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薇 《文教资料》2012,(28):45-46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儿童本位课堂。儿童本位课堂的起步需要"自由"与"舒展",儿童本位课堂的内容包括"探究"和"想象",儿童本位课堂的活力来自"个性"与"创造",儿童本位课堂的指向是斑斓丰富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辽宁教育》2012,(21):16
童年就该是童年的样子。因为是小孩子,可以被允许犯小小的错误,可以被允许编织着不着边际的梦想,也可以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童年的课程应该像童年的成长那样体现"个性的成长"、"灵性的神韵"、"浪漫的色彩"、"多彩的游戏"、"本真的境界",凸显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体验到了儿童文化的特有灵性。我们不应该迷失了课程开发的原点——儿童。教师,要想在课程构建中取得成功,就不能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筹";就不能仅仅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钻研教材、琢磨教法上。殊不知,儿童身上蕴藏着许多尚未解开的谜团,比如:儿童的记忆潜能到底有多大,儿童丰  相似文献   

3.
随着《儿童权力公约》的出台,使教育越来越集中注重在维护和实现儿童的权力上,正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顾问吉姆欧文所说,过去是"从需要着眼的方针",而现在是"从权力着眼的方针"前者"儿童是被动的接受者",后者"儿童是积极的参与者"。关注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童年,儿童生命里一段最美的时光。学校教育就应该给孩子创造与童年的"美丽的遇见",为儿童提供一种自然而温暖的童年生活。童真教育是离儿童童年最近、最适切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正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的童年并不快乐,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原因在于现实小学教育中,儿童并没有真正拥有童年,或者说在童年经历中儿童自身是失位的。当主体失位的时候,童年就变了模样。"做自己的主人,快乐做主人,拥有主人的意识、能力和姿态",是来自儿童内心世界的诉求。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应积极地回应儿童的心声。为了实现儿童"快乐做主人"的愿望,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并把"快乐做主人"作为小学教育的基本命题。"快乐做主人"的基本内涵鼓励儿童做主人,既要强调自主,同时也要强调自  相似文献   

7.
萧红在创作时喜欢运用儿童视角,她对这种视角的偏爱和成功运用,是与她的个性、童年情结和艺术创造性分不开的。纯真、善良的个性品质,深刻、鲜活的童年记忆,真切、细腻的童年体验,构成她儿童视角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也是她的作品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8.
"蓬勃生长"是最美教育的样态,是完整性生长,注重双重生命生长,特别是精神成长与哺育;是规律性生长,要高度重视童年的价值,努力延续童年精神,关注儿童成长的规律;是独特性生长,要认识"这一个",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丰沃的土壤;是气象万千的生长,要有壮阔的境界,有活力和朝气,有浑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健康成长受到家庭、教育机构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提倡要"因材施教",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首先,必须"从关注每个儿童开始",只有真正了解儿童现有的想法、儿童目前的能力、需要,才能给予他们适宜的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童年"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以生态学理论为背景,从两个层面围绕"生态童年"所关注的主要内容进行阐释:基础层面为儿童与自然的关系,进而阐发童年时期的儿童个体在与家庭、学校教育与社区社群的联系间所构建出的"生态童年",以期体现"生态童年"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儿童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情感、有个性、生动活泼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化"。教师应了解儿童文化的特点,以平等、欣赏的态度接纳儿童文化,保护儿童文化的独立性及其存在的权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儿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您当成一个偶然闯入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当成一个对守卫的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都无  相似文献   

12.
"童年遇见诗"写作课程的结构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的引领、催生、启发.这倡导的是教师研究儿童,以发展的方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建构丰富的创作体系.二是儿童个体的主动创造.这给予儿童自由的创作环境,相信儿童,启发儿童,激励儿童,呼吁个性发展.这两个体系逐渐形成了"童年遇见诗"写作课程实践的双翼.  相似文献   

13.
与风筝失约     
此文多元立意,它既可以理解为"找回童年",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理想"--让读者"见仁见智"再创造。  相似文献   

14.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学生。"只有在正确的儿童观理论的指导下,教育者才能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有助于生命舒展、个性涌动的环境,创造一个崇尚开放、自由、多元的环境,使每个儿童在有规可循之时选择自己的自由,张扬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各类媒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儿童的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一览无余的媒介,让儿童与成人的界限开始模糊,儿童与大自然还有大社会疏离,与文字阅读的距离渐远。"童年"是文化意义上的存在,童年的消逝不单纯是图像时代的各类媒介所致,而是社会的观念、文化的导向使然。因此,重要的不是反对媒介,而是要在文化和教育中捍卫和发展童年概念。我们要正确认识"图像"的教育价值,发挥"重要他人"的积极作用,引导儿童回归"本真"与顺应"现实",这样童年才能在图像时代中被再创造。  相似文献   

16.
迟子建是一位与儿童有着不解之缘的作家,她的个性、心灵、艺术创作等许多方面都带有童年生活的印痕。她的情怀,她的未泯童心,她对童年的美梦重温、对儿童的“局外人”身份的书写、对儿童本体世界的关注,这一切成为她文学创作的重要心理动因,也是她成为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优秀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天取经团队是不同个性的多元组合,然而能够协作起来,互相补益,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既成就了集体的功业,又升华了个人的价值,给班级建设以启示:学生个性有别、智力不一,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班主任工作中要顺应保护学生的各自天质,避免学生成为个性丧失、易管驯顺的羔羊,而应以个性的互补互生打造出共同前进的集体;同时,竭尽个人才干,使其心魂始终在"打开"的状态下求知生活,找到每个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要防范急于求成的焦躁心理,明白生命的成长是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磨砺,而只要其向好的善的方面成长,哪怕每天一点一滴,也是一种成功。所以,班主任要变"拔苗"为"助长",变"管"为"理",以个人进步保证班级提升,达到个人和集体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精彩童年",主要指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自我生命成长过程中健康、快乐、丰富而有意义的经历和收获。在"精彩童年"的所有内涵中,自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精彩童年"呼唤我们教育工作者把自由还给儿童,应尊重儿童有纯粹的自由,应呼唤儿童理想的自由,要还儿童自主探究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依据和能动力量,是一切创造力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着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因为健康鲜明的个性是儿童"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的前提。作文教学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那么,如何实现学生个性的"优化发展"呢?下面谈谈寻求手段与目标的最佳契合的三种策略:开放——让个性由单一走向多元;激励——让个性由盲从走向独立;疏导——让个性由偏激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个儿童都只能经历一次童年。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童年,也不能代替儿童去过属于他们的童年。身为小学教师,置身于无数儿童的童年时光里,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守护这弥足珍贵的童年?对此,读《童年社会学》很难找到具体的答案。作者威廉·科萨罗教授似乎在考验你的耐心,他列举了各流派的理论,陈述了多家幼儿园的研究案例,讨论了许多有关儿童成长的社会问题……但就是不提供"你可以怎样""你应该怎样"的答案,他只是告诉你他怎么理解儿童,他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