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中差生体育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差生在体育学习的心理、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应以培养差生体育兴趣为先,强化差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和态度;合理组织体育教学,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培养差生的意志品质,树立差生的学习自信心及有效控制差生的过度焦虑情绪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校体育差生存在的身体素质差,体育技能水平低等问题,采用实验对比法,重点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差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王威 《教师》2012,(22):20-20
"体育差生"这个名词在我们体育教学中一直沿用,那什么样的学生称为"体育差生"?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我认为:是指在体育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不符合老师的标准而被鉴定为体育学习方面的差生。这是一种定性的评价,也是一种等级的划分。  相似文献   

4.
董壁 《教师》2008,(18):13-14
笔者在从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水平综合能力偏低,厌烦体育运动,或者情绪低落。常有自卑心理,我们把具有此类特征的学生叫做“体育差生”。本文探讨了职业高中体育差生的表现,以及转化体育差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学生存在先天生理和后天锻炼的差异,因而体育差生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化“差生”,使其积极参与体育课及课余锻炼,不断增强其体质,逐渐使其摆脱“差”的帽子。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体育达标率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很大的作用。体育差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7,(51):150-151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我国对于中学体育差生的体育教学开始重视,在这种改革背景下,我国的中学体育教学势必会发生重大的变革。而体育差生教学作为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根深蒂固的问题,势必会得到大力的整改。而事实上结果也确实如此。因此,为了充分迎合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学体育差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波 《成才之路》2011,(27):72-73
所谓“体育差生”是指体育成绩相对较差,其运动能力与体育教学不相适应,完成不了体育任务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差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人认为转差工作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转化“体育差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以体育差生厌学体育课行为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分析体育差生对体育课产生心理障碍的成因,来探讨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建议体育教师应该针对导致体育差生厌恶体育课的心理原因,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调查表明,高校体育差生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解决体育差生的转化问题对高校体育意义重大。转变差生与培养优秀生同样重复,同等光荣,但尚未得到教育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实验法,对体育差生的保障和关爱体系进行了分析、对体育保健课,体育课的评价标准,课外体育辅导三方面进行统筹研究,从而使教师个体的行为变为学校的集体行为,这是教育社会化和效益化的集中体现,也给体育差生的思想和行动带来了较大幅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中,差生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体育差生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差生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