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摄影记者的功夫要靠自己在新闻现场磨练的话,那么,突发性新闻,尤其是灾难性的突发新闻现场则是摄影记者练功夫的好场所,好机会。去年发生在我国南方的特大洪涝灾害,为我提供了一次练功夫的机会。其中,7月10日、26日两天的新闻现场更使我难忘。 1991年7月10日。对每年总有的一般性水灾的麻木使得我对去年特大洪灾初起时有些视而不见。7月6日、7日、8日连续几天苏皖地区暴雨不停,使我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9日上班后我要了长途电话,分别向苏、皖、鄂三省驻军了解情况,遂决定去湖北灾区采访。经领导批准,乘上了特快列车南下。这使我成为解放军报第一个从北京奔赴灾区的摄影记者,成为首都几大新闻单  相似文献   

2.
“抓”人     
全国两会新闻大战,守在人民大会堂内外的记者们最需要训练的功夫便是"抓"人,文字和电视记者忙着"围追堵截"重点采访对象,而摄影记者则要在人流中敏锐地发现有新闻价值的代表委员并拍下其最富感染力的一幕。对于守在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等现场的摄影记者来说,"抓"人的功夫则更多体现在抓取新闻人物的表情神态等方面。这幅照片拍摄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摄影记者敏锐地抓到了女发言人  相似文献   

3.
摄影记者的焦点定在哪里?本来不是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新闻摄影带来了挑战。因此,在记者节重提摄影记者的焦点定位有着特殊的意义。到新闻现场去新闻摄影,是通过图像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如实的现场报道。新闻照片的好与差直接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熟悉把握的程度。比如众多记者采访同一个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是不一样的。有的拍到高潮的瞬间,有的没有拍到;有的拍的现场气氛浓郁,有的一般,这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了…  相似文献   

4.
著名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这句话被很多摄影记者当作座右铭。他的这句名言忠告摄影记者要离火药味近些,离新闻现场近点。然而,对我们来说,战争不是天天都有,重大的突发性新闻不是随处可遇。如何离“炮火”更近些,拍到“够味”的好照片呢?这是很多摄影记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我根据自己的采访实践认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身进、心入。  相似文献   

5.
新闻照片是用照相机照出来的,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摄影记者应该把主要功夫,用在拍好新闻照片上。对摄影记者的检验,最根本是看他能否拍出好的新闻照片。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摄影记者不仅不应忽视文字的作用,而且应该努力熟悉和掌握这一手段。提高文字水平,不仅可以补充照片画面形象之不足,而且可以更大、更好地发挥新闻照片的效能。为什么必须重视新闻摄影的文字手段呢?一、没有文字不行。新闻摄影固然有“一图胜千言”之长,却也有“无文不成图”之短。没有文字说明的新闻照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记协国内部、《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举办的2001年度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评选,经过9名评委6轮无记名投票和最后公开打分,于3月1日决出“十佳”青年新闻摄影记者10名,提名奖10名。 我作为评委之一,审视了来自全国66家新闻单位93名竞争者的作品。他们尽管只是全国专业新闻摄影记者的极少数,却显示了中国新闻摄影现阶段的较高水准,无论成败得失,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当你的一幅新闻摄影佳作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时;当新闻界的同仁纷纷为你捕捉到这样精彩的瞬间而拍案叫绝时,你会从内心里庆幸:又没错过这个机遇。的确,机遇是摄影记者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当机遇真地降临你头上的时候,你能迅速地认识它、并能准确地把握住它却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想,每一位摄影记者在这个问题上部有自己的苦辣酸甜。下面,我谈谈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一、认识机遇机遇是什么?认识机遇是把握机遇的基础和前提。所谓机遇,是指好的境遇、机会。对摄影记者来说,机遇是指偶然遇到的好题材,好瞬间的机会。机遇往往是难以预料的。事前,记者几乎没有心理准备,而带有很大偶然性的机遇本身又往往具有飘忽不定、稍纵即逝的特点。时不我待是给摄影记者造成极大  相似文献   

8.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记者都是十分注重现场的,摄影记者尤为如此.一旦新闻事件发生,摄影记者总是一马当先,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新闻现场,那怕是枪林弹雨、赴汤蹈火,海湾大战、波黑战争、深圳大爆炸、大兴安岭火灾、江南水灾、股市风潮等等,新闻摄影记者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并想尽一切办法向事发中心靠拢,在新闻现场进行抢拍、抓拍.通过他们及时地以图片形式向读者生动真实地报道着事态,满足读者对现场新闻的需求,为历史留了传神的画面.  相似文献   

