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职工教师应该怎么办?首先,转变观念。一是培训对象将由初中、中专毕业生转向大专以上毕业生。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培训对象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文化程度偏低的老职工大量退休;文化低、技术差、综合素质不高的中青年职工在减员分流中被分流或下岗;企业严把用人入口关。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已很难进入企业,即使是大专毕业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就要求毕业生不但要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还要有较高水平的相关专业英语知识。针对这一教育特色,也就决定了高职专业英语教育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夏红梅 《教师》2011,(26):78-78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对每位中职毕业生都至关重要,专业英语水平也逐渐成为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招聘要求之一。如何创造性地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就要分析学生现状,深入实训场所,融于教学工厂的工作情境之中,从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延伸活动时空,进而探索和提炼出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大潮流下,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对每位中职毕业生都至关重要,专业英语水平也逐渐成为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招聘要求之一。如何创造性地进行专业英语教学,就要分析学生现状,深入实训场所,融于教学工厂的工作情境之中,从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延伸活动时空,进而探索和提炼出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宋连学 《甘肃教育》2000,(12):15-17
一、中专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用人单位普遍存在追求高学历化的倾向,不考虑单位以及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不考虑人才配置的合理结构,在录用人才时只要求高学历,这种人才的高消费把中专学生置于门外,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误导人才需求信息。  2.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许多大中型企业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过渡,纷纷通过精减人员来增加效益,客观上不可能大批吸收毕业生,一些企业领导因存在短期行为,不愿吸收和接纳中专毕业生。加之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控制进人,从中专毕业生中补充公务员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企业对模具专业学生英语方面的要求,各高职院校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专业基本上都开设了模具专业英语课程。但是就目前对大部分毕业生的回访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模具专业英语课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从词汇、语态、句型等方面分析了模具专业英语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总结了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未来的竞争环境中的国际化因素日益复杂,企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英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必须与组织要求相契合,否则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将会更大.本文基于能力导向展开人力资源专业英语的研究,以期对人力资源专业英语的教学带来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专业英语课程越来越重视,而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对于毕业生的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会简单分析,我国目前高职高专电子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我校突破传统的人材培养模式,自90级学生起在广西中专学校中率先实行机制专业毕业生“双证制”,强化学生某一工种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把办学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实施中专毕业生“双证制”,强化学生某一工种的操作能力,必须把办学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实施中专毕业生“双证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必须增加培养经费的投入,因为一要保证学生有设备进行训练,就要增加设备的投入,而增加一台设备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人民币;二是由于中专学生的实习大多数是纯消耗无产出。但从社会效益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现代企业要求中专生不仅要懂技术、懂管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要着眼于  相似文献   

10.
招聘一个打字员或出纳员就动辄要求本科生甚至研究生,这种“唯学历”的现象在3月3日上午举行的中国大连2007大中专毕业生暨春季人才招聘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层次不断上移,中专生就业岗位则明显下移,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困扰部分中专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形势下,有人提出应调整中专培养目标,由培养技术员类人才调整为培养生产、操作型的技术工人,以利于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笔者认为,此种提法既缺乏理论依据,又不符合实际情况。本文就四年制工科中专生的就业岗位与培养目标谈一点看法。一、中专生的就业岗位我校毕业生调查资料显示,80年代中期以前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在技术、管理岗位上,且多已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用工制度的改革 ,近年来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时下 ,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 ,客观上已成为考生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依据。因此 ,中专学校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发展 ,必须面对现实 ,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努力提高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一、当前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当前造成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 ,是就业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匹配 ,不少中专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追求难以适应新的现实。其主要表现 ,一是择业的主观要求脱离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涉外活动的不断增加,这就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中专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到需要派用场时仍是听不懂说不出,不能不说是我们英语教学的一个缺陷.“哑巴”英语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加强口语训练已成为我们每个中专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鉴于以上想法,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教科部根据总统和政府的要求,委托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包曼技术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设计了针对高校、企业和毕业生(本科、大专、中专)的大规模调查方案。本文基于2012年10月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在俄罗斯,毕业生的一般去向为分配到工  相似文献   

15.
<正> 成人中专的活力在于形成自己的优势。成人中专的办学优势,我认为有这样几点:①从送人单位看,中专毕业生便于管理,因而有输送学员的积极性,利于扩大生源。②中专的教学内容接近生产和工作实际,教学过程能使学员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与水平,受企业欢迎。③中专学制能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相对缩短,符合企业及学员的愿望。④能将中专的学历教育与等级培训、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同时颁发中专毕业证和中级工合格证两种证书,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王莹  张鑫 《华章》2011,(13)
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建领域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出,专业术语不断出现.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了解和掌握国外科技发展动态、阅读国外文献、借鉴先进技术的能力.同时,我国对外工程的业务发展迅猛,规模也在日益扩大,需要积极和国外企业进行沟通以及技术交流.这些都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毕业生“多能、多证”是我国新的经济形势对中专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中专生的要求趋向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毕业就能上岗,不仅理论上有一套,实践上更过得硬.为此,中专校走“双证制”(毕业证、技术等级证)办学道路已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我校在首届毕业生中实现了“双证制”.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晓芬 《甘肃教育》2004,(10):13-13
随着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招生的逐年扩大,使文凭偏低的中专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从而造成中专生源严重不足,学生素质逐年下降的趋势;也有一部分学生上不了高中,为了不辍学来这里混日子。因而,在班里我们平常所说的“后进生”人数就占相当大的比例。管理好这样一个集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  相似文献   

19.
我校锻压专业是一九五六年建校时成立的老专业,毕业生一直受到企业欢迎.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材规格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毕业生分配日益不畅.如何调整专业面向,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是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一、实施专业改造,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锻压专业原开设五门专业课,即《冲压工艺》、《锻造工艺》、《锻压设备》、《模具制造工艺》和《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根据近几年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和在企业调研的结果表明,企业所需求的中专毕业生更强调应用技术和实践技能,而对专业理论课的要求则是够用就行.特别是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塑料件在各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一生多能、一生多证”是我国新的经济形势对中专学生提出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中专毕业生的需求趋向于能上能下,既能做干部,又能做工人,理论有一套,手上更拿得起。近期,我校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毕业生工作及分配情况的调查表明,社会对中专学生的要求是:实践技能应强于理论。而中专学校传统上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3~5年后的后劲较足。但随着近年产业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中日趋激烈的竞争需要,社会要求中专学生能够即上岗、即上手,要的是近3~5年的干劲和效益,而非将来的后劲。广东开平三星汽车分厂的总工程师就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