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萍 《新闻知识》2007,(7):62-63
《新周刊》的前身是《七天华讯》。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出版了创刊号第零期。它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新闻纸时代”。主要是靠媒介人的理想做事,并没有太多考虑市场问题。1997年6月起,  相似文献   

2.
“新锐”的失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周刊》的“新锐”流于一般化,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的阐发和报道,《新周刊》很难与一些有创刊背景和独特内容资源的期刊竞争,做到及时、新锐。《新周刊》的定位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相似文献   

3.
《新周刊》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 州出版的《新周刊》封面上赫然印着“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并以“敏锐、新颖、图文并重和第一手资讯”作为其风格。在渐火的中国周刊中 ,《新周刊》剑走偏锋 ,以“新锐”着眼 ,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在书摊一大堆杂志中 ,你能很容易发现它扎眼的封面。而文内泼辣的用笔、精美的选图、艺术的着色 ,不断地给读者传输着新鲜、惊诧、畅快……但同时也传输着含混、躁动……《新周刊》的新锐风格也许代表了一种潮流 ,但并不代表素养或权威。1996年8月18日 ,由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新周刊》创刊 ,一个月后 ,该刊改…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2002,(4)
《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誉为期刊界的“黑马”。富有冲击力的选题策划和精品包装策略使《新周刊》成为一种品牌,这个品牌带给《新周刊》的是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老骥 《青年记者》2004,(2):12-13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新周刊》曾被有的网友称为当今中国传媒大街上最引人注目的妖艳女人,但现在在一些传媒论坛上经常看到“你还看《新周刊》吗”这样的帖子,对于《新周刊》曾经的拥趸来说,这是一个很让人尴尬的问题,如果回答说仍在看,那很可能会招来一片嗤笑声,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看《新周刊》。如果回答说不看了,心里又时常想着它最近又出什么新花样了没有。现在的《新周刊》就是  相似文献   

6.
媒体脸谱     
转会《足球》名记李承鹏加盟全兴集团创办的《21世纪体育》“抢跑” 2001年12月中旬, 《新周刊》推出“2001年大盘点” 2001年12月25日,中国体育报社和苏钢集团联合评出2001年双十大体育新闻  相似文献   

7.
《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誉为期刊界的“黑马”。富有冲击力的选题策划和精品包装策略使《新周刊》成为一种品牌,这个品牌带给《新周刊》的是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张晓源 《图书馆论坛》2006,26(6):113-118,298
通过事实数据,比较分析了《图书馆论坛》与《新周刊》的专题策划。《新周刊》通过层次金字塔结构的专题策划,以“主题”“聚焦”“概念”三层次构建了一个刊物与社会生活的传播互动模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图书馆论坛》通过专题策划,以高素质作者、高质量论文和高密度特征推出“图书情报专家学者论坛专辑”,具有“观点领袖”传播模式特征,在全国图书情报界形成了影响力。《图书馆论坛》的专题策划能否达到《新周刊》层次金字塔的第三层,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杂志创新策略--访《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新城用“默默无闻”来形容自己就任《新周刊》执行总编前的12年,那时他在电台工作,干的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活。但也就是在这个岗位上,他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封新城对其12年广播工作的“不以为然”,倒是反衬了他对平面媒体的狂热———他自称做《新周刊》是多年积累的一次大爆发。他还把“引爆”的功劳归为他当年广东电台的同事窦文涛的引荐。窦和封在同一年离开电台,前者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去了凤凰卫视;后者一动笔便是滔滔江水,以说“不”的姿态使《新周刊》在青年人群中所向披靡。《新周刊》社长孙冕宣布封新城任执行总编时…  相似文献   

10.
赵琴琴 《传媒》2009,(3):50-51
从1996年创刊至今,((新周刊》已走过12个年头,它策划了“飘一代”、“80后”、“她世纪”、“第四城”等叫得响的概念。这些概念让《新周刊》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创造了一个品牌,也,创造了中国期刊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2000年《新周刊》发展到顶峰后,销售开始有所下滑。外因在于中国社会的变化及中国期刊市场的变化,但内因更值得我们去探求。  相似文献   

11.
黄桂萍 《新闻记者》2003,(10):58-59
2002年12月,在新周刊等全国40多家媒体联合评出的2002年度新锐榜上,《南方都市报》荣膺“年度中国新锐传媒奖”,获奖理由是:“《南方都市报》以其‘不停折腾’的进取姿态主办了系列活动,它主办的中国南方汽车展是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州最热闹的集会。《南方都市报》大搞发行运动堪称今年珠三角城市街头的一项‘行为艺术’。在‘改变使人进步’的口号指引下,该报开始  相似文献   

