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韩轩 《收藏》2001,(12):71-72
翰海2001年秋季拍卖会,定于12月的第二个星期举办。本届拍卖会推出“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玉器”、“古董珍玩”、“敬天安道主人书画藏品”等五个专场。  相似文献   

2.
李烈初 《收藏》2006,(12):60-63
整整31年,我生活于穷乡僻壤的水电工地。一家6号,只有一间宿舍。太挤了,连收藏到的书画也没处放。于是,我便选择占地少的书画藏品,只买扇面、册页、斗方之类的“小件头”。想不到“歪打正着”,老来行动不便,只能翻翻小件头。要不,就看看印刷的画册。虽是小件头,虽是画册,却有大作用,有时竟会震撼我的心灵,使我不得不写篇读画杞记。  相似文献   

3.
同行 《中国集邮》2001,(9):29-29
为纪念建党80周年,首钢总公司第一线材厂工会自5月18日一7月13日举办了以“为新世纪一线材厂喝彩”为主题的第五届职工化艺术节。化艺术节历时近2个月,举办了主题演讲、“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劳动的歌”演唱会、“在党旗下畅想”征、职工书画展览、“展望未来”青年职工辩论赛、职工艺演出、集邮联谊会、科普网络信息协会成立暨多媒体演示会等16个项目,20余场次的各类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新颖和富有时代特征内容的活动,讴歌党的丰功伟绩,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激发广大职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渴望,在党的旗帜下与新世纪同行。  相似文献   

4.
许立 《收藏界》2010,(3):113-117
2009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砂烟散尽,这一年带给人们最多惊喜的无疑就是古代书画板块。秋拍中,古代书画拍卖不仅成功“破亿”,而且连续产生四件“亿元”级拍品,  相似文献   

5.
李烈初 《收藏》2007,(2):74-77
从“团方”看“南宋院画”总体水平 古代宫殿建筑,门窗未用玻璃,而用木条斗成图案形窗格,蒙以窗纱。为求美观,于窗格间留出方,圆形,张贴白绢书画。这些书画年久予以更换,贴土、剥落,即称为“贴落”。杨伯达先生《清代院画》49页即有关于“贴落”的引述;乾隆十六年(1751年)《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载:传旨:“汤山行宫内等处字画斗方五百八十五张,着造办处行取白绢写画。”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6,(9):178-179
马海舟 男,汉族,1941年生,河南新郑人。一级美术师,三味书画院院士。他于1980年加入石鲁亲自命名的“长安土风书画杜”,并任副社长;兼任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石鲁生前在住院时看了马海舟的字画后,对在场的人说:“国画就应当这样画!”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1,(2):80-81
北京翰海2000年秋季拍卖会,12月11日收槌。本季拍卖推出五个专场: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玉器、古董珍玩和雅梦轩中国近代书画专场,共1570件拍品。经过三天拍卖,总成交额8500余万元,成交率75%。  相似文献   

8.
王志钧 《收藏》2014,(1):157-157
书画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金鼎奖”书画大赛金奖;全国“凤凰杯”书画艺术大赛优秀奖;全国争奥运“长城杯”书法美术大赛铜奖;“中国长城电子杯”书法篆刻大赛银奖;和谐中国全国书画新秀作品大赛优秀奖;纪念陈天华逝世100周年全同书画大赛银奖:“井冈山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殷墟申报世界遗产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任伯年杯”全国书画大赛铜奖;撞历史警钟铸世界和平全国书画大赛“华夏民族笔魂”称号。  相似文献   

9.
高鸿 《收藏》2009,(11):66-69
2009年5月25日《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焦点争鸣”栏目刊有王永林先生《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仔细一读,其内容好生熟悉,原来早在今年第1期《文物天地》杂志上王先生以“鉴画四说”为题发表了同样内容的文章;又,刚出的第6期《收藏》杂志刊载的《再谈书画鉴定谁说了算》也是王先生所撰,内容与《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鉴画四说》一致。  相似文献   

10.
贾砚农 《收藏》2007,(3):64-69
徐渭的诗文书画,在袁宏道的大力宣扬下名播天下,其书画作伪者也随之云涌,造成了真赝混杂的局面。100多年前,汤贻汾(1778-1853年)也说:“予见青藤墨迹甚多,真赝各半。”  相似文献   

