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贵在培养学生能力。小学语文版第一学段教材很适合义务教育低学段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有利因素,把单项学习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参与探究,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学习就是学习如何学习"。"授之于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些教育口号与教育主张标志着教学过程正趋向于被学习过程所代替。"教为了不教","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主张也强烈要求教者应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会预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应该教什么?学会怎样学习和学会怎样思考.授人以鱼仅解一饭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人有幸作为数学任课教师参加"南京市中学生学习力提升的案例研究"的课题研究活动.现将在课题研究活动实践中的认识和尝试与大家作简单的分享."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用式子表示为: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其  相似文献   

4.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校教育中,受人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以知识,更要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然而,面对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在这之前应再加上一个"欲",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这里的"欲"是指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方法才有用,才能打到"鱼",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先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的欲望比学习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下对英语学习的要求规定,要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学从"教"到"学"的转变,学生从之前被动的接受学习,到不断地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更多的知识。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是提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由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的原因,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枯燥乏味,学习过程缺乏生活气息。在数学教学时,学生不感兴趣,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更不会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将它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是教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从"学会"转化成"会学",并且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在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8.
瞿建玉 《考试周刊》2010,(30):141-142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苦教英语不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能力,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胡洁丽 《考试周刊》2014,(70):35-35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策略侧重"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是区别语文老师是否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教学的标准。本文主要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方面论述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并寻求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会学",掌握"怎么学"。"教"的真谛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表达、合作和创新的能力。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颜艳 《华章》2009,(20)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训练,这需要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善于引导、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作为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关键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一、以教示范,教中授法  相似文献   

13.
古人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我们教学上教知识重要,教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更重要。我们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该如何做呢?其实从最简单做起,就是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老师要多"问",不断地问,彻底地问,以"问"来贯穿整个教学,通过老师的"问"来引导学生的思考问答,从而诱发学生模仿问、学会问、知道问,再进而能够自答,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但老师的"问"不能随便地问,应该在备课中先认真精心设计好,应该具有"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向必须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能力为主,也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呢?  相似文献   

15.
<正>"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积累新知识的同时,摸清难点和重点,直面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这样,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紧跟教师的思路主动听课,破解难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真正获得学习的快乐。本文是笔者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小学  相似文献   

16.
余芳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4-15,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传授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认为,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场",教师需要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提升能力,即授之以"渔场"。在语文教学中。这个"渔场"也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7.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18.
有个教育观点认为“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其实这个观点也不是最新的,我们的古人早就提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历史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季冬春 《考试周刊》2011,(83):54-55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当代叶圣陶先生更直接教导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给学生思路、方法等,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不用教的目的。特别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们都惊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习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把语文课教"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人也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既传授知识又教给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才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语文教学获得良好效果,不断推动教学的完善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一、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