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以84票赞成、34票反对、37 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联大法律委员会上月通过的《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宣言要求各国考虑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中国、英国、比利时、法国等赞成治疗性克隆的国家投了反对票。这些国家的代表在表决后的发言中指出,他们投反对票的原因是这项宣言有关禁止克隆人的措词太模糊,容易让人误解为既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也禁止治疗性克隆研究。他们重申,这一宣言不具法律约束力,他们的国家将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2.
政治宣言2005年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根据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一项政治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研究。这项宣言还需要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批准。在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对宣言投了反对票。关于克隆克隆是英文cl one的音译,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分为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两者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的界限,但在目的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人的生殖性克隆是为了产生一个完整的人——即所谓的“克隆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克隆人”的出现将对现有社会的家庭结构、伦理体系造成巨大冲…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05,30(7):72-73
据2005年2月21日《环球时报》消息,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投票通过了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政治宣言,敦促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类的活动。由于宣言的表述非常含混不清,宣言所提到的禁止可能会被误解为函盖治疗性克隆研究,许多国家投了反对票。赞成宣言的共有71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等。反对的共有35个国家,包括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另有35国投了弃权票,主要是伊斯兰国家。  相似文献   

4.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人类核军备控制和不扩散领域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然而,10月13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48票赞成、51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否决了一项要求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以下简称核禁试条约)的议案。由于这项条约在世界核裁军和军备控制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上美国在该条约中所占据的特殊分量,美参议院的这次表决引起了世界各国舆论的广泛关注。自从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以来,摧毁地球的核战争威胁一直被喻为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冷战结束后,为了控制核武器…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网络》2008,(8):27-27
新华社华盛顿讯 7月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9票赞成、28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新版窃听法案,其中按总统布什的要求给予参与窃听项目的电信公司以法律豁免权。这一法案6月已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6.
我国反对克隆人——2005年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声明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类活动。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立场,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确保人类的尊严和生命伦理原则不受损害。  相似文献   

7.
1998年是国际海洋年,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海洋,聚焦在对世纪的海洋。因为海洋是生命的源泉,是资源的宝库,也是人类新的生存空间。21世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从1973年至1982年,历时10年之久,共168个国家或组织参加,是联合国迄今召开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国际立法会议,它充分证明了世界各国对于海洋的重视。1995年联合国大会在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倡议进行句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的表决时,与全国代表一致通过无一票反对,也证明了各国对海洋的重视。随着(联合国…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生命意识”、“城市文明”和“人性”等为视角,对《米》的思想内涵深入分析,认为,它表现了城市文明阴暗面对人类生命的吞噬与戕害,展现了人性脆弱、黑暗的一面和人类为了维护生命价值和尊严所进行的抗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思考,具有浓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9.
教授的尊严     
尊严从来都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它和吃喝拉撒睡等直接关乎人类生存的词一样,也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或者可以说,尊严是我们的生命之盐。当然,尊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也是在长期的人类生活中逐渐发展过来,一步步处于变化之中的一个概念。古代背景下的尊严和近代以来的尊严,便有着许多不同的内  相似文献   

10.
去年(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联合国第二十八届大会,对以日本为首的意、澳、比、埃等二十一个国家的联合提案付诸表决,以一一八票赞成,没有反对票,十票弃权(苏联及其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生命意识”和“森林”、“原野”等文化意象为视角,对戏剧《原野》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它表现了封建势力极其伦理道德对人的生命的吞噬与戕害,展现了人类为了维护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所进行的抗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思考,具有丰富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起草工作始于1993年,从2002年12月起,全国人大及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会众议院于当地时间2010年3月21日晚间以219票赞成、212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历史性的医疗改革方案。对于这项事关全体美国人未来的重要法案,表决前议员们对投票方式发生了激烈的辩论,最终决定采取唱名投票方式表决。表决一结束,435名议员(包括4名未出席议员)各自的投票结果立刻被公布,他们来自哪个党派、是否出席会议、赞成还是反对,一目了然。这种情形实在与我们的传统观念相差太远。中国人一般认为,匿名投票才可能保证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欧国家常被专家学者列为独特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区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博洛尼亚进程、《里斯本宣言》、《柏林公报》等提出的要求,北欧各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必须综合考虑整个欧洲层面、本国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出的要求。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又明确提出: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发展跨国教育、促进国际学历认可、  相似文献   

15.
走进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我们已不仅仅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当我们佩戴着代表国家身份的胸卡,坐在堆满自己所模拟代表国家的资料和席位前;当我们试着“参与”全球性事务,在联合国会场中起草文件、辩论、游说和表决时;当我们聆听来自世界各国同龄人代表国家庄严地发言时;当我们将桌上的麦克风打开,将自己的声音传遍联合国大会会场时……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历史的使命,一种更为神圣的责任感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虽然今天的世界并不知道,我们已投出了慎重的一票;但终有一天,人类会因为有我们而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16.
民生,民众之生计.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解决好民生包括要尊重和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健康价值和尊严价值,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0.8万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近4万亿元,意味着政府具有了相应的经济实力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7.
人的尊严伦理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尊严是人的生命形式所享有的、区别于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尊贵和庄严,指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格尊严等应受到最起码的尊重,是自尊与他尊、尊己与尊人的有机统一。尊严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和理论渊源。维护人的尊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这两部法律之所以引人瞩目,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与死亡的现状与未来 在距离迈入新世纪仅有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两部法律刚刚在两个国家获准通过。11月28日,荷兰国会表决通过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使其成为全球第一个让医生可以为病人合法执行安乐死的国家;12月1日,日本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了禁止克隆人和制作人及动物杂种的法律;日本也是全世界首次以法律形式禁止克隆人的国家。 这两部法律之所以引人瞩目,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自身生存与死亡的现状与未来,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无法比照的两部法律。 安乐死一词来自古希腊,意即“好死”。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每年都会有几千万人面对死亡与病痛的折磨熬煎,其中有不少人会不堪痛苦而选择极端惨烈、不忍卒睹的自杀手段来诀别人世。而安乐死就是为了满足病人的请求与选择,让他们在医生与药物的帮助下,带着人的尊严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19.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20.
在提倡以人为本新理念、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里,应当确认关爱生命的存在、捍卫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价值是社会公共活动中必须坚守的重要道德规范。这是由公共活动的物质属性、空间属性、生命存在方式、人类社会活动的目的性等诸多方面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