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2018年中美经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企业国际传播环境变得严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业海外舆论生态更为复杂,在这一情形下建构企业海外新形象显得尤为重要。后疫情时代,如何建构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采取何种传播策略实现传播破壁,不仅关涉到企业自身发展,还关涉到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本文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形象传播困境,并针对全球化遵循共生逻辑,全球传播遵循共通议题提出:后疫情时代,企业可选择具有“共通议题”特性的体育赛事来实现传播破壁。而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就为新时期中国企业全球传播与建构国家形象提供了新契机与传播共振场域。  相似文献   

2.
胡钰  卢俊 《对外大传播》2016,(10):36-39
随着央企国际化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国际社会对央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舆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加强央企海外形象建设和舆论风险防控成为对外传播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当前,央企需要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动态更新中国企业及国家砥砺前行的"中国镜像",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传播力、影响力,树立国家和企业的良好形象。具体来说,可从七方面加强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第一,把央企海外形象建设作为国际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以鲜活故事打造当代中国企业形象的闪亮名片;第二,明确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战略目标,使中国企业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代言人;第三,组建专门服务于央企海外传播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企业海外形象建设指导平台;第四,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共享,开展中央企业海外形象建设的经验交流;第五,突破传统,拓展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传播渠道;第六,建立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数据库,为央企海外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第七,加强风险防控意识,重视央企海外形象建设的危机公关及监测处置。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经济整体迈入新常态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面临相当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迎来新的创新和机遇: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市场空间。"蹄疾步稳"或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国际形象构建的整体趋势。中国企业海外布局:风险与成就首先来看大型国企(央企)的形象状况。历经十年高速拓展的海外布局,以大型能源、基建、电讯、航运、金融为代表的央企履行国家意志和自身发展需要,积极对接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海外媒体与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关注度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对于反腐败传播在重塑国家形象中的作用,尤其是在构建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海外声誉方面缺少全面的探讨。在这一现状下,如何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加入中国的反腐败传播内容,完成重塑中国国家形象的任务,获得更多国际舆论场中对中国的支持言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对外传播反腐败的必要性1.腐败是海外受众对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10月14日,2016·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报道社承办,中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华信为支持单位。论坛以"创新:企业海外形象建设新动力"为主题,下设"国际产能合作的创新动力"和"产品+服务:创新提升影响力"两个分论坛,深入探讨创新驱动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塑造的路径与策略。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我驻外使节、国企民企高管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了论坛。  相似文献   

6.
海外华侨华人媒介实践在建构国家形象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海外华侨、华人的规模和影响逐渐扩大,海外华文传媒也迎来新的发展高潮。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又先后提出"和平崛起"、"软实力建设"和"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华侨华人的传播实践也因此备受关注。这其间,西方学者对华侨华人媒介的研究呈现出多  相似文献   

7.
正为全面、客观了解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为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塑造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2014年8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报道杂志社和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调查公司共同在亚太地区实施了"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工作。调查范围选择亚太地区与中国贸易往来较多的国家,同时尽量覆盖不同地理区  相似文献   

8.
<正>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9月23日在京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上的企业形象建设"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海外形象建设问题与策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国务院新闻办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毛一翔,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部长李元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经营成果显著。特别是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走出国门,迈进或者接近世界一流企业的阵营。为了全面客观了解海外民众对中国企业的看法,更好地为新时期提升中国企业海外形象、塑造国际品牌提供参考,2017年,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报道社和华通  相似文献   

10.
俄乌冲突对国际局势造成了严重冲击。《人民日报》及其海外版的报道建构了积极努力的劝和者、命运与共的合作者、以人为本的关怀者、国家统一的捍卫者以及美式霸权的谴责者五类中国国家形象。这五大框架的构建使用了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与彰显国家定位、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和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这三方面的策略,对主流媒体关于国际战事报道的话语构建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包括引用中国特色话语传播中国话语体系;多元论据全方位立体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多重隐喻塑造国际关系,彰显国家定位等。  相似文献   

11.
企业作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名片,是国家形象的有机载体和对外窗口。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舆论生态也将更为复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传播中国企业精神,以企业形象彰显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企业国际传播呈现主流媒体与自有媒体并重的格局,以及海外华文媒体与本土化媒体的交叉实践,存在自塑能力不足、资源挖掘不充分、渠道模式化等问题。为此,中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宏观政策环境、消费文化和社交媒体的三重优势,在推进自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严控产品质量之外,提升自身国际传播的专业化水平,平衡好"他塑"与"自塑",挖掘品牌内涵,讲好企业故事,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助力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走出去"战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中国对外投资正处于急剧增长的通道,企业海外投资也日益成为中国国际存在及其国际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企业公共外交增进中国国家形象进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正成为当今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企业公共外交就是一国企业为了改变外国公众观念、塑造自我良好国际形象而开展的信息、知识和价值传播活动。与传统单纯的企业公关不同,企业公共外交的建构与实施基于  相似文献   

13.
国家文化形象建构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内涵要素认知不足、建构行动不系统、多主体协作意识不强等是当前国家文化形象建构中的重要观念障碍。在核心行动方面,应建立广义的国家文化形象观,与时俱进地推进国家文化形象建构,建构过程要注重丰富推广体系、创新载体方式、建立情感纽带、优化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利益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在海外的国家形象塑造显得紧迫而重要。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是中国重要的发展伙伴,双方互为发展的动力与机遇。同时,非洲也是中国拓展国际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舞台。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领导人作为公众人物,其形象既强调个人魅力,又必须服从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要求。中国国家领导人应当建构什么样的公共形象,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播好公共形象,是关乎国家形象建设和软实力提升的关键议题。本文试图通过三个问题,勾勒对国家领导人公共形象建构与传播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传播正面临政治、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本土实践中存在个性缺失、刻板印象和传播体系不均衡的问题。文章提出应当以国家的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形象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则为新时期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世界格局复杂化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形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温朝霞将文化自信视为国家形象的重要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展示大国气度和风范、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精神力量"。许正林和陈少林从国外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角度切入,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意蕴,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在国家形象塑造中,文化形象相当重要。不仅因为它与政治、外交等因素一起构成了约瑟夫·奈所定义的软实力1,更因为文化传播所包含的政治意味较隐蔽,遭遇的接受阻力较小,成为国家形象构建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的子系统,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对外传播,除了服务于国家整体形象,还直接提升区域竞争力,带来区域利益。因而,区域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也随着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意识增强成为一个趋势。本课题组以广东国际文化形象的实证分析为基础,意图揭示区域文化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一些问题,并探讨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企业全球形象的塑造,决定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对国家形象建构也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剖析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意义,探索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的内涵和塑造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是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全球总体形象的重要方向。中国企业全球发展形象以全球发展倡议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指引,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总体价值观,将为塑造中国企业全球良好形象,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国家形象贡献力量,也为有效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地,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的“大国崛起”带动了国际传播能力的日渐强大,国家形象和声誉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这与开展“大国外交”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国家战略是一脉相承的。换言之,中国要成为有影响的世界大国,就要尽快扭转目前在全球新闻舆论场上“西强我弱”的局面,打造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软实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总体概念。在国际传播实践中,应根据客观情况有的放矢地建构叙事框架。从中国内部发展进程和世界历史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世界价值。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依然面临地缘政治动荡威胁周边稳定、高新科技封锁迟滞技术创新和国际舆论摇摆干扰海外战略等外部限制条件。为与国家对外战略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可以从和平、共享、创新、绿色、公平等五个维度建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