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画报>以"新生活的引领者"作为自己的办刊定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思路和编辑写作风格,并依据丹尼斯·麦奎尔提出的传播关系模式理论探究该刊物与受众之间的传播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2.
《良友》画报中的审美现代性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友>画报作为中国画报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视觉文献,是映射中国现代化进程、尤其是都市大众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面多棱镜,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专业视角对其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本文试图从视觉传播的角度,来分析<良友>画报所蕴涵的审美现代性,及其对中国都市大众审美情态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各媒体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各种各样的选秀形式出炉,充斥着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超级女声>叙写着收视神话,<快乐男声>也新鲜出炉,<梦想中国>打造着平凡人的梦想,<我型我秀>火热登场……各种娱乐选秀节目的热闹喧嚣、异彩纷呈,似乎是追随时尚潮流的当今人们娱乐需求下的必然结果.殊不知,民国时期,报业也曾兴起各种"选秀"活动,如上世纪30年代发起于天津的一场选秀活动曾轰动一时,惹人热议,这就是<北洋画报>所发起的"四大女伶皇后"的选举.  相似文献   

4.
朱灿飞 《青年记者》2008,(15):97-9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画报"蔚然成风.1926年面世的<北洋画报>,应北方画报完全缺乏之运而生.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北洋画报>作综合分析,既是重读历史,感受时代特色,同时,今人也可以从中获取启示.  相似文献   

5.
今年,<人民画报>迎来了"毛泽东同志题写刊名60周年暨<人民画报>创刊60周年"纪念.<人民画报>是新中国出版的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作为"中国国家画报",60年来,<人民画报>与新中国一路同行,肩负起报道中国与国际传播的使命,持续不断地用真实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生动见证.  相似文献   

6.
<良友>画报中香烟广告既是商业宣传,也是一种新文化的传播.它们塑造了富有新时代特色的人物形象,倡导了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普及.  相似文献   

7.
中国时尚杂志一直是高码洋月刊的天下,但自去年底开始却有一些时尚杂志逆潮流而动,以亲民的低价姿态、时效性更强的"周"为出版周期杀入市场.使得一向竞争惨烈的时尚期刊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这股周刊浪潮的始作俑者是<优家画报>,国内最大的民营纸媒出版集团之一--现代传播集团旗下的第八本杂志.  相似文献   

8.
刘键 《出版广角》2018,(13):44-46
《解放军画报》是一本有影响力的期刊,也是大众了解军事领域的窗口,其满足了受众全面了解军旅生涯的需求,为军人提供了一个精神家园.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三微一端"的迅猛发展,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军事传播"成为受众获取军事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解放军画报》顺应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视听娱乐的日益变革早已使画报不再新鲜。可是,最近读到的一种画报,却着实让我眼睛一亮,爱不释手,在她的指引下,我回溯了百年前的一段历史。按说,她挺落后的,图片是徒手绘制的,印刷是简单的黑白线条,无论从纸张质地,还是从图片色彩,和如今日趋精美的照相铜版画面都远远不能比。但是,她也曾经傲立时代潮头,独领报刊风骚,是她开启了画报与时事、与新知相结合的传统,成为中国最早的新闻类画报。我要说的,就是创办于1884年的《点石斋画报》。19世纪80年代,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清王朝孱弱多病,积重难返。如此家国,如…  相似文献   

10.
自将磨洗认前朝--赏《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楣 《出版科学》2005,(4):68-71
现在的年轻人已少有人知道风行一时的老画报<良友>,而它作为一位忠实的记录者,灵敏地捕捉了当时生动的日常细节和真实的生活气息,它所记录下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生活场景,自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 "人终为灰土,书终以传世".九旬老报人马国亮先生去国数十载,耄耋之年回顾<良友>岁月,未及看到它的出版即已匆匆辞世.而他在仙逝前为我们留下的<良友忆旧>,以良友人的身份回忆<良友>,第一次为曾经风光无限的<良友>画报(1926-1945)拂去岁月的烟尘,露出了它的真实容颜.正如书的副题--"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所揭示的那样:一方面为世人再现了<良友>从创刊、发展、繁荣以至内讧、衰落的沧桑历史,一方面又重温了<良友>所记录和反映的民国时代的社会氛围和历史情境.  相似文献   

