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此联为林则徐自题,集自作者自己所写的一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的两句。  相似文献   

2.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八月十一日,林则徐由西安充军伊犁时所作. 林则徐(1785-1850)主持了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为中华民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他却被道光帝以"误国病民"的罪名充军伊犁.由于林公讳言身遭投降派诬蔑陷害,首联只好以无可奈何的措词自责自嘲,把"赴戍登程"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力微""神疲""衰庸""不支",难肩"重""任",似乎"赴戍"事出必然,无须多虑.实则是林公借此安慰送行者,切勿沉浸在悲伤中.  相似文献   

3.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1842年12月,一个被降职流放的清朝官员来到冰天雪地的伊犁。他临行前,在西安与家人告别时,做了以上题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的诗。  相似文献   

4.
[原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注释]①口占:不起草稿随口吟诵成诗。②“戏与”二句:作者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吟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此事见于《东坡志林》。山妻:对自己妻子的谦称。故事:旧事。老头皮:老头儿。  相似文献   

5.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见《左云山房诗抄》)一诗中的句子。今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在我当总理之后,总是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口占一绝》 这首诗是李大钊同志一九一六年在日本时作的。 口占,指作诗不打草稿,随口吟出。 诗前的小序,简要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和缘由。“丙辰春”,即一九一六年春。当时袁世凯已窃国称帝,中国社会处在分裂动乱之中。蔡锷在云南起义讨袁,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李大钊同志当时正在日本秘密组织了革命团体“神州学会”,为反对袁世凯而奔走呼号。《口占一绝》这首诗就是一九一六年春天,在日本送别友人幼蘅回国时写的。  相似文献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集自己《越戍登口占示家人》诗中的两句而成的对联。上联大意为,只要有利于国家,个人的生死无关紧要。上联化用《左传·昭公四年》“苟利国家,死生以之”句意。“以”,由、凭。  相似文献   

8.
周培公传世诗集有《长征草》《即次吟》。《长征草》录其康熙十五年(1676年)2月至康熙十七(1678年)5月随图海征王辅臣及之后赴湖广参与蔡毓荣及岳乐讨伐吴三桂的诗作79首。《即次吟》录其康熙十七(1678年)10月赴山东登莱道之任至归里之后的第二年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季的诗作计143首。通过对周培公生平行迹和诗歌的解读,对二集中作品创作时地进行初步考证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其生平际遇等提出新看法,如其任登莱海防道品秩当为从三品、图海系其早年知遇之"显者"等,以深化对周培公及其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译文]:因为禁除鸦片、力御外辱,林则徐被清朝政府处罚,被贬发配到新疆伊犁(现在新疆绥定)戍边。出发前,他随口吟成这首诗,留给家人。全诗大意是:我能力低下而公务负担繁重,感到精疲力竭很久了。以我衰弱的身体和平  相似文献   

10.
作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林则徐虽以"余事为诗",但其诗却写得情深意浓,诗意盎然,表现出诗人豪爽俊逸的艺术风格,渗透着忧时悯民的情怀和一定的批判精神。《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身处逆境不忘爱国。  相似文献   

11.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是戴望舒晚年的作品,1948年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2018年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共收入了十首中国新诗,《萧红墓畔口占》收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安葬于香港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本首诗就是戴望舒在一次去萧红墓凭吊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作第一稿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题为《墓边口占》。  相似文献   

12.
《暮江吟》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感于朝官的腐败,自求外任。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心情,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筹边楼》为歌颂李德裕治边新策;《题竹郎庙》为怀旧好之作,随文辨证了竹郎、竹王、夜郎王的混同始于《后汉书》;《罚赴边有怀上韦相公》两首分别写于行前和到后,意在求赦;《罚赴边上武相公》两首为不同内容的诗篇,前人辑涛诗误合为一;《赠远》两首乃薛涛于同年暮春、仲秋先后寄“夫”,表达情意所吟.  相似文献   

14.
2003年3月1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薪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温总理说到“在我当选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的工作态度”时,会场里顿时响起了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源于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先秦到清代都非常重视朗读,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写道:"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气概,非密咏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其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下笔时必有句读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古人更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名言,古人重视朗读的程度可见一斑。而如今,朗读教学更是当前  相似文献   

16.
补正明代谪戍东北的新会词人黎贞生平小传:除秫坡外,黎贞又号岭南狂客、陶陶生、圭峰樵、嘉邂叟、五羊书客;戍辽十三年,而非十八年,戍辽之惩因解乡人之斗所致;曾从西庵孙黄出使高丽;免戍南归,先吟啸钓台后扣门还家;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至十九年(1359)间,卒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至十五年(1417)间;有《重刻秫坡先生文集》八卷(诗集三卷文集四卷词集一卷)首一卷。  相似文献   

17.
薛涛是唐朝中期的名女诗人。这首题为《井梧吟》的诗,据说是薛涛八、九岁时与她的父亲薛郧合作的。有一天,父女俩坐在院子里,父亲指着井旁挺拔的梧桐古树,随口吟出一联:“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要薛涛续成一首诗。于是薛涛应声回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就成了上面这首《井梧吟》诗。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八年“两会”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应吉林代表之邀,欣然写下《为<长白山诗词选>所作七绝二首》,全文如下:一九九一年一月,第三次到吉林,旧地重游,倍感亲切。恰逢雾凇奇景,满城冰挂,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一九九八年三月“两会”期间,吉林同志索句京华,忆及旧景,思于今事,吟成七绝二首。  相似文献   

19.
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相似文献   

20.
黄爵滋(1793——1853年)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鸦片战争时期严禁派的主要代表之一。1838年上《严塞漏厄以培国本疏》,力陈鸦片祸害,主张严禁鸦片。他与当时有志于“经世致用”之学的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过往甚密,互相酬唱,致力于改革现状,谋求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颇有名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