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首次太空行走]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从上升2号飞船走出,历时12分钟。成为太空行走第一人。 [首次登月]1969年7月21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成为登月第一人,他在月面太空行走了2小时21分钟。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到达月球之前,科学家们认为"月球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但是自从"阿波罗"飞船宇航员降落月面,并在月面设置了几台地震仪后他们才知道,月球是一个极其"活跃"的世界.月震发生在我们无法想象的月球深处,震源在月面下500-1000英里处,这里离月球外壳已相当远了.  相似文献   

3.
姓名:李宣良 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岗位:文字记者 评点:他是新华社派赴着陆场采访的唯一文字记者,煞费苦心,用别人的工作证登上了一号搜索飞机,以快讯方式"直播"神六返航.并有幸成为第一个目视到飞船返回舱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先驱者”0,1,2号,先驱项目的前奏 “先驱者”0,1,2是美国最早离开地球的飞行器。 这几个飞行器的任务主要是围绕月球飞行,并且拍摄 月球表面的相片。然而,它们都没有完成任务,虽然 还是带回了一些有用的数据。 先驱者3,4号 “先驱者”3,4号各自只携带了一个仪器来检测 宇宙辐射。计划让两个飞船都经过月球,研究地月之  相似文献   

5.
备受关注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带着人们对月球的所有梦想发射升空了,其实,在"嫦娥一号"顺利升空之前,电影,这个光怪陆离的第七艺术早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梦想。1902年,乔治·梅里爱完成了一部21分钟的无声电影——《月球旅行记》。这部电影开创了科幻片的先河,同时,也正式开始了人类的电影月球梦。影片的故事来自于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和威尔斯的小说《第一个到达月球上的人》。梅里爱在其中客串了一位科学家,他试图说服同事参加一个登月计划,并得到了认同。于是科  相似文献   

6.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外媒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9月26日 月亮的暗面 说到美国载人登月计划的成功,很多人也许认为它应该从1961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宣布启动人类登月计划开始,到8年之后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成功实现他“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而结束。但是,根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家安全档案馆最新获得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冷战时期美苏双方的登月计划实际上要更为凌乱和可怕。  相似文献   

8.
一、新闻切入——美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月球漫步[1] 2016年11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与阿波罗计划档案馆在USA Today 网站上发布了一个名为VRtually There 的每周系列视频,进入这一板块就可借助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让人们360 度直观体验身处月球表面的感觉.早在2015 年,阿波罗计划档案馆公布了超过8400 张未经处理的、高分辨率照片,这次虚拟现实体验就是将其中的25 张照片拼接起来,形成一个令人惊叹的月球全景,让体验者仿佛与美国最后两位登月者——尤金·赛尔南和杰克·施密特一起站在月球表面上,在月球的低重力环境中穿着宇航服穿梭,并把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  相似文献   

9.
细节的魔力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大家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另一个细节:首次登月的天地对话中,竟然有一大段是关于中国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代表人类首次飞抵月球.10年后,我在大学宿舍读到了获1969年度普利策奖的、长达25000多字的通讯<一小步,一大步--人类登陆月球记>.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到达月球之前,科学家们认为“月球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但是自从“阿波罗”飞船宇航员降落月面,并在月面设置了几台地震仪后他们才知道,月球是—个极其“活跃”的世界。月震发生在我们无法想象的月球深处,震源在月面下500-1000英里处,这里离月球外壳已相当远了。  相似文献   

11.
尊重受访者     
近读报章,发现一些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一些记者和媒体因发布不实报道,受到受访者和相关人员的指责,有的甚至因矛盾尖锐而对簿公堂。 事例之一,是某报记者听了中科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的一次学术报告未经这位院士审核,即发布了这样的新闻:某院士说,“我国实现登月计划,只需要相当于建  相似文献   

12.
新书选介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李卫东著重庆出版社2009.7定价:32.00元本书针对近年来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内的数位美国登月宇航员声称自己"曾在月球上与外星人有过接触"的言论,对"月球真相"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航天事业通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从1999年至今,"神舟"系列一直为国人瞩目."神七"标志着中国登月计划的第二步成功实施,这一重大新闻是各家纸媒图片新闻关注的焦点,然而,纸媒无论是在报道的实效、滚动、图片阅读的持续上都弱于电视和互联网报道,即使出版"号外"也明显示弱.  相似文献   

14.
科技     
中国2017年前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据中新网,5月22日中国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在上海举行的浦东院士科普讲坛上表示,中国正在对载人登月进行论证。参与论证的科学家认为,2025至2030年间是载人登月的最佳时间。在2017年前,中国将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9月27日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我国航天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和登月计划也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这些项目都需要由神舟系列飞船提供支持,高效可靠的飞船是这些太空顷目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从发射次数和成功率来看,俄罗斯联盟号(Soyuz)飞船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直担负着运输和哉人的任务,是前苏联和俄罗斯航天的中流砥柱。了解联盟号飞船的坎坷与辉煌.可以对理解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动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应建勇 《新闻实践》2007,(12):30-31
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时刻: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腾而起,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比四十年代震惊世界的“曼哈顿”工程(原子弹试制)规模要大十五倍,总耗资三百亿美元,由两万家公司、一百二十所大学、四十二万人参加研制。由于采用了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等软科学技术,九年后,即一九六九年夏,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提前登上了月球。这是当代软科学研究最成功的典范之一。软科学是借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的名称而来。电子计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世界》2005,(4):26-27
1969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年份,那一年,美国航天员踏上了月球。不过,一直以来都有人怀疑人类从来没有登陆月球。那些航天员在月球漫步、插美国旗的照片和影像,全都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搞出来的“登月骗局”。甚至连那个月球也是“道具”,是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沙漠或迪斯尼的电影布景。有人甚至为此专门出版了几本书,  相似文献   

19.
在这次“神六”飞天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在中央电视台的图像新闻中,都看到了这样的事实:中国天文专家指导一群天文爱好者在北京附近的长城上用肉眼直接看到了“神六”飞船。他们证明看飞船和看北斗星一样容易。这几年,个别人曾提出:“由于长城尺寸小于500米,所以飞船上肉眼绝对看不见长城”。他们还称之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2015年-2020年美国载人重返月球,2030年通过月球登上火星,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总统发布的新的航天计划.在2005年9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局长格里芬向美国参议院陈述:"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是误入歧途,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我们被限制在低轨道已经太长的时间了,使NASA丧失了正确的发展的机会.我们国家空间站计划的重心应该是开发太阳系,美国决定2010年航天飞机退役停飞,2010年国际空间站也停止投资."他们把全部精力转为搞月球,格里芬同时还宣布:"2018年载人重返月球,投资1040亿美元.2025年载人登上火星,投资217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