11.
因为对市场期刊宏观情况的了解有限,我今天的发言将主要围绕着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所属期刊遇到的问题展开.京版集团所属的期刊数量不多,包括四家老刊和一家正在加紧创办的新刊.它们都是市场竞争型刊物,其中三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由于刊物分属不同类型,经营中个性大于共性,因此集团难以按期刊统一管理,而是将其放入了相应的产品板块当中,如<十月>属文艺类,<父母必读>属生活家教类,<少年科学画报>归少儿科普类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画报潮”,发生在画报史的铜版时期,它在彼时的读者视野中是一场热闹的画报出版与传播活动,被建构为时人记忆中的“画报潮”与出版热。本文借助阅读史的方法,从读者的视角切入,聚焦“画报潮”中的编读互动过程,再现其带来的意义共享实践。研究发现,在画报的日常生产实践中,编者和读者之间在印刷、版面、选材等方面展开了探索式的交流,以此调适画报的出版,使画报生产呈现出开放性和动态性;而编读间在平日的积极互动与节庆中的消极应对两方面的默契,则反映了“画报潮”建构的社会空间。这一过程使作为主要读者群的知识阶层在“国家徘徊于歧路”的困顿中聊以慰藉。  相似文献   

13.
一、专题摄影知识性 画报专题摄影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多年的实践给摄影下了这样的定义:用照片写成的章,用照片写成的诗,用照片写成的散,用照片描绘生活的故事,用艺术体裁展现主题思想,反映历史、人、地理、环境等各种化氛围。使读通过照片吸收更多知识。如1999年第三期《山西画报》用历史和现代照片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晚清画报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子岳  许金平 《出版科学》2009,17(5):103-107
晚清画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高潮期三个阶段.晚清画报之所以能够迅速兴起,源于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包括西方印刷术的传入、画报图像的力量、大众底层文化的崛起、传播西方文明的需要,以及开启民智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15.
1926年在天津创刊的<北洋画报>,被誉为"是天津及华北第一份铜版画报",开北派画报先河,被当时的报人称作为"北方巨擘".  相似文献   

16.
李丹超 《新闻世界》2013,(4):208-210
画报在新闻事业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我国,从1884年5月创刊的《点石斋画报》开始,画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改革发展。本文在收集了大量近现代画报研究资料的前提下,通过对(《点石斋画报》、《良友画报》、《人民画报》和当代图片杂志与网络画报的分析,从不同时期画报所体现出的特性和历史背景,以画报传递信息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论述读图时代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语境中,"启蒙"的本土内涵包括"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两方面内容.在这两个范畴的共同定义下,"中国人民"是一个相当具有症候色彩的概念,是社会主义启蒙的核心概念,也是《人民画报》在社会主义启蒙中向读者普及的关键身份概念.本文从刊物本身国有性和视觉性两种属性出发,发现《人民画报》通过独特的视觉表征实践与...  相似文献   

18.
黄育聪 《新闻界》2013,(15):15-20
《北洋画报》是1930年代北方重要的娱乐性画报。它登载了大量京剧剧评、演出广告和京剧改良理论。它以"艺术眼光"为指导,努力塑造一批"典雅"的京剧女演员形象,特别是通过"选举"等形式使京剧在更广范围内接受女演员,也推动了女演员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对京剧的新变产生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阐释主体对客体对象加以重构的一种重要方式,命名从来不是客观的、自然的,它因指向实践行动和影响权力主体知识话语的生产与复制,而具有历史的、因果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出版事业大多以"人民"的名义命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就至少出现了四种以"人民画报"命名的刊物,并历史地、内在地建构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人民本位"的图像象征体系:以"人民"的名义从事视觉实践的价值立场,"为工农兵服务"的"人民本位"观,"书写工农兵"和"工农兵书写"的"人民主体性"意识.这套体系在维护人民政权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方面发挥作用.因此,"人民画报"不是一个纯粹的报刊概念,而是一个政治范畴和政治性的概念,其图像实践也是创造新的政治主体的过程,是一种将视觉宣传与日常生活、视觉文化与视觉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0.
陈江 《出版史料》2002,(3):97-99
1896年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热情宣传西学,影响巨大,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期刊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我国期刊史上第一次办刊热。早于《时务报》创刊12年的《点石斋画报》可以称为画报中的《时务报》,它的巨大影响和历史功绩同样在于它主要传介了西学;鲁迅评价说:“这画报的势力,当时是很大的,流行各省,算是要知道‘时务’——这名称在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