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者的话     
江泽民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上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战线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紧紧围绕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两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证,为两件大事创造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1月22日,孙家正部长在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部署了广播影视战线1997年的工作,提出今年广播影视工作要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相似文献   

2.
《档案管理》1998,(1):5-6
在1997年11月25日于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王刚同志就档案系统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发表了重要谈话.他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从以下八个方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  相似文献   

3.
再过半个多月,即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了。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盛事,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中国新闻工作者,做好香港回归的各项宣传报道,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迎接香港回归,要突出宣传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为了解决台湾以及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小平同志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即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2年9月,他在同英国首相会见时,阐述中国解决香港问  相似文献   

4.
’97全国新闻学术年会1997年11月在珠海举行。上次年会是五年前的1992年12月在济南举行的。五年来,我国新闻学术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巨大的成就。 一、在新闻理论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取得共识 邓小平同志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新闻工作,就新闻工作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作了多次重要指示。我国新闻界对此进行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生前说,他愿意活到1997年,亲眼看到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亲自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他老人家未竞之愿在我们身上实现了。香港回归五周年之际,我有幸踏上这片热土,领略“东方明珠”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正>1997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举行,伴随着庄严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区徽冉冉升起,香港重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而交接仪式所适用的香港区徽正是由沈阳贝雕厂制作完成。1996年香港回归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具有强烈市场敏锐触觉的沈阳贝雕厂,就将目光投向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的制造上,并在全国首先向国务院港澳办、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了为香港回归制作生产区徽的意愿。6月,作为香港区徽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经历了156年的漫漫长路,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百年国耻,一朝雪洗,中华儿女,吐气扬眉.面对这一盛事,我国传媒纷纷集中人力、物力竞相报道.新华社于凌晨迅即发出电稿,标题是:(主题)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副题)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清晨时分,这条电稿登上了全国各大报纸的头条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第一批先遣人员于1997年4月21日抵达香港,开始为今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进行必要的准备。与此同时,于1996年1月正式成立的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正在为进驻香港积极准备着。这支陆、海、空三军组成的部队的进驻香港,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 历史上,英国海军于1841年1月25日侵占香港,英军舰“添马舰”在1897年4月11日入驻香港。100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年钟声响起,我们已经大踏步地跨进了1997年。1997年,是我们国家历史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将恢复时香港行使主权,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两件举世瞩目的大事,要求我们企业报刊、工人报刊和其他新闻媒体一样,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市州档案局长会议是全省档案系统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总结1997年的全省档案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绍银同志就这方面的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我都赞成!  相似文献   

11.
《档案管理》1998,(1):4
在辞旧迎新之际,谨向本刊编者、读者、作者以及一切关心、支持本刊的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1997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全国人民经受了邓小平同志逝世的严峻考验,经历了香港回归祖国和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的世纪盛事.  相似文献   

12.
台港澳之窗     
英国出版商看好1997后的香港 1997年将要回归中国的香港不仅吸引着众多的出版商,而且将拥有最多的读者——大陆读者。 对香港出版人士来说,香港图书购买力只是正餐前的开胃酒,中国大陆才是正餐。因此1997年的香港看到的是中国这个潜在的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市场。 香港拥有非常优秀的印书服务及工人,这是新加坡所不可比拟的。因此,一些出版社将业务移至新加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1997年,是我国、我市发展历程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十五大会议精神和江泽民同志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同心同德,努力奋斗,全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档案工作也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胡真同志的《我的出版观》自1995年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后,1997年7月又出版了增补本,可见读者是很喜爱这本书的。我感谢胡真同志亲自签名赠送我一本学习。那时候《书屋》刚刚创刊,编辑部陆续收到了宋木文、孙五川、鲁之洛、李频、傅岩山等同志对这本书的评介文章,我们刊登了宋木文同志为该书作的序文,充分地肯定了胡真不仅为湖南而且为全国出版事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至少有三件大事成为新闻界报道的重点。2月19日21点零8分,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7月1日零点,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9月12日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对这三件大事,中央各大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报分别给予了突出报道,其宣传力度之大,形成的氛围之浓,为历年来少有。 像如此重要的新闻,地市州盟报应该怎样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报道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6.
1997年7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的历史时刻,中国现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笔终于在本世纪末绘就。同时,报道香港回归这一举世瞩目的盛大事件,为中国电视发展史写就了光彩夺目的篇章。对每一个电视从业人员来说身逢盛时,自当庆幸。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全体同志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今年2月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应该站在更高起点上,把外宣工作做好。这一要求对日益紧迫的澳门回归外宣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确实应当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因为,经过50年特别是近20年的发展,新中国的外宣事业已今非昔比,当前正呈现出全面开花的蓬勃之势。更何况,我们已参与并累积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性报道的宝贵经验,特别是1997年成功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  相似文献   

18.
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崛起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杨伟光199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重大事件比较集中的一年。邓小平同志不幸逝世、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和香港顺利回归,所有这些重大事件,都通过新闻媒介报道给全国、全世界。其中,中央电视台精心的报道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据《人民日报》1997年7月27日报道:香港目前唯一的晚报——《新晚报》在今天出版的报纸上发表“停刊启事”.报道介绍说:早在本世纪20年代,香港就有《工商晚报》创刊.随后《星岛晚报》、《华侨晚报》相继诞生.五六十年代香港晚报多  相似文献   

20.
一、上海创刊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全国解放,我由于偶然的机缘当了十二年新闻记者。最初是在上海、广州、桂林的救亡日报:皖南事变后,到香港和邹韬奋、范长江等同志一起创办华商报;太平洋战争发生,香港沦陷,我到重庆进了新华日报。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恢复了救亡日报(改名建国日报),出了十二天,被国民党封闭;接着我去新加坡,参加了胡愈之同志主持的南侨日报;在那里干了七、八个月,我重返香港参加了华商报的工作。这十二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