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喜欢画人,但不会画人物的各种动态。怎样使他们能画人的各种姿态,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呢?我使用“活动人”作教具(图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幼儿以做早操为题作画时,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幼儿可用“活动人”摆出许多做操的姿态,这样他们可以根据“活动人”的姿态再画下来。小朋友们学了这种方法,一般能画出儿童做操时的三、四种姿态,有的小朋友画了11种不同的动作,画面十分生动。教幼儿以“跳绳”为题作画时,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正面“活动人”和一段毛线,  相似文献   

2.
我说儿童画     
儿童画是以作者年龄来命名的一种画。它不以作画者的工具材料特点来分类 ,强调的是儿童本身。怎样的儿童画是好的儿童画 ,如何指导儿童作画 ,这也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常常关心的问题。小朋友画画是一种游戏 ,是一种真实感情的流露。很多小朋友认为画画好玩、有趣 ,一边画画 ,一边自言自语 ,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 ,如画些动画片内容 ,嘴里总是不停地叫 ,他们把整个身心投入到作画之中 ,所以孩子们喜欢画画是天性。成人不应只期望他长大当画家 ,而应当从他喜欢画画时就来引导 ,培养他方方面面的兴趣和能力。不少为人父母者面对孩子天真稚拙的画 ,…  相似文献   

3.
我教小班幼儿画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教学形式注意游戏性。如教幼儿画斜线,我选择下雨天,让孩子观察下雨的情景后,和幼儿共同作画。我画撑伞穿雨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让孩子添画斜线,孩子画斜线时我念儿歌:大雨下,哗啦啦,嘀嘀嗒……当儿歌念完时,图画也画好了。孩子表现得  相似文献   

4.
边讲边画     
我在常识教学中,采用了边讲边画的教法,即我一边讲一边作画,或幼儿讲我画,或幼儿边讲边画。实践证明,这一教法是可行的。边讲边画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常识教学应让幼儿观察认识事物的特征。但有时受条件限制,不能用实物或因实物过小不易观察。有一次我带小班幼儿观察金鱼,由于金鱼太小,小朋友的注意力不稳定,我就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条很大的红金鱼,大家高兴得拍起手来。我请大家说  相似文献   

5.
小班第一学期月份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形式和建议九月看老师画画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画涂涂画画实物画:吹泡泡(人P .10) 装精球(人P .10) 穿木珠(人P .12) 糖葫芦(人P .7)泥工:小汤团 培养幼儿学画兴趣。教师画孩子喜爱的动物、物品等,让孩子一起参与画。 让幼儿任意在纸上涂画,不做任何要求。 这四节课以练习涂圆形为主,让幼儿认识纸、笔,学习正确握笔作画,鼓励幼儿大胆地自由地画画。 通过玩泥引起对泥塑的兴趣。 可用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或纸上、地面作画的形式。 保存好孩子的第一幅画,并从中了解孩子的兴趣与个性。 课前可玩吹泡泡的游…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十分善于创新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创造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以逾越常规、不守规则、钻牛角尖、提怪问题等形式表现出来。请看下面一些“小天才”的表现。变异型美术活动中,老师教小朋友画苹果,一个小朋友画好圆苹果后又在旁边画了很多方形。老师看见了,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这是方苹果。”讲故事时,为了使自己讲的与别人不同,一些幼儿往往会作刻意的夸张,有意美化自己喜欢的东西,丑化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如为聪明的人画上两个脑袋,给坏人画上尾巴等。逆反型这类幼儿与常规逆道而行,主要表现在学习规则、游戏…  相似文献   

7.
画画,通常是指美术作画,脑子里怎能画画呢? 人的脑子里是可以画画的。当我们听到别人谈话,或者看到书面文字的描述时,脑子里便呈现相应事物的形象。有时,还能在头脑中呈现从未经历过的新形象。脑子里呈现事物形象不就象画师画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想象。想象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属于能力的范畴。在语文教学中,想象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智力技能。能否在脑子里画  相似文献   

8.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画话日记”就是鼓励幼儿把他看到、听到、经历的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1.学习画较复杂的人物动态,如坐、蹲、跑等。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相互协作精神。准备:1.活动器具:绳子、皮球、足球、乒乓板、毽子、玩具汽车、小飞机等,品种多样为好。2.幼儿作画用纸、油画棒、剪刀、浆糊、擦手布等。过程:1.教师供给幼儿活动器具和玩具,带领幼儿到操场上玩拍球、跳绳、踢毽子、开汽车、开飞机等等,全班分成2~3组,每组的一半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另一半幼儿进行观察,教师启发幼儿重点观察小朋友活动时的动态,即小朋友玩时身体的样子是怎么样的,然后把看到的动态用手指凌空比划写生。过几分钟后,  相似文献   

10.
蔡婷婷 《江苏教育》2005,(2B):24-25
我经常观察小朋友的作画过程和他们的作品,发现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都喜欢画太阳。常常发现他们一拿到绘画纸,首先会想到在纸的上部画上“太阳”“云朵”等等。我在教学中常鼓励小朋友在绘画时加上一定的背景,很多小朋友也会选择画“太阳”“云朵”。更让人奇怪的是他们表现的太阳往往都是一个模式的,连位置都是很统一的,大部分小朋友画在画面的偏左面。  相似文献   

