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检索数据库、检索途径、检索界面、检索到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等方面比较了光盘检索和网络检索的情况, 并针对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使用光盘和网络检索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苗 《图书馆学研究》2012,(12):44-49,55
文章采用网络调查及文献调研法,从图片检索、音乐检索和视频检索三方面对中国的百度、Sogou和Soso,韩国的Naver、Nate和Daum,美国的Google和Yahoo!八大搜索引擎提供的多媒体检索服务进行分析与测评。调查结果显示,Yahoo!不提供音乐检索,其余调查对象都提供图片检索、视频检索和音乐检索三项服务。大多数搜索引擎公司的图片检索和视频检索都支持高级检索功能,Daum导入了语义检索,Google和Yahoo!引入了安全检索服务过滤有害信息。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镜像版》检索平台的特点,个性化组合检索方法、关联检索、二次检索、分类检索等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  相似文献   

4.
借助用户实验和行为观察技术,采集用户的网络视频检索过程,从检索行为的总体分布情况、视频检索入口、检索入口的跳转行为与翻页行为、检索结果的处理等不同角度描述用户视频检索的行为和心理,讨论分析视频检索的途径、用户的定势心理、检索任务对检索过程的弱影响和相关性判断的行为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在检索概念、模型和检索语言方面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互为促进和发展。创新知识检索方法 ,集成运用各种检索技术 ,是全面提高检索效率的根本途径。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6.
从海量图像数据中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图像信息是图像检索的主要任务。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和基于水印的图像检索是三种最常用的数字图像检索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不同检索方法的发展及优缺点,并着重分析了基于水印图像检索方法的特点、模型、应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图像检索技术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音频检索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音频检索的研究现状,综述音频检索方法,讨论了一些音频检索关键技术:音频特征提取、音频分割和分类、基于内容的音频检索和音乐检索方法等。最后指出音频检索的不足并展望了音频检索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元搜索、语义检索、图像检索、日志检索、代理检索等新的检索技术的出现越来越符合现代人们对检索信息的要求。每个检索技术各有其优势和劣势。这些检索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实验更加证明了它们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国外有关机构应用案例的试验效果,为我国有关机构更好地利用信息检索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讨用户在公共检索和非公共检索计算机上进行OPAC检索的行为共性与差异。[方法/过程] 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OPAC日志数据为例,对图书馆内公共检索计算机和馆外典型非公共检索计算机产生的日志信息进行分析,从基本特征、一次检索会话内的检索行为特征两方面,对两类计算机用户的OPAC检索行为进行比较。[结果/结论] 公共检索计算机用户与非公共检索计算机用户在关键检索行为的表现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包括检索点与高级检索功能的使用、一次检索会话内的提问调整方式等。同时,两类用户在一次检索会话的提问次数、持续时间、两次检索会话时间间隔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12个常用电子图书服务平台检索功能比较分析,发现在检索方式上,各电子图书服务平台分类的依据不同,提供的类目也不相同,虽然提供的可检字段、检索限制和检索规则各不相同,但都提供了基本检索和高级检索功能。在检索结果的显示方面,各平台提供了不同的显示界面和显示功能,但基本上都有页面导航、二次检索或重新检索功能,都有对检索表达式与命中检索结果数量的描述。对其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改进措施:完善主要检索方式,规范检索条件,扩大检索资源的范围,优化检索结果。  相似文献   

11.
科技报告完整而真实地反映科研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技术内容和经验教训,其数量、质量可以反映科研项目 完成质量与创新程度,也能反映项目承担人员的科研能力与水平。本文通过对科技报告内在价值、山东省科技报告质 量现状、影响科技报告质量各种构成因素的分析,从开展培训、建章立制、省市联动、搭建平台、强化“内功”、责任 到人等方面阐述了山东省提升科技报告质量的措施与效果,从加强宣传、明确“双报告”差异、奖惩并用、加大撰写培 训、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科技报告内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方面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一致认为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来自职业荣誉感、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职业信念和事业心,以及端正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等.激发档案工作的职业荣誉的对策建议有多个方面,包括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育专家型人才,强化责任与改善待遇和物质精神鼓励相结合,领导层面的与时俱...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困难与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与深入性和实践推进过程中服务内容和对象单一、管理限制等问题,从政策法规、传统思想、动力机制、激励体制、条块分割、文献资源、成本增长、馆舍设备和人力技术9个角度对制约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因素或障碍进行系统剖析,从而为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指明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5.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20):89-103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the reference librarian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bridging scholarly and policy information, and in a library that serves the public, academic, business and policy communities. After considering the nature of women's studies and policy studies, the author reviews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librarian in providing specialized research and reference services, finding the emergence of a proactive, client-centered, multifunction model.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diverse activities in women's policy issues in Washington DC, the author shows the ability of the librarian to merge reference service, research consultation, outreach,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In monitoring the field within and outside the library, the librarian becomes established as an independent authority and can offer well-informed service to policymakers, analysts, students, the media and political group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benefits and problems for the librarian and the patrons in this individual approach to public service.  相似文献   

