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李攀 《学苑教育》2012,(19):82-82
思想品德课的中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方向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华香 《考试周刊》2009,(27):67-67
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人生观、价值观的缺失正是制约着他们发展的关键。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写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认为,在作文批改中,应遵循两个原则.以期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郑春梅 《考试周刊》2011,(52):67-68
学习古诗,重要的是从意境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心理健康发展,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课文、练习、知识短文等材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作文比较真实地流露出学生的思想感情、人生观、价值观。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思想不够稳定,人生观、价值观往往带有片面性。这就需要担任写作课的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但要批改作文中文字及写作技巧之不足,还应针对文中流露的种种思想感情及时加以肯定或调整,使学生不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提高认识水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激情,是写作的强大动力,没有整个身心的激动,没有强度大来势猛的情绪,是难以执笔成文的。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常常流露出各种情绪,有淡淡的喜悦,有浓浓的怀念,有愤愤的恼怒,有沉沉的忧愁……在这些情绪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对不良情绪、对消极情感的调整转化,排除干扰,引导学生转向崇高向上、美好健康的情愫。如有一个学  相似文献   

6.
德育目标 培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思想感情,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能的理想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莫定基础。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优秀  相似文献   

7.
蔡文科 《考试周刊》2014,(72):19-19
长期以来,人们对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文的思想感情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献,尤其紧扣文本中的关键字句,以人生观、价值观为突破口,对其思想感情做探究。作者认为王羲之在本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其实是很朴素的,但就其时代来讲又是个性化的。  相似文献   

8.
对于初中生来说,写作文也是他们个人情感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写出的文章体现出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语文作文技巧的探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作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从而从各个方面让学生获得综合发展,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下文,将对语文作文技巧作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个性积累是学生富有个性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前提,是学生个性发展和写好个性发展作文的前提。读-说-写一条龙模式,是学生扩大个性积累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方晴 《湖北教育》2004,(1):38-39
作文有无个性归根结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作文。中小学生的思想单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描绘理想的蓝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不受任何拘束,大胆地释放心灵,通过学生的交流互动、碰撞、引发,形成个性化思维。  相似文献   

11.
课文与作文     
语文老师,要借着课文这个媒介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世界,开阔视野,学习语言文字,明白文章结构、含义、写法,培养语文素养、人生观、价值观,并学以致用——做人作文。  相似文献   

12.
林军 《新疆教育》2012,(14):137-137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作文批改一定要渗透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学学生实际,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在写作中选好材料、用好材料,并写好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14.
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具体展示,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强初中作文教学效果,本文探索了"时政新闻热点"在作文教学的案例与作用,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正>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随着高考升学压力的逐步加大,高中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点和考点的落实,片面强调语文的知识技能,这样不但忽视了高中生"三观"的形成,而且忽视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就显得十分重要。非智力品质主要包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人生阶段。高中地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教育素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中政治教师义不容辞地承担着"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的重任。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下,高中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多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中进行比较、鉴别和选择,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确立正确的人生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凌文娟 《广西教育》2006,(7B):90-90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素质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和道德、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国内外形势的实际等,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更是提高当代中学生文学鉴赏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各地中考已将考评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作为检测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古典诗歌赏析题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其中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考查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 ,必须因材施教 ,从实际出发 ,明确培养目标 ,端正教学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要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过来 ,学生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 ,体会到思想感情 ,可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既要防止只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忽视思想教育 ;又要防止脱离语言文字训练 ,单一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