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乘法口诀是学习乘法计算的重要基础,是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知识。苏教版教材将乘法口诀分两段编排在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是第二阶段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含义、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课前学情调查表明,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诵7的乘法口诀,但他们并不能说出这些口诀是怎么来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7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已经基  相似文献   

3.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一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一节非常传统的计算课,内容虽然简单、却比较难上,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教师教起来也十分乏味。一年前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年轻的授课教师是这样引入这一教学内容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 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编制7的乘法口诀,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5.
“7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来看,它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鲋: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馓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我们必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学的。鉴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师设计了这样一张表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6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十课时的教学内容。表内乘法是学生刚学乘法接触到的内容,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表内乘法中乘法口诀的学习是低年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5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口诀的来源,促使学生加深对每一句口诀的理解,更好地掌握口诀。2.能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应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有关乘法式题,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小军 《小学生》2010,(11):24-24
1构建谐课堂存在的误区1.1误区一:教学重“灌输”,轻“探究”笔者在上学期的县教研活动中,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在课的中间部分,学生跟着教师利用在黑板上已写出的7的乘法口诀进行强化训练。先是教师领读口诀,学生跟读;再是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然后用大量的时问让学生背口诀,接着教师抽背口诀。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此时学生对编制乘法口诀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逐  相似文献   

11.
正课前思考"7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开始。因为之前有1—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历,所以很多教师在"7的乘法口诀"教学中,往往"复制"了前面口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图意,顺次求出"1个7、2个7"至"7个7",接着试编口诀、记忆口诀,最后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教学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因机械重复导致学习兴趣衰减。如果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编、会背、会用口诀,那么这种缺乏挑战性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所有的乘法口诀都是一个套路,没什么可学的。  相似文献   

12.
正"7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来看,它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二部分,是学生在已掌握乘法意义以及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我们必须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师愿意选择“7的乘法口诀”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原因是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对于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的教学程序比较熟悉,教学中很多问题是前面学习中反复出现的,学生回答起来比较顺畅,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在顺利教学的背后,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正>【课前调查】苏教版二下系统编排了1到9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的教学内容,其中,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口诀蕴含的规律以及口诀求商的思路都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口诀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已成为他们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了前置性学习,已经能够背出9的乘法口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用2“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实践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主题图,在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掌握了1~7的乘法口诀,具有一定的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所以在探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要抓住新旧乘法口诀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习从已知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一、引入新课师生齐背7和8的乘法口诀。师: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7的乘法口诀有七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7。师:8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8的乘法口诀有八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8。师:大家推测一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几?生:9的乘法口诀有九句,每相邻两句间相差9。师:对不对呢?学习完九的乘法口诀就知道了。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九的乘法口诀。二、学习口诀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想知道她是谁吗?生:想。师:请看大屏幕。(教师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课件声…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64、65页。 二、教材分析: 《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熟练地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后面要学的8、9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在内容衔接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编排顺序上,它又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这个单元的首课时。所以,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唤起学生已有  相似文献   

19.
正"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学习"5的乘法口诀"之前,许多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已经有所认识,且以"5"计数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计数习惯一致,学生并不陌生。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就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显然没有真正读懂教材的深意。因此,笔者在"5的乘法口诀"一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了"每份数×份数=总数"的模型学习,一方  相似文献   

20.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在学生学习了乘、除法的意义、1—7的乘法口诀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地、较熟练地计算表内除法。由于1-7的乘法口诀有28句,使学生理解在诸多口诀中,较快地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