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历史上潮州人与泰国人有较为密切的交往,从开始做生意到后来移居泰国成为泰籍华人。因此,泰语借用了很多潮汕方言词语,尤其是潮州商业用语。本文拟介绍泰国潮州华裔的概况、潮语词汇借用状况及借词的变化和流向、潮州本地逐步形成泰式潮语等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上,汉语的语词输出,丰富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的语言。东南亚各国语言中汉源借词的借用途径、借用方式以及时间层次都很不相同。文章针对泰语、越语及缅语中的汉语方言借词。对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基本语义特点初步尝试对比分析,并简要讨论汉语方言借词在三个语种借词体系中的不同地位以及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泰语书面语内部出现汉语借词状况十分普遍。包括饮食、商业、宗教等。中国文化底蕴丰厚。需要明确的是:当地在应用汉语借词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照抄照搬.架构细微改造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促进当地创新文化产业的跨越性发展实效。因此.本文具体针对泰语书面语中的汉语借词表达形式进行系统验证、分析.包括词汇由来以及语音、语义表达技巧调试策略...  相似文献   

4.
泰语书面语内部出现汉语借词状况十分普遍,包括饮食、商业、宗教等,中国文化底蕴丰厚。需要明确的是:当地在应用汉语借词过程中并不是一味照抄照搬,架构细微改造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促进当地创新文化产业的跨越性发展实效。因此,本文具体针对泰语书面语中的汉语借词表达形式进行系统验证、分析,包括词汇由来以及语音、语义表达技巧调试策略等都将得到深入挖掘,使得汉语在当地交流文化活动中的特征显露无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泰语语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泰语新词新语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交流之中,给传统的泰语听力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英语借词的语音转化规律及旧词产生的新词义等新词知识的掌握与教学俨然成为泰语听力课程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都有多个民族,也都有生活于斯的华人.越南的潮籍华人人数远少于粤籍华人,但仍排在第二位;柬埔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人都是潮籍的,老挝大约有两万华人,基本上是潮籍的.本文探讨的是流行在三国华人中的汉语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在长期脱离国内母体方言,与所在国的主流语言、非主流语言及汉语的其他方言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产生了比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更多的训读现象就是其一.全文包含三国潮州话的音系,三国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及训读现象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对泰语中英语借词复辅音声母与其借入前的音位结构进行对比后,本文认为泰语受英语借词影响产生了/dr/,/fr/,/br/,/gr/,/bl/等新的复辅音声母结构,并对其接触音变类型及产生的语音学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潮州话读鼻化e-/e-h韵母的字主要来源于梗摄开口各韵。而以梗摄二等字数为最多。但有一些字来源于宕摄开口一等唐部白读音。在没有搞清楚这种对应关系之前,潮州话的不少口语词就写不出本字来。本文利用语言学语音发展的对应关系理论,并以古代文献的用例作为佐证,考证了潮州话中20多个读e元音的本字,不但对潮州话本字研究有贡献,对汉语语音史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都有多个民族,也都有生活于斯的华人。越南的潮籍华人人数远少于粤籍华人,但仍排在第二位;柬埔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华人都是潮籍的,老挝大约有两万华人,基本上是潮籍的。本文探讨的是流行在三国华人中的汉语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在长期脱离国内母体方言,与所在国的主流语言、非主流语言及汉语的其他方言长期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特点,产生了比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更多的训读现象就是其一。全文包含三国潮州话的音系,三国潮州话的训读现象及训读现象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以翁辉东1943年在上海出版的《潮汕方言》中的1000多条词语为调查比较蓝本,对现在的老派和新派潮州话进行了调查,并与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潮州话的词汇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媒介传播中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翻译及翻译方式进行研究,对外来词的语素构成及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中,英语外来词对其演变的规律、内部结构演变机制以及语用理据所产生的作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试论英语对日语的影响--析源自英语的外来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外国语和本国语中外来语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英语对日语在语音、语汇与语义等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在日语中形成了独特的与原有词汇并存的同义词、同一英语词汇变成不同外来语含义以及和制英语等多种情形,并通过回顾英语借入日语的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从语义学阐明英语(外来语原语)与日语(本国语)之间存在着继承性和变异性,说明掌握英日语间这种嬗变规则对学好第二外语(日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代汉语中出现的常用英源外来词为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英源外来词译借所涉及的语用策略,并探讨中国文化语境在外来词译借中的作用,即在表音、释义的汉语字、词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形象思维方式以及汉字文化意义等因素的顺从。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理解基于语义理解 ,尤其是汉语 ,努力挖掘有形式依据的深层次的语义组织 ,进行深入的语义研究 ,成为 2 1世纪自然语言理解的突破口。从计算机模拟人类使用自然语言的方式、汉语重意合的特点说明了加强语义分析的必要性 ,又从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举例说明了语义分析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语言环境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解读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言环境及语言环境对语义的影响,以便准确地把握和区别语言意义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语音变异分为现代汉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和外语词汇的语音变异:前者包括音节变化产生的语音变异(声母变异、韵母变异、声调变异与相邻音节的连读变异)、声母词、数字词三种;后者包括字母词、数字字母词和新造谐音兼具形象色彩的音译外来词。网络语言的语音变异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不同的语言风格,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手段。但同时也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性,造成不必要的语言歧义,冲击了中小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典型启动效应的实验范式,语义和语音两种不同加工水平的试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中英双语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学生38名。结果发现:在基于语义的范畴判断任务中,当启动刺激(英)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得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一);当启动刺激(中)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即与实验一对等的跨语言语义启动试验,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而且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启动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二);当启动刺激(中)的翻译对等词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音相同或相近关系时,采用基于语音的词汇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学生程度的中英双语者来说,他们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既直接通达语义概念表征,又可以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为中介再通达语义概念表征,与Kroll等提出的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18.
借词可以为语言提供新活力。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必然会有借词现象的发生。研究借词不仅具有重要的语源学价值,也具有巨大的社会、文化的价值。日源借词输入到中国有两次高潮,这两次高潮在输入背景、输入群体、输入内容及途径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独特性。日源借词不但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对汉语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语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借词,对此,从借词的种类、借入方式、借入原则及借词对维吾尔语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古代维吾尔语借词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一种流利通畅的文体,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外语文本对目标语读者的陌生、疏远感的翻译策略。"异化"特指在翻译过程中,把源语的词汇、句式、语法,文化特点原封不动地引入目标语中,在目标语读者群中产生疏远、陌生的效果。我们在处理汉语商标英译时应遵循归化与异化理论,采用如下对策:重文化,满足不同民族消费心理;体现商标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注重语义、语用、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