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近几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俄两国各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据中国海关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仅在经贸领域,2016年中俄进出口贸易额为69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达140多亿美元,继续保持俄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地位~(1)。在战略互信方面,中俄两国亦在共同应对国际问题挑战中逐渐找到了符合彼此利益诉求的发展契合点,如双方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正二月的远东,青松白雪,春寒料峭。第三次"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定期交流"在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期举行。2011年,中俄区域媒体交流开启"破冰之旅";2012年,俄罗斯远东媒体首次回访。今年,两地媒体再次握手,远东地区吹起了来自中国的和煦春风。此次活动围绕如何加强中俄媒体合作等实质性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相似文献   

3.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对俄传播中国声音,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对于深化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塑造中国形象、加快两国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俄罗斯青年群体对中国的接受和亲近度明显提高。中俄青年是两国发展、友好交流的未来。对俄罗斯青年群体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未来我国对俄传播工作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2006年5月19日,饿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梅津采夫带领的俄罗斯联邦代表团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围绕俄中地区间和边境合作展开。前俄罗斯驻华大使、现任俄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罗高寿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俄罗斯年”在中国的举办,车臣等州已经在中国举办了投资推介会,而此次东西伯利亚推介会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俄方领队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驻西伯利亚代表,将向中国介绍东西伯利亚的工业、农业、科技、能源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加速两国边境贸易的发展。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也为中俄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那么,作为经济增长迅速的两个世界大国,中俄经贸合作的潜力和前景如何呢?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的文章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200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以法律形式的确立标志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定,两国多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由国新办主管、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对俄罗斯全面发行的唯一"时政类"综合期刊《伙伴》也因此而诞生。作为对外传播的外文期刊,其读者群体在境外,长远发展在境外,作用影响在境外。十几年来,《伙伴》杂志在实现境外落地、境外印刷、境外发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真正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6.
<正>文化是基础,媒体是桥梁,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沟通,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渠道、平台和桥梁作用。中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近年来,吉林省与俄罗斯开展了高层次、多领域的经贸、旅游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高水平上不断向前运行,推动中俄两国媒体更好地进行交流合作,2014年9月24日-29日,吉林省政府新闻办成功组织举办了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媒体交流活动。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俄双边关系不断深化,在经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俄罗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十九大进程,对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俄罗斯总统普京在10月19日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会议上也表示,俄罗斯正密切关注十九大。如何对俄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各领域交流合作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将  相似文献   

8.
正中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作为两大邻邦心灵沟通桥梁的文学一直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黑龙江省顺应中俄两国在文化、经贸、科技等方面交流的需求,在2014年首届中俄博览会期间,倡导了第一届中国—俄罗斯(哈尔滨)文学合作交流会,旨在发挥文学交流的魅力和影响力,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俄文化交流新桥梁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东北网和中国驻俄罗斯联邦使馆文化处承办的首届中国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俄两国政治上高度互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合作成果。但是,双边经贸关系却长期落后于政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东北与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往来,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其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后,采取了一系列开发远东地区的措施,首次设立"远东发展部",并筹备建立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发展国家集团,"中国机遇论"剧烈升温。但与此同时,俄罗斯民间舆论也存在"中国威胁论"、"能源附庸论"等不同的声音。如何消弭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误解,是对俄传播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中俄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中俄主流媒体秉承"世代友好"的《条约》精神,相互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两国社会舆论氛围日益健康。面向未来,中俄媒体应把握时代脉搏,做好时代的记录者、合作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将"世代友好"的理念厚植于两国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11.
李滔 《对外大传播》2006,(10):50-52
笔者是中国网俄文版的一名编辑,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也因为本人的俄罗斯情结,一直很关注中俄两国媒体,特别是网上媒体的相互报道情况。整理近两年来随手记下的工作札记,笔者深深感到,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入,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良性扩展中,同时,媒体所承担的责任也变得越来越重大。而正在进行中的“中俄国家年”活动.更为两国媒体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在信息时代,国际传播与外交、军事手段紧密结合,已经成为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一种武器。当各种危机和冲突发生的时候,如果缺乏宣传与反宣传的软实力,就必然受到"软打击"和"软轰炸"。哪个国家的宣传方式更有针对性,拥有更强大的媒体,就有更强的能力主导局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俄罗斯在与西方的宣传战中,长期处于劣势:颜色革命,俄罗斯拱手败退;俄格战争,俄罗斯虽然赢了战争,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中华价值观在俄罗斯的认同问题。调查数据显示,俄罗斯民众对11项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仁、恕、孝、礼、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共同富裕、和谐世界、以民为本、集体主义)、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中国梦"的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均有很高的赞同度。由此得出结论,中华价值观在中俄两国民众间具有广泛的共享性。本文分析了这种广泛共享性的原因,寻找了中俄文化深层的共性,进而探寻了在俄传播中国文化的适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7,(6):53-53
2007年6月16日,第18届哈尔滨国际经贸洽谈会将在哈尔滨举办。为进一步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商务部将继续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俄罗斯经贸部共同举办“俄罗斯商务日”活动。“哈洽会”期间还将组织“中俄口岸发展及贸易便利化研讨会”、“俄罗斯有关州(区)经贸推介会”等一系列丰富务实的活动。  相似文献   

15.
5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俄大众传媒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去年4月在俄罗斯成功举办第一届“二十一世纪中俄大众传媒发展研讨会”之后,值中国举办“俄罗斯年”之际,中俄大众传媒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学术探讨和交流。与会人员就中国与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大众传媒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内容涉及大众传播媒介的转型、媒介数字化、互联网和手机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政策、法规与伦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乌克兰和俄罗斯展开激烈舆论战。与传统舆论战相比,俄乌冲突舆论战显现以形塑认知为基本目标、以融媒产品为制胜武器、以信息技术为通用手段、以社交媒体为主要渠道等特点,开启舆论战新范式——认知舆论战。筹划打赢认知舆论战,可运用“网红”培育、人机协同、中间决战、平台优先、用户驱动等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亮 《对外大传播》2010,(11):60-61
俄罗斯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是进入21世纪后才开始加速转变的。随着中俄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通过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了解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俄罗斯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关注的话题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俄罗斯媒体已经把注意力更多投放到有关中国崛起、中国发展道路、中国的国际地位、中俄关系等问题上。可以说,俄媒对中国的舆论关注,无论层次还是内涵,都有了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从传播学角度,以"今日俄罗斯"传媒集团(RT)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大众传播战略,探索对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一、西方媒体构建的俄罗斯刻板印象通过分析西方媒体报道俄罗斯时使用的关键词发现,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受众对俄罗斯的认知更偏负面,与俄罗斯国家形象相关的高频词是"严寒""熊""套娃""监狱""无法无天""贪污""专制"等。有一些媒体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现已发展成互信程度最高、协作水平最高、战略价值最高的大国关系。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俄,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俄关系进入新时代,迎来更大发展的新机遇。双方宣布,将致力于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①)面对新时代背景下中俄关系的发展,我们更需要提升中国媒体对俄传播实效,让对俄新闻报道服务于中俄关系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