11.
朱军 《收藏》2007,(4):26-28
对书画作品的鉴定一向是鉴定界所公认的高难领域。由于书画作品存在着诸如创作材质基本稳定,作品风格庞杂多元,遗存数量繁芜等特殊性。加上书画鉴定囿于书画实物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中国自古及今的书画鉴定思路便依据这两个基点展开:一是“目鉴”书画本身;二是“考订”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2.
王永林 《收藏》2007,(11):34-35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近一年的股指迭创新高,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让书画市场跌入新的“调整”之中。书画市场在走过了“上帝要他灭亡,先让他疯狂”的亢奋期后,正回归平淡,趋于理性。书画市场下一个高峰前的“回暖”期会不会在2008年到来,是广大业内人士所关注的。就目前来看,似乎还不是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07,(6):169-169
为增强中国当代书画的学术积累及艺术创新,弘扬民族文化,造就时代经典,以真、善、美的艺术精品满足社会的审美文化需求和收藏鉴赏需求;推出“艺术、学术、市场相统一”的理念,向公众推荐具有学术意义与市场发展价值的当代书画家典范。由中央电视台CCTV-2“艺术品投资”栏目、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数字频道、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栏目。  相似文献   

14.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五”或“端阳”节。端.即开始的意思。按地支顺序推算,一年中的第5月正是“午月”,而每个月里都有三个五日,头一个5日就是端五。唐朝时,因唐玄宗生于8月5日,为避“五”字讳,宰相宋憬提议,将“端五”改成了“端午”。又因古人常把“午时”称作“阳辰”,于是端午又称为“端阳”。  相似文献   

15.
高鸿 《收藏界》2011,(10):22-23
2008年2月2日我应约在《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上撰文《张大千作品中的机遇与风险》,对张大千及其作品有过这样的分析:向有“画坛皇帝。的张大千.其作品成为书画市场的。龙头股”,继而还被业内人士称之为是考察与研究市场整体趋势的“风向标”或“指标股”。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6,(3):79-79
上海消息:3年前,一场“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让上海出现了排长队看国宝的空前盛况。2005年年底,这种场面再现,一场国宝荟萃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古书画藏品展”于12月30日至2006年2月4日在上博开展。共展出从晋代至元代的书画精品103件,其中绘画67件,书法36件,无一展品与3年前的国宝展重复。这之中故宫博物院所藏61件,上海博物馆所藏42件。这些作品都是名家大师的传世名作、存世罕见的孤本珍品以及新近入藏的精品重器,足以使这次展览成为继国宝展之后的又一次书画盛典。  相似文献   

17.
清风徐来     
同人 《收藏》2009,(6):49-49
此幅扇面由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吴徵与当时五大书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郑孝胥联袂创作,书画合璧。款识:“东府仁兄大雅属正,十九年三月,抱绢居士吴徵”,钤印“待秋”;“东府仁兄大雅属,孝胥”,钤印“太夷”(“东府”及先祖父号)。  相似文献   

18.
陈明哲 《收藏》2008,(9):73-73
近日笔者有幸觅得一幅五尺山水中堂,空灵清劲,逸笔草草。从画面风格、纸质看,大致可推断出此作应出自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画面款题“石壁流云”四字,钤“许尚远印”“文羽”二方印。《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安徽画家汇编》载:“许尚远,字文羽,号补峰,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黟县人。工山水花鸟。书画皆宗米襄阳,尝与查二瞻学画,年八十后书画益见苍劲。著《补峰集》。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年八十四,书陶诗卷,藏安徽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王永林 《收藏》2009,(4):169-170
全民都欲涌入收藏领域的艺术品市场火爆时代,书画收藏投资者如何少交“学费”、少买名家书画赝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首先应承认,由于中国书画真伪之辨尚有一些不确定性(专家称之为“模糊度”),使有些古代书画名作的真伪成为悬案,至今让专家们争论不休。但绝大多数古今书画作品,特别是近现代名家书画作品,只要认真对待、细致辨识,还是可以辨别真伪的。  相似文献   

20.
董诗赞 《收藏》2006,(1):151-151
编孵同志: 我是—个书画爱好者,10前—个道友送我—幅六尺八言对联,上联为“内史黄庭中郎缘绮”,引首题写“辛丑初秋”四字,下联为“尚书红杏学士青莲”,落款“陈寿封”三字,加盖两枚印章:“陈寿封印”“松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