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学立足于国家又面向世界,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具有与生俱来的国际性格和国家性格.我国大学应当在当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其国家性格和国际性格进行正确的定位,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2.
姜元涛 《教育科学》2012,28(3):93-96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对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各国逐渐确立了以"公平与正义"、"生存与发展"、"民主与理性"为核心的"全球公民"教育价值诉求,实施"全球公民"教育的立体化教育网络也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全球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操作内容,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是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中国的研究型大学以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开放的教育创新理念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按照培养有中国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的定位,武汉大学及其他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以及更好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这与我校培养"会生存、会做人、会学习"的具有现代文明素养国际小公民的育人目标是相一致的。因此,在"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我校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品质教育"的深化,着力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等优秀品质,并以培养民族情怀、拓展国际视野的研究实践活动为途径,全  相似文献   

6.
略论"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和外语教师的"全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的研究现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公民意识"的培养,也应包括世界公民意识的培养.外语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一个重要途径;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公民"的特殊使命,理应加强自身的"公民意识"培养,努力掌握全球化知识,提升全球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据世界大学新闻网2013年5月31日报道,为期一周的第65届国际教育工作者盛会近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举行,会议主题为"全面的国际化:愿景与实践"。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会议开幕式上称:"国际教育团体应该培养能有效改变世界的全球公民。"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全球高等教育和学生流动的数据、策略和趋势。联合国前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正《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深信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须。"地理教育能够影响并转化一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国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聚焦在"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全球治理到世界政府""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元文明共生"四个方面。为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世界公民",提升国际话语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是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的最佳场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理念不断发生变化.但大学自诞生之日起所秉承的独立自由和世界精神的永恒理念和精神实质依然故我.这两点精神在塑造世界公民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立身之本。面对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竞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民办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严谨治教,敦品励学,精心育人,加快学校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校管理的信息化与国际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全球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等学校在信息时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考验。章在分析信息化特点的基础上,针对高等学校的信息化与国际化管理进行了较全面的系统性分析,明确信息化为高校国际化创造了便利条件,确定了国际化是高校建设的必由之路,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高校向国际化的建设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学校的教学、科技、思维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条码使用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了2006年出版的具有ISSN号的高校学报200种,对每种高校学报的条码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有160种(占80%)学报条码的年份码有误;有36种(18%)学报条码的附加码有误;有169种(占84.5%)学报条码的印刷位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约有12种(约占6%)学报条码的颜色与底色搭配不当;有172种(占86%)学报条码的尺寸、缩放比例不符合标准要求;有163种(占81.5%)学报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与条码一起印刷;有2种(占1%)学报根本没有使用条码;仅16种(占8%)学报条码的使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呈现国际化趋势的高教理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网络教育和教学评估 5个背景和结构调整、社会需求、可持续性、科教兴国和人才战略的国内 5个战略要求背景入手 ,分析了我国高教面临的传统观念冲突、国际竞争压力、教育层次差距、农村教育滞后、高校布局重组、资源需求矛盾、扩大规模障碍、筹资体制改革等 8大挑战的现状 .提出了把握高教理念国际化、办学主体多元化、人力资源市场化、高校重组社会化和教学评估系统化等 5个态势的对策 .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开展和推进国际化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我国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步伐已经启动,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但也存在国际化办学理念误读、缺乏战略规划、层次不高、中外合作办学推进困难、师资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面对新形势,地方高校有必要重新自我审视,修正国际化办学理念,做好国际化顶层设计,提高国际化办学层次,开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将国际化办学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很多普通高校都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目前新升格为本科的民办高校有48所,其中有32所也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普通高校的专业侧重于学科型人才的培养,而民办高校应该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民办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突出这一思想。文章通过基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理念,以民办高校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重新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如何加强来华留学生工作是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下的重点工作。通过对宁波部分高校来华留学生招收和管理现状的调查,在总结数量少、起步难,留学生配套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教授留学生经验不足等共性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来华留学生工作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8.
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民办高校党员先进性建设,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民办高校加强党员先进性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与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提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卓越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营利性民办高校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具有营利性和民办的。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我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实行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和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然而,当前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存在观念变革滞后带来的阻力、营利性民办高校试点无人喝彩、营利性民办高校缺乏政策保障等困境。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营利性民办高校,应做到转变观念,客观认识营利性民办高校;大力鼓励和支持营利性民办高校试点;给予营利性民办高校必要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