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的逻辑起点起始于对自然状态的论述。自由和公意这两个概念构成了社会契约的核心,并进而论证了自由和公意的目标乃是平等。从自然的自由到社会的自由,这看似失去权利的过程在卢梭这里却得到了最大的回报,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得到的是一种"平等"的自由。对于卢梭来说,使自由走向完美的则是平等的自由与道德的自由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齐东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4):21-22,156
公意是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重要概念。公意理论作为卢梭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内容,具有强烈的普遍性、强迫性和公正性。对公意存在的现实性、公意如何体现、谁的意志代表公意和公意可能导致集权或多数人的暴政等方面的反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当代,对卢梭的公意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公意思想是卢梭的政治思想中一个模糊而有分歧的概念。“公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自由与权威之间的矛盾问题。公意体现出了共同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同时,卢梭的公意思想也具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包含着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4.
公意思想是卢梭的政治思想中一个模糊而有分歧的概念。“公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自由与权威之间的矛盾问题。公意体现出了共同体成员的普遍利益,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同时,卢梭的公意思想也具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包含着诸多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在1895年编写了《西学书目表》,他对西方的民主政治有着广泛涉猎,而他在《破坏主义》一文中写道:惟卢梭的民约论思想最适合当日中国。本文的研究对象即是梁启超在1901年所写的《卢梭学案》,在特定环境下,梁启超对卢梭民约思想的接受有一系列的"前理解",尽管是他山之石,但他对卢氏所言的自由权利、公意、法律等关键词都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意学说是卢梭政治学说的核心内容,也是促使种种分歧产生的关键所在.卢梭从倡导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这一目的出发阐释公意理论,却衍生出与其本意完全相反的结论,也因此成为历史上一个颜受争议的人物,民主主义者和专制主义者都从他的政治学说中寻找理论根据.本文试分析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公意的含义、公意与其他意志的关系、公意的特性以及公意学说存在的问题,力求对卢梭的公意学说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析卢梭自由理念的价值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的自由理念是要建立以社会公意为基础、以政治自由为目标的理想国。然而卢梭的自由理念却存在着难以处理社会公意与社会众意的关系、社会自由与政治自由的关系、政治自由与权力腐败的关系、自由理念与自由实践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由此使其自由理念产生了诸种价值困惑。因此 ,卢梭的自由理念最终只能停留在理想的蓝图上。  相似文献   

8.
启蒙运动的精髓就在于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卢梭一生宁愿孤独也不放弃自由的生活,是启蒙运动精神的最佳范例。卢梭在思想上崇尚个人自由,同时在社会生活上又十分注重人的社会性,提出"公意"概念,主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以形成真正的公意,并最终有效地保障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9.
自由和平等不仅是卢梭政治哲学的起点,也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这使卢梭区别于霍布斯和洛克,最终让卢梭的政治哲学走向了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0.
法律思想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立法理论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卢梭认为,法律是公意的体现,立法是为了实现正义,而立法者是来自于人民的非凡人物,他们制定法律时应遵循自由与平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将"培养"新人作为"平等"的手段,而西方人是用"平等"来描绘自由民主理想;在"当代"中国,"平等"对待是建立在"成为人民的一员"的基础之上,而西方人的平等观来源于上帝的爱;"当代"中国人最重视地位平等,而"当代"西方人最重视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2.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两种尺度”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分析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政党之间关系的和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和谐,既是整个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社会关系和谐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党际和谐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党际和谐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底蕴和现实基础,其建设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的政党关系,从而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利益表达和政治整合功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党际和谐文化建设需要执政党与参政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政治文化多元并存,主导政治文化有弱化倾向;政治文化整体上分布差异大,水平、层次不均衡;政治文化体系内部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政策文化影响大而过程文化不足。整合与创新是我国政治文化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全体师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谐校园的本质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一致的。正如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样,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有赖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培养全体师生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当前,深入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路径,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作用已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政治文化的透视与演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和谐意味着“和而不同”,和谐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是互动的关系。和谐政治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容和影响因素,也是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于国际全球化大潮中,中国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有机遇亦有风险。在党的领导的大前提下,中国经由“和而不同”、人本、法治、改革和创新的路径演绎和谐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不但是多元包容、开放协商、民主自由的文化,而且体现人文关怀,扶助弱势群体,达成社会公平,摒弃了人治,扬弃了礼治,廉政而法治。  相似文献   

17.
政治团体政治参与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政治团体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必将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韦志强  张复新 《高教论坛》2006,(1):171-173,5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石,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科学是近代西方国家的立国之本,也是西方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传播了近代西方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为抵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唤醒了国人的“个性解放”、“财产独立”、“男女平等”等近代文明意识,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新青年》所弘扬的近代人文精神仍然引领今天的中国人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和谐有配合得当和匀称之意。具体运用到社会领域,和谐社会表示的是,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从总体上处在相对和睦、有序并能向前发展的状态中。在此,人们可能要问,和谐社会是否就不存在矛盾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和谐社会决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你好、他好,大家好。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