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重要的学生管理人员,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扮演着“心理危机事件发现者、协助处理者”等角色。然而,在处理学生重大心理危机事件时,高校辅导员可能会出现害怕、烦躁以及应激反应等情绪类型。因此,关注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重大心理危机干预中所产生的情绪类型及自身情绪化解方案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学业、就业压力,人际交往、两性关系问题和身心疾病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五大触发因素。建立预防为主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化解心理危机事件,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吴丽娟 《科教文汇》2020,(10):157-158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是辅导员主要职责。辅导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应对、总结机制,不断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应对退伍兵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过程,深入剖析他们的心理危机诱因以及干预的应对技巧,为日后辅导员在应对退伍兵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危机事件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主要是危机干预意识薄弱,危机干预系统不完善,危机干预队伍不专业,危机干预缺乏时效性,解决这些困境在于加强危机干预意识,完善危机干预系统,提升危机干预队伍专业化水平,增强大学生危机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导致他们在面对大型突发性事件时缺少心理准备而给个人和群体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针对大型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心理应激干预:一是建立危机干预系统,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二开展心理应激研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三是造就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晨  张丹  冯雨婷 《科教文汇》2021,(11):163-164
该文以应用技术型高校为对象,根据现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成果,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概念,结合应用型高校实际,提出两大干预体系及“校—企心理危机干预联防机制”,为学校心理危机工作提供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7.
易自 《科教文汇》2013,(3):184-185
本文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中进行干预的优势,分析了辅导员在危机干预中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心理危机理论、危机干预理论、应急机制与小学生人格发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心理危机是随着危机事件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失衡的状态。造成小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危机源、危机应对方式以及小学生性格特征等。本文从小学生心理危机形式的源头着手进行干预,采用有效的措施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泛了解贫困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遵循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原则,对贫困生心理问题及时发现和干预,提出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策略建议,对于更好开展助困和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提高应对处理能力。从而提出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实现这部分大学生群体的成长成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性干预、前摄性干预和调动社会支持系统等一系列干预措施。通过对学生心理危机现象的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使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已发生的心理危机可得到有效的化解,以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孙华 《科教文汇》2012,(19):180-181
科学有效地处理好危机事件是高校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前提。在新媒体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今天,高校危机事件因新媒体的介入而更加凸显复杂性。本文在阐述新媒体及高校危机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探索高校加强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对高校维护稳定、降低负面影响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阿尔都塞认为科学的危机实质上是科学家自发的哲学的危机,因此危机的化解必须通过哲学的干预才有可能,但由于哲学又与实践的意识形态相关联,可能通过对科学的盘剥利用来确征自身的合理性,这就使得哲学成为了应对与化解科学危机的主战场,由此必然导致哲学的内容与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阿尔都塞建立了科学、哲学与政治之间的互动机制,但由于他过于强调政治意识形态而忽视了科学与哲学的相对自主性,这就使得他对科学危机的解释力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研究的回顾,认为学校、个人及社会网络三者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应对系统、个人自助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三个维度,分析各方力量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时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晓丽 《科教文汇》2012,(11):177-179
中专学生正处于同性恋形成的活跃时期,同性恋现象客观存在。相比成年同性恋者,中专同性恋学生更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痛苦和无助中,爆发心理危机。学校应努力营造宽容、和谐的校园环境,提供专业、有效的心理援助,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等,促进同性恋学生的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8年“5·12”地震为研究个案,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危机状态下公众信息需求、政府应急管理和媒体应急传播等展开实证(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就风险社会与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危机传播机制创新与构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谢四元 《科教文汇》2013,(25):180-180,188
心理危机严重影响个体的成长,并对社会尤其是家庭造成重大的损失。发展个体社会支持系统是危机干预策略的重要内容。研究探讨家校社会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构整合系统,从多层面、多阶段预防与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7.
覃梅芳 《科教文汇》2013,(5):188-188,197
采用心理咨询法,对1例患有严重抑郁焦虑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共进行6次咨询,使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何淑兰 《科教文汇》2013,(24):199-199,201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有效的公共危机善后管理能有效改善和提升遭遇危机侵蚀的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还在蔓延,危机的持续时间和底限仍难以预见,危机中陷入困境的众多企业在依靠自身的承受力维持生命,这就是企业风险容忍性问题,也是本文讨论的焦点。本文将以房地产企业为例,论述企业容忍性的相关知识,包括企业容忍性和环境及代价之间的博弈平衡关系.对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的不确定环境的划分和企业发展临界点的预测等,通过对企业容忍性的研究.试图指导企业构建出应对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媛媛 《科教文汇》2013,(18):174-174,183
当今社会的急速发展在激发和调动人的潜能的同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处于心理发展过渡期的大学生群体尤为如此。若强度过大的压力不能及时得到缓解,一些相对脆弱的学生难免会陷入心理危机。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