12.
张姝 《传媒》2006,(10):30-30
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近日从“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组委会获悉,2006年度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评选活动一经公布,就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许多大型综合及传媒类网站都进行了转载,许多媒体纷纷打电话到主办单位咨询,媒体报名非常踊跃。截止9月15日,已有(《新周刊》、《扬子晚报》、人民网、(《瑞丽》等上百家媒体向主办方报名,申请参评“2006年度中国百家最具传播力创新传媒”的各个奖项。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新周刊》曾经以“世纪名片”为题,列出f在20世纪出现的一百种事物。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把这一百张“世纪名片”进行了一个分类。就是按“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和“娱乐性名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在这次分类中,“娱乐性七词”的比例竟然超过厂“衣食住行等实用性名词”。不久前,《新周刊》干脆以“娱乐新世纪”为主题,论述了一个观点:21世纪是一个娱乐的世纪!在《新周刊》的“世纪名片”中,一个名词赫然出现在这一百个一词的前列,它就是“畅销书”。对于“畅销书”的解释,从英文单词的词义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2001年12月19日,由《新周刊》、阳光卫视和新浪网联手推出的“中国年度新锐榜”,将最“重”的年度传媒奖项授予了《体坛周报》。理由是:《体坛周报》在体育传媒成功走向市场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它定期公布发行量,衍生《足球周刊》、《玫瑰周刊》等子品牌,天价促成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29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开播,并在2007年3月17日《新周刊》发布的“2006中国电视榜”中摘得“最佳谈话节目”桂冠。凤凰网这样介绍《一虎一席谈》:“《一虎一席谈》节目将每周萃取在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焦点或热门话题,请来当事人,或各界学者、专家、名人担任嘉宾发表意见或精辟见解。”  相似文献   

16.
漫谈中国的新闻文化周刊傅岩山高档、精印、图文并茂的新闻文化周刊以其新颖的面孔在“’97羊城期刊文化周”上露面,立时引起各地办刊同行的极大兴趣。以《望周刊》、《深圳风采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北京青年周刊》等为代表的新闻文化周刊,全国...  相似文献   

17.
《新周刊》2005年中国电视节目榜上,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栏目主持人大兵获得了“年度电视新人”。《新周刊》作了如是评点:“喝潇湘文化母乳长大,草根中见幽默,慧黠中有真情;大兵以其历练的舞台功力和张扬的捧哏精神,迅速成长为三湘电视娱乐军团的排头尖兵。”  相似文献   

18.
《新周刊》专题策划颇有特色。与其“新锐”的口号相称,《新周刊》所作专题往往将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或一些社会问题的内幕进行深度报道,告诉人们一些有趣的事实或调查的结果,使读者看过文章之后对某一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一种透彻的了解;或是通过一种新锐、犀利的批判,使某些对时下诸多弊端痛心疾首的读者产生共鸣,并从中获得一种豁然开朗、淋漓尽致的舒畅感。换句话说,《新周刊》的专题能够很好地将一种结论性的东西呈现在读者面前。与以往不同,《新周刊》2002年第9期的专题“寻找中国刀锋(一个不合时宜的问题及调查)”,作了一次打破习惯思维的尝试,使读者真正经历了一次思想的刀锋。《新周刊》这期专题策划的方式相当独特。它首先提出一个寻找“中国刀  相似文献   

19.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9月16日,毛泽东追悼大会召开前两天,《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其中一句话特别醒目:“毛主席嘱咐我们:‘按既定方针办’。”“按既定方针办”用了黑体字。这种方式,自然使读者认为“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原话,是其“临终嘱咐”。  相似文献   

20.
“刘澜观察”言论专栏深受读者喜爱,这是国内一调查公司义务为《中华工商时报·新周刊》(以下简称“新周刊”)作了几个月的市场调查后,在今年6月份提交的一份调查报告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新周刊”属财经类报纸,其头版头条选题的“尺子”就是“经济热点、大众话题”。那么,“刘澜观察”为何一面世就吸引住读者的视线?其特质是什么?“刘澜观察”是“新周刊”刘澜先生在“新周刊”第2版即焦点新闻版上的一个言论栏目。以经济类题材为主,天下大事身边琐事都是观察的对象。通常情况下是每期必出,不间断。文章有长有短,加有围框。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