16.
袁桂清  史红  丛玉隆 《编辑学报》2007,19(6):413-415
论述医学学术期刊栏目的功能、分类、设计原则和要点.其功能有导读、导向、个性化、分类、检索功能;其分类为评论、论著、综述、指导、理论、争鸣讨论、普及、宣传、信息、互动类;设计原则为坚持办刊方针和宗旨、体现读者定位、注重临床需要、突出期刊特色、促进学术发展、增强期刊个性、保持相对稳定原则;其要点为创新性、时效性、合理性、导向性.  相似文献   

17.
师文  陈昌凤 《新闻界》2020,(1):19-24,45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内核的机器人写作、新闻推荐系统、自动化事实核查、智能广告在2019年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智能技术带来的理念重塑和实践变革在新闻界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人工智能与新闻界的深度结合已成为业界新常态的情况下,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逐渐超脱出对实践样态的描摹,转而对新技术形态下人与算法的相处模式进行深入诠释,对算法的价值观风险、公共性与正当性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本文梳理了2019年国际国内的百余篇核心期刊上的智能媒体研究,对目前研究热点和潜在趋势进行解剖。我们发现,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驯化、人机传播、算法善用、算法公共性和算法正当性这五大前沿主题。相比2018年学术界对智媒问题的全方位探索,2019年学术界对智能媒体的探讨逐渐进一步聚焦深化,出现诠释转向和思辨转向。一方面,学术界较多采用诠释经验主义范式,阐释人类在日常新闻实践中对算法的意义解读,还原媒体、平台、算法与用户之间动态的相处机制;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学者开始探讨算法对于既有的传播理论体系的补充,反思智能媒体在公共性、正当性层面扮演的角色,以及围绕智能技术产生的权力角逐。  相似文献   

18.
高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十八大提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探讨高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的对策。通 过分析国内外的高校科技人才和人文社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了国内高校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包括教育体系设 置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矛盾、师资队伍弱和教学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 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培养的对策,包括:确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质;改革课程设置;推 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创业;与国外联合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与评价机制展开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工作实践和学术背景,就近年来主题出版取得的成就、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主题出版从宏观到微观、从选题到市场、从国内到国际,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四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题出版的理论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主题出版工作需在解决公益性和市场性、时效性和长久性等方面努力;主题出版的动力机制来自出版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出版单位的主动作为、编辑个人的成长需要、读者和市场的驱动四个方面,其根本动力是以人民为中心;制约主题出版动力机制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出版单位、作者和市场,出版单位是最重要的因素,要最大化发挥出版单位的作用;主题出版动力机制优化要强调目标导向,在策划方面转变观念,形成政府推动、出版单位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目前主题出版缺乏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主题出版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为实现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政府评价、社会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评价有机统一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张朝军 《编辑学报》2018,30(5):454-458
读者是科技期刊生存的基础,为读者服务是期刊发展的前提。针对目前科技期刊一味追求SCI和影响因子,部分出版单位不考虑国内读者和自身条件刻意创办英文刊等问题,本文对其存在的症结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很多期刊过度追求影响力,而忽略了传播力,其出发点产生了偏差。期刊的定位和读者群落不清晰是导致部分科技期刊盲目追求高标准的原因。基于《石油勘探与开发》的办刊实践,笔者提出科技期刊细分读者群落的思路,通过多种方式扩展读者群的范围和类型,实现覆盖国内外专家学者、产业工作者、社会读者等多种类型,并构建快速传播渠道和读者群数量稳步增长的途径,实现助推国家理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国际学术界话语权、传播科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