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懿慧 《金秋科苑》2010,(10):218-218
文章要新颖“有创新”,“有创新”也是高考《考试大纲》对作文新颖度和创新的要求。但是,当前中学生写作中一个相当普遍的毛病就是“雷同”,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平淡,缺乏新意,“干文一面”。究其原因,除了对写作知识掌握不足外,与其思维的局限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卫民 《科教文汇》2007,(10Z):78-78
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都规定作文发展等级第四项“有创新”,其中有一条“见解新颖”。何为“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见新颖”呢?在此,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整理,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对“文见创新”的几个切人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都规定作文发展等级第四项"有创新",其中有一条"见解新颖"。何为"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见新颖"呢?在此,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整理,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对"文见创新"的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互批作文则是冲破写作定势、提高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反复互批 ,可以引起争辩 ,使无疑处生疑 ,从而达到拓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这种“互改—互批—互评”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 :一、打破了束缚创造力的“思维定势”学生对作文的“一作一批”,见惯了 ,感到满足 ,不再有什么“非份”要求。有了这种“定势”,知识上少有长进 ,思维上没有创新。而反复互批“作文”,于不疑处“设疑”,就能摆脱“一作一批”的习惯性程序的羁绊 ;就能对老师的面评和同学的批改进行纵横推敲、追根究…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高考《考试说明》都规定作文发展等级第四项"有创新",其中有一条"见解新颖".何为"见解新颖"?就是"见人之所未见,道人之所未道",而不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这确实体现了写作上的创新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文见新颖"呢?在此,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的教学整理,简单的谈谈自己的对"文见创新"的几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提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就害怕,许多教师也很头痛。反思作文教学,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当然有一部分也是因为教师忽视了作文起步的教学。因此只有扎实进行作文起步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必须重视“改”,“改”有多种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何瑶 《内江科技》2004,25(3):27-27
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吹向神州大地,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立足教坛,耕耘探索,求实创新,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作出自已的贡献。“让作文批改活起来”,这是我在课改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叶圣陶在谈到教学体会时曾说过: “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体会:徒劳无功”。的确,作文是改出来的,但不是  相似文献   

9.
施春花 《科教文汇》2008,(10):67-67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非网络环境下的传统作文教学方法及手段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网络技术建立作文教学专题网站,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方法,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空间、展示空间和交流空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笔者通过为期四年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了“作文教学专题网站”、网络环境下作文教学方法与“萌芽文学QQ群”,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益,提高了课题研究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创造力的钥匙。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所以新课改下的教育应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作文自然也应重视创新。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摆脱“作文难”的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长期的探索、研究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本文围绕作文教学现状采取了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自己作“文”以及优质的评价等措施,以缓解作文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作文命题形式。它使学生的作文有话可说,它使学生的魅力尽情显现。但话题仅仅是一个引子,要想到达胜利的彼岸,还需有好的立意。应遵循以下三点原则:一、意在笔先;二、立意当高远;三、立意要新颖,要突出个性。  相似文献   

14.
李翀 《科学中国人》2014,(5S):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中学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基础性、规范性,注重基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写作的文体意识,既注重“人格”的训练,又要注重学生写作心理、写作情感的激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夯实学生作文基础,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以及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样要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从"创新作文教学研究"开展以来,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着重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7.
王俐敏 《科学中国人》2014,(5S):147-14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可是大部分同学却认为是十分头痛的事。每到作文课时,同学们就唉声叹气,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最后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篇作文,读起来却淡而无味,缺乏新意。什么缘故?笔者通过摸索、实践、总结了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一一作文教学“三偷法”。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伟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渠道是作文教学,因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生的知识水平、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能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它是最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门课程。在写作中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1,作文教学与想象力的关系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  相似文献   

19.
周觉明 《科教文汇》2008,(15):74-74
根据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作文教学的有意主要是课堂有意的横向思想思维训练与“有意”的纵向训练模式和构思结构。作文教学的无意是课堂中教师无意识的作文教学灵感和学生课外的无意识训练。  相似文献   

20.
吴彩云 《科教文汇》2009,(4):118-118
根据新澡改的要求,“语文”方面的各项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往为了应试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很多弊端:只有“讲”,没有“解”;只有“练”,没有“悟”;要求过多,个性太少。根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作文教学应该有一套新的教学方式,有新一轮的突破。在我看来,应该:激发兴趣,进行指导;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开拓思维;增加课外阅读,交流读书笔记;练习口头作文。通过不断的吸取和总结经验,争取让新课改下的作文教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