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废旧印刷线路板机械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废旧印刷线路板的组成、成分、目前常用的机械处理技术,详细介绍了各关键步骤如拆卸、破碎、分选及典型工艺,分析了机械法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张东荣  张秀生  刘登明 《内江科技》2003,24(2):36-36,38
本文介绍了油井复合解堵技术的作用原理、技术指标、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现场应用情况。油井复合解堵技术是将机械解堵与化学解堵相结合,对伤害油层进行综合处理的新技术。该技术进行了12口井的试验,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机械设备作为工业生产当中的核心部件,其发展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发展我国的机械行业,对于机械技术核心构架的研发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从机械行业发展总趋势以及我国机械发展前景这两方面介绍了机械的发展前景,然后介绍了精密成形技术、无切削液加工技术以及快速成形技术这三种机械技术核心构架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简要历史,特别介绍了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并非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只能列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指出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简述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简要历史,特别介绍了全盘自动化或高度自动化CIMS技术并非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当务之急,只能列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指出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6.
机械CA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CAD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着重介绍了几种主流机械CAD的应用,以及CAD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并且对机械CAD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作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传统的机械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生产需要.所以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的介绍,分析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制造模式,旨在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现状,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农用机械远程在线服务平台。通过对该平台的总体结构、原理及功能的介绍,重点给出了数据通信网关的设计方案。该平台通过GPS技术、GPRS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能够很好地实现分布式农用机械的远程在线服务,为大中型农用机械跨区跨省作业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实际,列举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董志斌 《科教文汇》2013,(28):59-59,61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应用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必要性,最后结合实际,列举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吴刚  陈兰芳  张仪彬  郑斌 《软科学》2017,(3):135-138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电子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和非规范回收、感性回收行为意向和理性回收行为意向的视角,实证研究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感性回收行为意向本质上属于规范回收导向,理性回收行为意向反映非规范回收倾向;回收态度、回收知识、回收形势感知等变量影响电子废弃物的感性回收行为意向,与理性回收行为意向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主观规范影响回收态度;情境因素既直接影响回收态度,也调节回收态度对感性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洁林  葛新权  郭健 《预测》2012,31(2):31-37
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被试,研究了他们的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和对于各种增加电子垃圾回收行为做法有效性的偏好。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向与他们所拥有的电子垃圾相关知识、对于电子垃圾回收的特定态度、参与回收的个体规范、内控性特质、参与回收的社会规范显著正相关,而与一般环境态度、回收的便利性无关;在各种增加电子垃圾回收行为的做法中,有效性排在第一、二位的分别是加大电子垃圾回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参与回收的经济报酬。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提高大学生电子垃圾回收参与度的策略,并在最后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2020年北京市退役动力电池量将超过5 000吨。2019年京津冀地区确定了18个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同期,北京58家汽车生产/梯次利用企业在官方网站公布了263个回收服务网点信息。回收模式方面,国外在产业联盟回收模式、生产者自主回收模式和第三方回收模式等方面已有成熟案例。研究表明,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模式短期内以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回收为主,市场成熟后,产业联盟和第三方回收模式将更具优势。经济性方面,北京市场上动力电池以三元电池为主,可通过湿法回收再生金属获取价值,811型三元电池回收将亏损535.4元/t,622型三元电池回收收益为517.7元/t。当电池收购成本低于7 000元/t时,两类三元电池回收均可实现盈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奖惩机制与回收处理商创新研发决策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存在技术溢出效应和回收竞争,构建有无奖惩机制下回收处理商独立研发与合作研发的4种决策模型。研究表明:无论政府是否实施奖惩,回收处理商合作研发时的利润始终不小于独立研发时的利润,而研发水平的相对高低与技术溢出率和奖惩力度有关;当回收处理商合作研发时,奖惩机制总可以激励回收处理商提高研发水平,而回收处理商是否获得更优的利润,受到技术溢出率和奖惩力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对平台类WEEE回收模式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基础上,研究C2B下WEEE回收模式运作流程,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流转过程,平台收入支出及回收系统运行机制,并以现行某回收网站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明确其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指出基于C2B的WEEE网络平台回收模式对我国建立正规高效新型WEEE回收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使用,动力电池迎来退役潮。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导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问题亟待解决。文章研究政府向电池生产商征收低碳环保税,对回收企业实施回收补贴的组合政策背景下,分别在单渠道回收模式和双渠道回收模式下对电池生产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契约协调,并对组合政策设计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低碳环保税和回收补贴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废旧电池回收量,组合政策的设计能有效引导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行为。双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均高于单渠道回收模式下的回收量和企业利润。在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和供应链总利润能够达到集中决策下的理想情况。且在不同回收模式下,当成本分担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合理设置时,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时的利润,因此双方都愿意接受该契约。此时,回收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覆盖医疗废物产生源,降低医疗废物暴露的危害,提出医疗废物三层回收网络结构,并构建三层回收网络优化模型。模型以最小化总回收成本为目标,总回收成本包括中转站固定成本、医废接收成本以及医废转运成本。运用LINGO软件包对模型第一层进行求解,第二层和第三层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孙浩  达庆利 《软科学》2011,25(2):47-52
在价格敏感型随机需求的闭环供应链中,分析了集中式决策和三种分散式回收渠道下系统的最优决策,探讨了不同的回收成本结构对系统决策以及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回收渠道下,与成本规模不经济的情形相比,规模经济时最优回收率更高,成员从再制造中获益更大。当成本结构规模经济时,零售商回收效率最高;而当成本结构规模不经济时,制造商回收效率最高。提出二部定价契约对分散式供应链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19.
杨薏 《科教文汇》2013,(11):200-202
本文以包装功能为切入点,诠释了对包装功能拓展的作用和意义。而要从包装材料资源进行再利用的视野和理念去探讨和研究包装功能的拓展,是实现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了以科学性去突破结构变化,以科学和技术的方法去发现结构变化的形态和组织,而通过对包装功能的拓展既是对资源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又是资源利用的价值观。当这种拓展延伸的价值得到理性回归,这种意识就会成为社会主流,构建循环经济,使包·装资源再利用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郭甲嘉  何宛谦  靳敏 《资源科学》2021,43(3):626-636
明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促进回收处理体系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本文基于保有量系数法估算了充分规范回收处理和省际流动情景下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WEEE回收处理量,测算了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并结合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环境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2020年WEEE回收处理实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7621.5万t、减少污染物排放18978.9万t、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32.7万t;②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在空间上呈现“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③WEEE回收处理的环境效益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局部空间关联特征表现为“东部沿海高-高集聚”、“北部省份低-低集聚”、福建省和江西省低-高异常、四川省高-低异常的特征。④WEEE回收处理环境效益前5位中的广东、浙江和河南并未形成高-高集聚的空间特征。据此,提出完善正规高效的WEEE回收处理体系、从区域空间尺度对WEEE回收处理设施及能力进行布局、提高具有明显集聚优势省份的WEEE回收处理设施利用率、充分发挥环境效益较高省份带动辐射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