008,(30):50-51
<苔丝>和<边城>都是关于纯真、善良的乡村姑娘的爱情悲剧.苔丝和翠翠纯洁美丽,爱憎分明,都拥有一颗无私的爱人的心.但是命运的捉弄、无情的现实阻碍了她们爱情美梦的实现.不同的是同一爱情悲剧主题下表达了主要人物悲剧命运的区别:一个将是轰轰烈烈、凄惨感人的爱情悲剧,一个则是默默无声、发人深思的关于"美丽总是使人忧愁"的曲调.她们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6.
在<飘>和<我的安东妮亚>中,妇女不再是罪恶的根源,而是一种美国文化与精神的象征.这两部小说中的女性都是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她们独立自主,追求自由而又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极富人格魅力.但是,无论是女作者还是女主人公,她们依然没有走出男性文化传统的藩篱.  相似文献   

7.
魏红霞 《文教资料》2008,(24):12-13
<红楼梦>的主人公之一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少女,她的人生、婚姻悲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图探讨造成林黛玉悲剧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围城>和<洗澡>塑造了一群女知识分子形象,在"围城"的进与出之中,她们表现各异:有的一心依附于婚姻,有的有独立的女性意识.女人之于婚姻,是一种完全的依附还是独立平等,在这两部著作中各有各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唐代传奇<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当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霍小玉以及李娃作为分析对象,展现唐代下层女性的才艺卓著,同时带有个体意识的觉醒,但是在现实环境当中仍然摆脱不了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10.
黄峰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1):101-104
<紫色>的女主人公西丽亚和<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娜拉均是女性自我解放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在生活经历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反抗道路的选择却不尽相同.对她们自我选择道路异同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两部作品呈现出对女性解放事业不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以杜十娘、王昭君、刘兰芝三个古代女性的悲剧婚姻为代表,探究"被婚姻"给她们带来的痛苦以及她们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从而揭露出女性悲剧婚姻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以实事求是精神,重新揭示钗黛婚姻的悲剧意蕴。它不是封建宗法制度肆意扼杀叛逆青年的幸福爱情,以政治婚姻代替感情婚姻。木石前盟属于理想型,金玉良缘属于现实型,由于贾宝玉执意追求理想主义,才酿造现实型婚姻的悲剧。钗黛悲剧体现着曹雪芹微妙的心态:美妙的理想与复杂的现实之间可避免的对抗。  相似文献   

13.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作者始终遵循着"心理现实主义"原则,成功地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社会根源如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决定了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朱安女士的旧式婚姻,对其思想、创作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推动他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反动本质认识上起了很大作用。这一婚姻悲剧的形成,有特定的社会背景、时代原因以及家庭和个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福克纳的小说与现代悲剧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小说中生活在历史变革时期的美国南方人集中体现出现代悲剧精神。现代悲剧精神的核心之一是现代个人在多重生存困境中,对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苦苦追求。其二是对现代人所理解的人的生存的真正的、真实性的、无尽的苦苦追求。从小说中悲剧人物身上体现出的现代悲剧精神,我们看到了南方的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张小萍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67-68,71
张爱玲擅长写男女间的小故事。其小说创作,皆表现了男女间的无爱状态或失爱过程,几乎没有完满的结局,标识出一种以荒凉和孤独为特征的悲剧蕴涵。这与她的人生经历,她父母无爱的婚姻,她自身婚恋的创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从深层来说要分成哭嫁与哭嫁歌,二者同为一体,却又互为承载关系。哭嫁,通俗地称为“哭嫁歌”,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做“毕基卡锉柱祭”。哭嫁歌是土家族女子在出嫁时用歌声诉说着封建时期买办婚姻制度下无法获得自由的悲惨命运以及对亲人的不舍之情的哭唱仪式活动,而这种仪式活动的表达方式就是演唱哭嫁歌谣。哭嫁歌谣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其旋律哀婉动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当地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对湘西土家族哭嫁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探讨,旨在学习、宣传。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来热爱它,保护它,让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8.
奥尼尔在此剧中主要从精神领域表现人受环境的迫使和自身的不能自己,借人物灵魂的自我挣扎来展开冲突,描述了种族偏见和歧视带来的恶果,在人物自我的精神对抗和分裂中完成了吉姆与埃拉两个悲剧性格。作者在埃拉身上更多体现了种族间通婚的特殊纠葛,而在吉姆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婚姻本身固有的纠葛,而这一切都源于奥尼尔对生活的悲剧性认识。  相似文献   

19.
建安诗歌具有浓郁的悲剧性。在动荡现实面前的忧郁与恐惧、静思后的悲哀与欢乐是诗中的悲剧情感,已经隐含着诗人的悲剧意识,醇酒与音乐带来的疯狂、民歌与神话引发的冲动展现了诗人的悲剧性格,形成了敢于直面人生的悲剧精神;险恶的环境、神秘的气氛与阔大的境界融合成诗中的悲剧情境,使诗歌充满了悲剧的情调,赋予了建安诗歌深刻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20.
生的悲哀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最后一部悲剧小说 ,这部作品采用抽象化的人物塑造和摹拟化的叙事技巧 ,在展示裘德一生理想破灭、灵肉分裂的悲剧的同时 ,也演绎出人性与社会、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冲突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本文着重对作品特殊的人物塑造和叙事手法所产生的独特美学效果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