10.
在摄影报道中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摄影记者口述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时,将当时的场景、画面及发生发展过程描述得十分感人,但观其所拍摄的图片,却远不及口头描述的那么生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摄影记者观察和捕捉瞬间形象的功夫不够,拍摄的新闻图片缺乏较强的形象表现力。主要用图片形象而非用文字语言报道新闻事件,这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摄影记者独特的工作方式。因此,能否运用照相机新闻事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是摄影记者的主阵地。事件发生时,能亲历现场是每个摄影记者的职业要求。但新闻的发生总是不期而至、精彩的瞬间也不会自己撞到摄影记者的镜头前。如果人人都是拍客的话,生活中更多的精彩新闻就不会被错过。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是新闻摄影采访的根本途径,也是摄影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抓拍则是摄影记者的主要拍摄手法,也是许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得以产生的必要手段。 现在有这样一些论调:既然在新闻摄影中提倡抓拍,那还有必要搞调查研究吗?新闻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照片出手要快,哪有功夫去  相似文献   

13.
涂志勤 《新闻世界》2013,(5):274-275
摄影需要有快速的反应,没有快速的反应,就没有优秀的新闻图片。新闻现场是摄影记者的主战场,作为新闻摄影记者应做到抵达现场速度快、现场拍摄速度快、发稿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报道,使大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度金华市新闻摄影好作品评选刚刚揭晓,我拍摄的《我市第一例四胞胎昨降生》(见右图)组照获一等奖。得知我的摄影作品获奖了,不仅我所在的综合新闻部领导、同事表示祝贺, 报社摄影部有的摄影记者也流露出了羡慕的目光。为什么?因为我是一名文字记者、编辑,并非摄影记者。1、抓住机遇,揿下快门回顾拍摄《我市第一例四胞胎昨降生》这组获奖照片很有意思。去年11月8日上午8时,我接到金华市中心医院一位通讯员打来的电话,说该院有一位来自义乌的四胞胎产妇刚送进手术室进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看似简单,到新闻现场拍一张照片,然后回到办公室做一下修改,再配上文字加以说明,最后交给相关编辑即可。实际却不是如此,新闻摄影记者拍摄出精彩的画面都是用尽浑身解数。新闻摄影记者是战斗在新闻最前沿的,因此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新闻评论》(OJR) 美国加利福尼亚南加州大学著名的安尼伯格新闻学院办了一份网络新闻学术刊物《网络新闻评论》,着重研究互联网的运作和出现的问题_在最近一期的刊物中,刊登了一篇特写。《斐济现场目击:我想我会死去》,这是该刊记者杰姆·本宁从斐济苏瓦发来的震撼人心的报道,这也是网络记者到世界热点地区进行采访报道的实例。另外一篇《新闻摄影记者在网上遇到了艰难时刻》,记述了一个国际新闻摄影记者对网络挑战所进行的探索,因为目前有众多的新闻摄影记者为了生存而在网络上大量开设网页,这样对诸多新闻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17.
李刚 《军事记者》2010,(1):19-20
作为新华社的军事摄影记者,我常常会被派往重大军事新闻现场采访。在现场。各路媒体都会集中人力、物力,最大程度地调动新闻报道的一切手段与方式,进行连续、滚动式传播。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和难以把握的事件场面,抵近和融入现场的军事摄影记者常常一个人在“战斗”——这包括信息采集、现场协调以及技术保障。事实证明,零距离的拍摄和高频率的抢发成为我采访的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18.
去年,纪录包头市洪水抢险的新闻照片《与洪水搏斗》(见下图),在中国日报举办的新闻摄影比赛中,荣获1985年最佳摄影奖。尔后,这张照片又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奖赛的银牌奖。下面,我们就这幅佳作的产生过程,作一点简要的介绍。 1985年7月20日傍晚,包头日报一位副总编辑听到昆都仑河内有三十多名少年儿童被洪水困在河中,便立即派人去通知摄影记者崔晓华。崔晓华刚要吃晚饭,听到消息,背起装着胶卷的照相机,骑上摩托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以照相机瞬间记录的方式反映新闻事件,也就是说,摄影记者是通过照片上的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只有善于从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攫取最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才能拍出真实、生动、感人的新闻照片。 新闻摄影同属新闻范畴,与文字报道一样,同样需要具备新闻“五要素”。新闻照片是用图片形式进行报道的一种手段,已成为报纸版面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张好的新闻照片常有生花妙笔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题材用照片报道要比文字报道效果好得多,它毕竟是以真实的形象,浓郁的现场气氛,真情实感地记录了刚刚发生的一幕,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容易让人信服。我在实践中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  相似文献   

20.
单珊 《军事记者》2011,(9):46-47
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我采访了他,当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黝黑沧桑却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他的一句话“我喜欢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明白了他那具有感染力的幸福笑容,源于他对摄影记者这个职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