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邓丕来 《辅导员》2013,(Z2):31-32
经济学中有一个较为常见的理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教师教学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很多教师都能体会自己课堂教学"边际效应递减"之痛,都能感受那份无奈与焦灼。面对课堂教学新的挑战与羁绊,作为教师别无选择,唯有用更为先进的能量与元素武装自己,不断演练新的"战略战术",拥有足够灵敏的嗅觉,才能圆满完成课堂教学。诚然,教师所面对的"对手"是貌似成熟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邓丕来 《辅导员》2013,(16):31-32
<正>经济学中有一个较为常见的理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某种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把教师的教学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那么教师教学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很多教师都能体会自己课堂教学"边际效应递减"之痛,都能感受那份无奈与焦灼。面对课堂教学新的挑战与羁绊,作为教师别无选择,唯有用更为先进的能量与元素武装自己,不断演练新的"战略战术",拥有足够灵敏的嗅觉,才能圆满完成课堂教学。诚然,教师所面对的"对手"是貌似成熟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本文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石油工业技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揭示教学中的诸多现象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据此提出对教学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的含义是对某种物品的消费达到一定量后,则随着消费量的增  相似文献   

4.
边际效用论无疑是一种划时代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的最直接的意义,乃在于科学地破解了困惑经济学家两千余年的"价值反论"。因为边际效用论发现,单位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是商品的最后单位增量的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单位商品使用价值便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这样一来,钻石交换价值大,决不是因其效用和使用价值小;恰恰相反,钻石交换价值大,只是因其数量小,因而边际效用大,从而使用价值大。水交换价值小,决不是因其效用大,而是因其数量多,因而边际效用小,从而使用价值小。因此,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成正比:价值反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5.
温少挺  李晓东 《考试周刊》2012,(14):162-163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本文试图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引入《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揭示教学中的诸多现象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据此提出对教学艺术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接受表扬和批评、消费教学情境等诸多行为 ,存在着西方经济学有关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所称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微观经济学中效用理论的重要基础,但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当前学术界还存在不少争论。不少学者举出一些疑似边际效用递增的例子对该规律进行质疑,认为它存在例外现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严格的前提条件,而众多质疑的例子基本都忽略了其前提条件。在严格的前提条件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必然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本文通过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分析,论述在课堂教学中边际效用递减的实际存在和影响,分析该规律如何影响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用,指出课堂教学中两种看似平常的教学行为的负面影响。鉴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本文尝试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激励中.有种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所谓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每一新增的货物的边际效用要低于最少或先得到的。如每新增一块面包的效用对于拥有很少面包的人来说很大,对于已经拥有许多面包的人来说效用就小了。边际效用理论认为,激励的效用具有两种现象: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先递增。到一定高度停滞一段时间后,开始递减;精神激励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激励量的加大,比如更多的信任、肯定、赞美。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而会递增。边际效用理论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我们的启示为:等量的.连续的.同质的增加,必然出现刺激强度的递减,边际效益理论不仅适用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企业管理,一方面,边际效益理论要求领导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边际效益理论要求领导在管理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再一方面,边际效用理论要求领导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相似文献   

1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我们的启示为:等量的.连续的.同质的增加,必然出现刺激强度的递减,边际效益理论不仅适用经济领域,而且适用于企业管理,一方面,边际效益理论要求领导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边际效益理论要求领导在管理中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再一方面,边际效用理论要求领导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  相似文献   

12.
甘宜沅 《高教论坛》2007,(6):126-129
效用概念是微观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石,而边际分析法的广泛运用使得经济学家对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分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在科学的意义上揭示各种经济现象和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显然,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效用概念和边际分析法,对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外,论文还对效用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江鸿 《基础教育参考》2010,(6):65-65,67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重复刺激会导致相应的反应性行为递减。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存在着边际激励效用递减规律。从效用理论分析,主要存在两种情况:对教职员工精神激励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激励量的加大(如更多的信任、肯定、赞美,委以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而递增:而单纯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则是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先递增到一定程度后开始递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边际效用和网络经济的概念诠释,阐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存在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关于网络经济边际效用的学术争鸣,最后通过对网络经济的自我膨胀特征分析,论证网络经济的边际效用递减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并指出应正确对待这一现象,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空间里,教师运用着教师语言在实现着言语配置的最优化和言语效应的最大化。在语用经济规律观照下,依据言语效用最大化规律和言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教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充分利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互补功效,采用适当的语言投入量和投入形式,不断锤炼教师语言艺术,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论是劳动价值论还是边际效用论,都承认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使用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实体。二者的分歧,直接说来,在于劳动、资本和土地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根本说来,在于使用价值是不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最终说来,在于价值反论能否成立。边际效用论证明价值反论不能成立。因为边际效用论发现,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使用价值便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此,钻石交换价值大,决不是因其效用和使用价值小;恰恰相反,钻石交换价值大,只是因其数量小,因而边际效用大,从而使用价值大。水交换价值小,决不是因其效用大,而是因其数量多,因而边际效用小,从而使用价值小。因此,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大小成正比,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产生的源泉和存在的实体。这样一来,商品中所凝结和耗费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便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它们是使用价值的直接源泉和直接实体,是交换价值的间接源泉和间接实体。马克思和古典经济学派误以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说到底,就是因为他们被价值反论所惑,误以为使用价值往往与交换价值成反比,因而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和实体,不可能用使用价值来解释交换价值。这样一来,使用价值的源泉和实体——劳动、资本和土地——也就不可能是交换价值的源泉、实体了;否则,交换价值怎么能够与使用价值的大小相反呢?那么,交换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实体是什么?只有劳动: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确实,如果劳动是创造交换价值或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价值或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往往相反就可以理解了。  相似文献   

18.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与班级管理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际效用递减现象是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行为的一条基本规律,实际上,重复刺激的反应性行为递减现象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各种行为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奖惩都存在这种现象,有效地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能更好地管理学生,以取得最大的管理效应。  相似文献   

19.
普通理工类院校的英语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对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英语教学"边际效用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重要原理,但在网络经济中,边际效用递增和“物以多为贵”将给这一原理带来冲击,而锁定效应、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效应是导致这种冲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