11.
1·先让幼儿尝试,再指导或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让幼儿得到正确的知识、经验,避免让幼儿出现错误。其实,先让幼儿尝试,不管成功与否,教师再指导或参与,会引发幼儿继续探索的积极愿望。在“六·一”前夕,我让孩子们画一幅“全世界小朋友庆六·一”的命题合作画。结果孩子们第一次失败了。因为,当我把一张大纸呈现在他们面前时,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拿出画笔画开了。当我把他们画好的画展示出来时,问题出现了:画纸的中间一片空白,小朋友的画全在画纸的四周,要看清楚每个小朋友的作品,则需把画纸转过来,转过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经过…  相似文献   

12.
一、风景写生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浓厚兴趣。我园地处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附近,一眼望去,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但要从美景中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至能面对实景作画,则非易事。我从写生一棵树、一座桥开始,由浅入深地示范讲解,耐心地启发诱导,让他们慢慢地掌握了写生的基本要求,懂得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就画出不同的画面。随着写生次数的增加,孩子们画出了白堤上的一株杨柳一棵桃,“新新”饭店的三种不同造型的楼顶,放鹤亭、九曲桥等,孩子们为自己的成功欢呼,绘画兴趣骤增。有个小朋友说:“写生以后,我越来越觉得杭州更美了。”还有个小朋友说:“我以前不喜欢画画,现在觉得画画真有趣,白堤都到我的纸上了。”孩子们会经常三五成群地坐在湖边聚精会神地画呀画,俨然像个小画家。  相似文献   

13.
绘画课中,教师的示范讲解时间只有六七分钟,而在这六七分钟的时间内,要做的事,该讲的内容可不少,如何使用好这六七分钟时间,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很重要的。不能多讲,也不能少讲,讲多会把幼儿搞糊涂,还占了作画时间;少讲了幼儿不得要领,无从着手。在激发幼儿绘画兴趣上,教师要掌握幼儿的年龄特点,用三言两语激起幼儿对本次作业的兴趣和画画的愿望。如在画装饰画时,我让幼儿当设计师;画“小伞兵”时,学当小伞兵;画“宝宝要睡觉”和“娃娃们的小车”时,让幼儿当爸爸妈妈。示范讲解是重点。示范清楚,讲得明白,幼儿就理解了。要做到这两点,必须根据幼儿绘画特点,反  相似文献   

14.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12,(27):38-39
设计思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幼儿园果园里的很多果树都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橘子,孩子们可喜欢去观察这些果树了,也喜欢参与采摘和品尝。让幼儿把这么美的秋景画下来,符合幼儿的认知经验。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育还不成熟,让他们总是通过蜡笔来画画有些枯燥,为了激发幼儿的作画兴趣,我探索了吹画的方法,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目标1.尝试用吸管吹泡泡再添画的方法表现出果园的果实。2.作画过程中能细心操作,掌握吹画的方法、步骤,保持卫生整  相似文献   

15.
孩子说画:我最喜欢用五彩缤纷的颜色画画,画美丽的童话故事,画可爱的动物精灵,画我看到的听到的一切美丽的故事.画画是我的"快乐游戏",我喜欢在这游戏世界里异想天开. 家长感言:童童活泼开朗,喜欢画画、跳舞、讲故事.从3岁开始就喜欢涂鸦,喜欢讲她画里的故事,特别喜欢在绘画游戏中创造自己的童话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亚凌 《幼儿教育》2001,(12):32-32
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小笃行,有段时间情绪很不好。写字时,写着写着就不耐烦了,铅笔一摔:“我不写了,我写不好。人家小朋友都得了‘100分加红旗’,还贴在墙上。”画画时,他更没有耐心了,常常将圆形画成三角形,不给小朋友画头发,不让小树长叶子,嘴里还自言自语:“我就要把画画坏,我又得不到‘100分加红旗’。”原来,老师给字写得好的或画画得好的小朋友打100分,还要加个红彩笔画的小红旗。为了鼓励孩子,老师还将这些作业贴在教室前面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17.
名家介绍     
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电视,很多小朋友喜欢和同伴玩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我常常想: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样的画呢?有时又会想我喜欢画成什么样?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低头一看,我发现它们全变成了画。从此以后,我画画时,总爱想美美的事情。你瞧,变啦,变啦,美美的事情已经“睡”在纸上了。大姐姐的画好漂亮,我真崇拜她呀!名家介绍@钦吟之  相似文献   

18.
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怎样才能实现教育行为的转变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关注幼儿,满足需要。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幼儿之所以对活动不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幼儿的关注不够造成的。有位小朋友每次画画都迟迟不肯下笔,即使画了,也是画不了几笔就对老师说画完了。有一次,我选了这位小朋友的画,很认真地进行了装饰并贴在班上的“欣赏角”里。这是这位小朋友的作品第一次受到关注。令人感慨的是,自此以后,这位小朋友爱上了画画,且每天都要画一幅画送给我。教师对幼儿的一个赞赏和鼓励,会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9.
宋丽萍 《山东教育》2011,(18):27-28
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结果。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画话日记"就是鼓励幼儿把他看到、听到、经历的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讲述画面上的内容,由父母帮助用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20.
刚开始学习用Photoshop作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一直喜欢画画,或者是在网上偶然看到一张画,喜欢并羡慕之余,动了自己也去试试的念头吧.开始有人知道了,然后会有人说,送我一幅画吧. 我开始爱上这种感觉:在自己笨拙的涂鸦上写上他们的名字,然后被他们保存在电脑和手机里,甚至被当成桌面,成了他们打开电脑时就会看到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