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正>2014年12月6日,数据研究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报告,今年下半年腾讯以移动端新闻APP的高下载量领跑市场。报告显示,移动端新闻APP下载量排行榜保持着三梯队格局。截止到2014年12月5日,独占第一梯队的腾讯新闻以总下载量48174万次位居榜首。今日头条以25106万次的下载量,领先第二梯队。在第三梯队中,凤凰新闻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媒体纷纷将新闻类APP作为自己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的又一主要阵地。但是"今日头条"自媒体APP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类APP的呈现方式,传统新闻类APP受到了极大冲击。"今日头条"在用户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新闻的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分析"今日头条"的特性,能够给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逸群 《青年记者》2016,(26):52-53
今年8月,在中国坐拥5亿用户,号称业内唯一一款完全基于大数据挖掘推荐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苹果APP Store被下架,下架时间长达80个小时.此前,被苹果APP Store下架的APP并不少见,如奇虎360、美团、网易音乐、百度、腾讯等.暂不去讨论“今日头条”被下架的缘由,这一事件引发了业内对纸媒APP生存及前景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用短视频APP作为自己减压的方式,古往今来从文字到图文的改变让人们看到社会的进步,走进图文时代,再到微信微博的产生,使得社会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一条简单的问候,一个动态小视频的传播都可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足不出户"走天下",如今用长视频到短视频的变化来弥补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例如:快手属于腾讯系、美拍属于美图系、秒拍属于新浪系、火山视频属于今日头条系、抖音属于今日头条系等等~([1]),最后盘点得出短视频形势最强的便是腾讯和今日头条。其中知名度最高和用户量最多的当属今日头条系。用户对短视频APP的使用背后会有活跃用户增比的统计,其中根据《2018年5月短视频平台类APP》报告显示,抖音、火山和西瓜三个APP的月活用户总数为4.2亿。笔者在此文中将以抖音短视频APP为例进行受众分析。文章将从抖音短视频的产生背景与传播方式的变革、抖音短视频特点、抖音短视频APP的质疑与负面评价、抖音短视频受众网络调查分析等四个部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5,(3):5-6
4.95亿比达咨询数据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8.3亿。其中,新闻客户端用户在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为59.6%,用户规模达4.95亿。目前,在中国新闻客户端市场上,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百度新闻和澎湃新闻等八款主流新闻客户端产品,占据了国内移动新闻客户端市场八成五以上的用户份额。  相似文献   

6.
张媛 《出版广角》2017,(24):65-67
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单一的新闻渠道和PC端页面已经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新闻聚合类APP应运而生.然而,错综复杂的新闻媒体网站和各类针对性客户端关于内容侵权的问题层出不穷,新闻作者的原创性、版权归属和新闻链接来源等带来的纠纷问题给新闻业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今日头条起诉天天快报”为案例,分析新闻聚合类APP内容侵权的行为特点,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晓霞 《青年记者》2017,(15):85-86
自2014年6月国家版权局对“今日头条”涉嫌侵权案立案调查以来,聚合型新闻客户端所引发的版权争论频频出现.然而,与争议相伴随的则是“今日头条”用户数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累计用户数已超过7亿,日活跃用户达到7800万.从“今日头条”近期变革来看,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充分发挥媒体实验室大数据技术和用户数据优势,全面布局内容产业,同时将个性化推荐算法积累的分发渠道优势延续到更多细分领域,建立超越传统价值链的内容生态平台.二是不断加强版权合作和运营,优化审核机制,借助大数据技术传播权威信息和精准辟谣,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朱谦  李雅卓 《传媒》2016,(9):58-59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Trust Data 2015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2015年1月—10月的用户笼罩率已经上涨为14%左右,其用户数量大约扩大了四成。随着手机上网人数的增加,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进一步扩大,并呈现持续增加的状态。数据还显示,“今日头条”、凤凰新闻和网易新闻的客户端的用户使用率最高,其中,三者的日平均打开次数分别为4.62次、3.81次和3.93次。由此可见,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其新闻的民生化、国际化等特点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呈现出五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当前,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中,移动新闻客户端作为继微博、微信之后的又一移动互联网入口级应用,成为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工具。2014年4月11日,中国IT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年Q1国内移动新闻APP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腾讯新闻以1.48亿次的下载量位居榜首,首次反超下载量为1.19亿次的搜狐新闻,排名第三的网易新闻下载量是9171万次。1移动新闻客户端大战已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闻信息依旧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需求,这些因素促使大量新闻APP产品的出现。本文以"今日头条"新闻APP为例,分别从内容、社交互动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剖析,探寻它在提高用户体验方面的路径,这对其他新闻APP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闻知识》2012,(12):5
2012年12月14日,苹果公布了App Store(应用商店)2012年度前100位的APP应用名单,在中国区榜单中,腾讯、百度、阿里、搜狐成为大赢家,旗下APP应用数量占据了超过30%的榜单份额,其中社交类腾讯微信、电子商务类阿里巴巴的淘宝、输入法类搜狗输入板、资讯类搜狐新闻客户端成为细分领域核心应用。据了解,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在12月发布AppStore年度精选榜单,该榜单是由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线》2015,(3):57
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大发展,让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短短的几年间,大众就完成了阅读行为的大迁移。用户在手机上的每一次触摸,每一次刷新,都转换成数据存储在服务器里。今日头条有2.2亿用户,活跃用户每天有2000万。这些用户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数据。1月20日,今日头条发布了2014年移动阅读年度数据。——使用设备,两大阵营瓜分。目前,使用的移动设备以  相似文献   

