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在传统的学习评价中,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如期末考试、中考等),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依据。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新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学习档案…  相似文献   

2.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师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语言能力的考查,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能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巧妙结合,更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促进每一位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采用共时有声思维法和访谈法,了解学生对自己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的评估情况和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评估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仅注重终结性评价,而教师更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估与教师评估有利于了解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昕 《教学与管理》2014,(14):25-26
正一、教师优化课堂评价用语的策略1.理念:建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要以发展的眼光全方位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以期望与指导,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基于发展性的评价理念,首先,教师的评价要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倡导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完美结合。其次,要尊重、正视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再次,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海螺 《考试周刊》2010,(28):120-121
一、自评背景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在注重终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考查的同时,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教师问一学生答一教师终结性评价”的模式.教师成了课堂评价的“主宰”。英语新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移到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上来。英语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现代英语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的评价,以新课程倡导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为基本理念,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试卷的编制上力争  相似文献   

7.
单一的终结性评价长期主宰着学生和教师的命运。为了追求一个好分数,使得师生深陷题海,往往造成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书袋子”,甚至是“书呆子”。要改变这种存在着极大弊病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应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的评价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下面是对学生和教师评价体系操作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关注到了现代学校教育给孩子造成的沉重负担,所以近期才会有“低段年级学生严禁组织书面期末测试”的文件出台,这样一种规定,势必引发我们对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这一池“春水”的思考,也推动我们探寻合宜的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方式。一、语文终结性评价狭义的语文教育评价即特指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价,语文终结性评价可以理解为对学生一个学期语文能力形成的评价。低段语文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对低段语文教程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师评价多为静态的终结性评价,一般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价依据,这种以考定评、以结果代替过程的教师评价制度既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反过来又强化了教师教学中的"应试"行为。终结性教师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突出的是奖惩结果,容易形成教师职业的倦怠,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激情,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我们必须转变  相似文献   

10.
本学期的评价,以新课程倡导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宗旨,以促进教师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为基本理念,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在试卷的编制上力争体现以下关注点: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多样化"的原则,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中动态的发展,着眼学生潜力的发展,让评价贯穿于学生写作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应包括听力、口语测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模块评价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测验。实施模块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设计评价量表和试卷,并综合运用评价结果,为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引导学生调节学习过程,为教师的教学诊断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这种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这就要求改变以往以单纯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以形成性评价方式为主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导向。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进一步开展,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改革现行评价体系,建立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新的教学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及新课改教学实践,就形成性评价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做法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学习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法,变单一的量化评价要素为综合多样化的评价要素;变单一试卷考核形式为多种形式的综合考核;变单一的百分制量化为等级制量化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学生、家长、教师多方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调控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浅论新课改下英语教学评价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下英语的评价体系要向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转变,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从课程评价的角度而言,期末考试是重要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之一,它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直接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命题能力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每一位教师都有成为一个合格甚至是优秀命题  相似文献   

18.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评教属形成性评价,而高校在实施中往往更重视评教的终结性功能,很少关注对教师教学技能提高的形成性功能。甚至直接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用于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把评教结果直接与教师的利益挂钩,导致教师的抵触情绪及学生评教的失真,学生评教的形成性评价目的很难实现。本文就“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教学组成的一部分,审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现状,发现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且存在评价内容单一等问题,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以往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把学生纳入教学评价主体中来,促进学生自评、互评,以便优化评价方式,优化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的形成过程,具有诊断、激励、调控、导向功能,与终结性评价共同形成完整、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体系。以高职综合英语口语为例,论述了基于能力项目模块教学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与反思,指出形成性评价应该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自评相结合、评价标准与能力项目模块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