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统计“三言二拍”婚恋小说的数量,将作品分为终成眷属型、奸淫遭报型、夫妻离合型和难成眷属型四种叙事模式,并分析作品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言二拍”产生的思想背景出发,以大量作品为例,从道德观念、婚恋观念和贞节观念阐述了明中叶以后、市民阶层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晚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扬个性、注重本我的新的社会思潮兴起。凌薄初深入追索市民大众的这一文化心理意识,在“二拍”中演绎出情态万千的婚恋女性.描绘出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需要出现或希望出现的种种画面,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展现众多商人形象和经商活动,是“三言”“二拍”一个重要而突出的内容。作品通过“商贾为第一生业”“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崭新的婚姻道德观念”“珍贵的友谊和信义”“频繁的商品经济活动”等多方面内蕴的揭示,生动反映了明中叶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和时代的基本特征。时至今日。“三言”“二拍”中的商人群象及其凸显的丰富内容,仍具一定认识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作品,有很多是关于婚恋的,而婚恋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总是美好的,有时甚至是非人性的。非人性的婚恋,表呈形式往往是“笑话”,但这时我们切不可让学生“一笑而过”,而应该在“笑话”之下挖掘出“悲剧”来,让他们从中感受到人性的创伤。以下试举数例析之。  相似文献   

6.
明代中后期,由于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商贾势力的急剧膨胀,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促进了通俗化传播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加之当时反礼教社会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恋爱的思想萌芽。“三言”“二拍”的编纂及时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并及时地以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这一动态,对不同阶层女性的恋爱模式进行了描绘。总观“三言”“二拍”中的婚恋作品并加以分析,其恋爱模式主要有芳心暗许型、两小无猜型、日久生情型、主动自荐型四类。  相似文献   

7.
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杰出代表。冯梦龙明确地提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的著书目的,表达了他“以欲反理”的观点。凌蒙初认为冯氏“三言”“颇存雅道,时著良规,一破今时陋习”,继而编写了“二拍”。他们把唐宋的空灵高雅的士大夫文学转向充实浅俗的市民文学。在“三言”、“二拍”中,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篇幅,这部分作品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新兴的妇女观。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8.
自隋初迄清末,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期间,该制度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话本小说“二拍”中多篇婚恋故事即以科举为背景,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其对于婚恋文化的影响。科举制明显作用于社会婚恋习俗,并将传统婚恋观念导入其控制之下,使与科举关系密切的女性皆以“科拳成败”为标准,形成普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三言”、“二拍”是明代短篇白话小说的代表,因其思想特征、艺术水平大致相同,故将其并称。“三言”、“二拍”共五部书二百回。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演而畅之”,内容庞杂,“极摩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它的回目具有高度概括性,传达了作品的关键信息。本文将通过“三言”、“二拍”的回目探寻、分析作品的题材类型。  相似文献   

10.
《十日谈》与“三言二拍”都是中世纪末期出现的市民短篇小说,二者都在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市民阶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人文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意识。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民族性格、社会环境等的差异性,使二种小说所展现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走向.  相似文献   

11.
综观自清代以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涉及蒲松龄婚恋观的专著、论文极少,且多侧重其理想爱情观。本文试图通过《聊斋》九篇写实性三角模式婚恋小说,透析蒲氏对现实婚恋的看法和期望,揭示其囿于时代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婚姻与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而在描写这类主题的作品中,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在这本书中,奥斯汀通过描写四对年轻人的婚姻与爱情,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文从爱情、金钱与个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那就是: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并且双方的性格也会对婚姻是否幸福产生影响。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三言》、《二拍》中,以工商活动和商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工商活动与市井风情,大胆而充分地肯定了人们正常合理的物质欲望和对金钱财富的追求,并对过分的物质欲望所导致的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匡正。  相似文献   

14.
清代女作家吴藻的婚姻状况对其创作生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吴藻的交游词的大量创作及传世;二是吴藻词作多愁风格的形成;三是其晚年避世,从词作渐少到扫除文字而专心礼佛。  相似文献   

15.
丁玲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大潮融合,将自己对女性的思考与时代的感悟投射在创作中,尤其是其中以女性的恋爱婚姻为主的早期作品。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婚恋题材主要有恋爱、同性恋、婚姻等三个方面,体现了丁玲婚恋观的演变,并可从中感受到她对那个时代背景下女性境遇的关切。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中有大量的偷情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虽各不相同,但细审之却具有相类的叙事模式,每个模式内部又都包含相似的要素。这使得故事按照一定逻辑发展下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对男女提出的要求,更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冯梦龙个人的思想意识,即他并非如一般论者认为的是个十足的主情论者。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在其每部作品中都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把风俗小说打造成真正的艺术精品.她在作品中表达出的婚姻观是:人们不能凭借感情冲动选择婚姻,婚姻应该在感情的基础上亦受到理性的制约.只有建立在理性上的婚姻,才能给予人们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美满.  相似文献   

18.
在《沈从文与张兆和》中,刘洪涛先生认为,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沈从文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总是正面的,他把沈从文几乎所有的创作成就都归结于张兆和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他的观点有偏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体貌特征和亲族关系、沈从文创作所受到的女性的影响,以及理性与情感这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明扼要地分析了《傲慢与偏见》中彬格莱和吉英的婚姻。他们的婚姻总给人一种缺乏力量的感觉,但最终还是建立了美满的婚姻。作者认为彬格莱和吉英在性格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他们婚姻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作者也指出彬格莱和吉英是为爱而结婚,而不是为金钱、地位或相貌而结婚。因而也预示着他们的婚姻将会是美满幸福的。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对婚姻有着独创的见解。代表作《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四起婚姻的描述,揭示了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财产是婚姻的保障,以及个性吸引对现实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