13.
资讯泛滥的今天,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更为多样,媒介融合进展加速的时下,媒体间竞争也日益激烈。2015年11月18日,重庆推出“上游新闻”,一时之间,传统媒体改革似乎找到了一条光明的出路,新闻APP似乎依旧是蓝海。除了网易、腾讯、搜狐、新浪四大门户客户端,再加上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较有影响力的客户端,现又形成东澎湃,南并读、北无界、中九派、西上游的态势,这样看来新闻客户端市场似乎又已饱和。本文研究和梳理九大新闻客户端的特点和优劣以期给“互联网+”时代的新闻生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1月20日,今日头条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算数·年度数据发布会"。作为国内领先的资讯客户端,今日头条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总估值超过了5亿美元,已经积累了超过2.2亿用户,每天有超过2000万用户在今日头条上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同时,这些用户的每一次刷新、点击也为今日头条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今日头条本身就是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今日头条不仅能够为每一个人按兴趣推荐信息,还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得到大众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2015,(4):4
<正>去年6月份,手机资讯APP"今日头条"宣布已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引发了整个传媒行业的震动。首先燃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版权之战,暴露中国网络版权缺乏管理和规范的现状。《广州日报》《新京报》《京华时报》等多家纸媒以及搜狐、地方新闻网站等纷纷起诉"今日头条"的侵权行为,索要赔偿。此后,网络侵  相似文献   

16.
用户体验是影响移动阅读APP活跃用户数量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出发,从创意、情境、交互、服务和平台五个方面研究了移动阅读APP“甜点”设计,旨在提升移动阅读用户使用APP的黏度;指出移动阅读APP的设计应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甜点”设计,为用户创设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对数智时代下跨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同类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有助于平台和用户采取有效措施破除过滤气泡,提升信息多样性。[方法/过程]结合LDA主题模型和信息熵理论,以30746条用户文本评论为样本,测度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平台用户信息过滤气泡强度,比较分析跨平台之间的异同之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两大平台不会导致用户陷入过滤气泡,而是提高了用户信息多样性,且今日头条的提升幅度大于腾讯新闻。此外,两大平台的信息存在互补性,用户复合使用有助于提升信息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正>早就听说"今日头条",但没当回事儿。直到前几个月,玩新手机应用端下载时,无疑中看到今日头条下载量2个多亿,我被"吓"到了。纸媒百万读者就是天量了。上亿啊,我滴神。下载——浏览,哎,再平常不过的热点社会新闻集萃,好不好,还都是东摘西抄的,凭什么上亿?当我把"今日头条"和几家财经媒体的APP下载量晒到私人媒体微信圈时,面对"今日头条"上亿下载量和某权威证券媒体APP数千的下载量,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很不屑——内容太庸俗,没法看。再看不上,人家也是上亿的流量。广告商看中的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大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在手机新闻客户端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现有的新闻客户端大致可分为三类:以搜狐、网易为代表的门户新闻客户端,以今日头条、ZAKER为代表的聚合型新闻客户端和以南方周末、澎湃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开发的专属新闻客户端.①  相似文献   

20.
刘峣 《青年记者》2016,(4):28-29
新闻客户端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媒体融合所面对的新考验。如何构建内容上的核心竞争力,是新闻客户端在竞争中凭借"异质性"突围的必经之路。手机新闻客户端如今正进入"战国时代"。作为媒体融合"两微一端"中的重要一端,新闻客户端已成为"老中青"三代媒体转型、融合的标准配置。从传统媒体到门户网站,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都希望从不断看涨的移动端分一杯羹。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新闻客户端三大领军方阵格局已经初显。最近,艾媒咨询发布2015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排行榜。从榜单上可以发现,腾讯、网易、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依然坚挺;今日头条、ZAKER、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