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强 《青年记者》2016,(6):19-20
作为当前无人机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航拍无人机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随着消费级无人机的普及而备受关注.但当人们使用无人机进行新闻航拍的时候,传统的航拍技巧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才能帮助无人机拍出质量上乘的作品.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已有不少型号的航拍无人机整机能够达到“到手即飞”的状态.而大量的成熟飞控、无刷电机、成套机架、成品电调和大容量锂电池等无人机零部件的上市,使得个人组装的无人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装配和调试后也能执行航拍作业.  相似文献   

2.
实现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作品中的巧妙应用分析,能够增加电视作品对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程度,也能够进一步增加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专项应用.基于此本文从无人机航拍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无人机航拍技术在各类电视作品中的应用,以及无人机航拍技术同传统技术之间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3.
<正>从尼泊尔"4·25"地震到天津"8·12"爆炸事故的航拍报道视频,记者都看到了"瞰世界·搜狐无人机"的醒目标志,这也是搜狐无人机频道的标志。搜狐无人机频道于今年6月底上线,是国内门户网站第一个无人机频道。频道上线后不久即推出"中国首届无人机摄影大赛"。如今打开该频道,除了无人机相关资讯,已经有非常多优秀的航拍图片视频作品和  相似文献   

4.
韩丹 《中国记者》2023,(2):86-88
<正>2022年8月13日,“都市快报·橙柿互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浙江总站、杭州市摄影家协会航拍分会,推出了“百名飞手瞰杭州”大型新媒体直播活动。本次活动征集了111名无人机航拍摄影师,在杭州270个航拍点位,采取接力飞行的方式,连续直播了15个小时。从日出前到日落后、从杭州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京杭大运河、西湖)到最新的亚运场馆群、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无人机航拍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新闻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新华社2022年度照片中,无人机航拍作品被列为单独类别进行评选,共有46幅无人机航拍作品入选。可以说,无人机航拍的发展,极大丰富了新闻摄影的观察与拍摄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摄影的表现维度,使可视化报道更立体、更多样、更全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提高短视频新闻的品质和内容,航拍成为当下短视频新闻创作者的常用技术。航拍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多角度灵活拍摄,尤其是俯视视角的呈现让大众对新闻事件现场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让短视频新闻更加具有可看性。“全民视频”时代,我国自媒体愈发重视对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并创作出了一系列令大众印象深刻的短视频新闻,这给我国传统媒体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此,传统媒体要积极发挥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短视频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从主题选择、视觉呈现以及精神内核等方面优化短视频内容,推动自身实现繁荣发展。本文首先对自媒体影像创作者对短视频新闻传播产生的冲击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短视频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特点及把握要点,同时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短视频新闻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可行的航拍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多个领域中均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摄像中的运用,可以实现整体画面的有效提升。本文将从无人机航拍的特点以及其在电视摄影中的作用出发,来分析其运用技巧与具体应用,以为无人机航拍技术在电视摄像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无人机是新时代出现的新型拍摄工具,能够呈现出更加全面的拍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利用无人机航拍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电视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无人机航拍能改进与完善新闻的呈现方式,给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的体验,将无人机航拍应用于新闻直播中可以使人们及时、全方位地掌握信息内容,本文对新闻无人机航拍直播的创新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媒介传播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新媒体背景下无人机航拍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拍摄手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在新闻直播中利用无人机航拍直播也是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无人机航拍直播崛起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无人机航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电视节目的摄制当中,极大地提升了拍摄效果。有效地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能够从更为特殊的视角完成拍摄地点的全面展现,让人们欣赏到冲击力更强的画面。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无人机航拍技术,然后深入探究了其在电视节目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开始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无人机航拍技术以其独特的视角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从一线新闻从业者的视角,结合工作中的实践案例来梳理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特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同时探讨如何防范无人机新闻报道引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传媒业经历了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不论是传播技术、新闻生产方式还是受众分布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传播技术上,虚拟现实技术(VR)和无人机航拍成为报道新闻的新宠,也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呈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新闻生产上,众包新闻和用户原创内容(UGC)的兴起正在颠覆传统的生产模式,带来“公民新闻”的崛起;在受众分布上,移动互联和智能手机将来自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民众带入了互联网构筑的全球社群中,改变了互联网的舆论生态.在这样的巨变中,新闻记者必须重新认识传媒行业,定位自身与媒体的关系并建构新闻生产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朱小妮 《出版广角》2015,(17):17-21
2015年,国家从政策到行动十分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年初,李克强提出“互联网+”国家计划;年底,中国政府主持召开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下,媒体生态呈加速融合状态,但也同时伴有传统媒体急剧下滑等媒体格局的变化。新的技术形态不断参与新闻生产,机器人写作新闻、无人机航拍新闻等,这些新的新闻生产方式都在昭示着未来新闻形态的更多改变。本文分别从国家的媒体政策、媒体格局以及媒体内部的新闻生产的角度,对2015年的媒体生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4.
鲁鹏 《中国记者》2018,(8):F0002-F0002
山雨欲来风满楼。台风将至浪淘天。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金沙滩上涌起的巨浪,正是台风“玛莉亚”逼近闽浙沿海的生动前奏。一张无人机航拍的照片。让读图者的心绪,也如这浪花一般汹涌澎湃。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航空拍摄,以其恢宏的画面展现及感染力,成为新闻报道实践中常态化的技术应用手段。我们这里探讨的无人机航拍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技术应用,是指在调研考察类新闻报道中,运用无人机航拍增强报道的鲜活性和可视性,提升报道画面成效,扩展报道信息容量,达到报道预期效果的可操作性技术应用手段(下称时政航拍)。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无人机在国内的火热,一些媒体开始尝试无人机新闻报道,多所传媒院校也已积极加入这场无人机新闻的探索。比如去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与大疆无人机合作,启动"影像成长扶植计划",将无人机应用到纪录片的拍摄;去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无人机航拍技术体验"公开课;而早在两三年前,南京大学即邀请过全球顶尖的美国无人机新闻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不过,据了解,国内尚没有传媒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课程,这不免让人对密苏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8.
借助不断迭代更新的“新技术”,媒体向外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无线电波将声音传播得广远,网络更是将地球变成一个“村”.新闻采集设备也不断更新,为了克服环境限制,在记者们难以落脚的危险地点进行报道,无人机进入了媒体的视野.用无人机采集新闻,可以让记者远离危险,报道的人力成本也会降低. 但是,新闻采集的“机器自动化”“无人化”也给媒体带来困扰.比如,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与新闻事件报道时长不匹配,电池如果没电,报道就要中断,对媒体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此外,利用无人机采集新闻还可能遭遇“侵犯隐私”的指控.  相似文献   

19.
<正>自本刊五月报道"迎接无人机新闻时代"专题至今,短短4个月里,这场"翅膀下的变迁"已纷纷在国内数家媒体上演,小型多旋翼新闻无人机在重特大新闻报道中发挥价值,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4月25日中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首都加德满都受损严重。搜狐网当即派遣无人机小组于27日上午抵达加德满都进行航拍,第一时间发回航拍报道。在过去,重特大事故的航拍报道并不少见,但多是媒体搭  相似文献   

20.
鞠焕宗 《青年记者》2016,(28):42-43
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世界的眼睛》,讲的是马格南图片社历史上的著名摄影师的故事.摄影师或者说摄影记者,就是将他们看到的世界通过照片展现在受众眼前,充当他们的“眼睛”.而我们提到拍照,讲述最多的也是如何变换拍摄的角度,让人们通过照片看到真实甚至更精彩的世界.但在无人机出现以前,相机无论像素和连拍速度如何提高,手机如何让拍摄和分享更为便捷,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看世界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