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痛苦是巨大的。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沉重。这时,他们最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什么呢?我感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细心和关心 家庭不安定,孩子上幼儿园也会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们最需要老师轻声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如果老师只是说“别理他,一会儿就好”,那么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啊。在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爱抚,他多么希望能从  相似文献   

2.
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提供最好的食物、衣服、玩具等,也会尽可能为他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孩子的配合呢?许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后孩子并不满意?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不止?为什么孩子如此娇气、任性?关键就在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没有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道德智商     
他会不会考高分?他会不会进名校?他长大了会做什么? 随着孩子成长,做父母的无时不为孩子操心。但有个问题最让他们担忧:孩子长大后,会不会做个好人? 许多父母对孩子谆谆教诲,除了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之外,其实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是能培养孩子正直的品格。现在,人们除了在乎智商外,也热烈谈论情绪智商所能发挥的作用。世风日下,青少年犯罪率增加,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重视“道德智商”呢? 哈佛大学教授兼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的新书《孩童的道德智商》从他个人养儿育女的经验,及他周  相似文献   

4.
考试是每个上学的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学校里大大小小的考试检验着学生们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孩子们难免有考不好的时候,即便是一些学习很不错的学生,他们也不是“常胜将军”。当孩子考试出现失误时,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孩子们对父母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们在北京海淀区万寿寺小学和北京东城区的东四九条小学,对20余名五、六年级的孩子进行了采访。可以说,这20余名孩子所表达的话语代表了很多学生的心声。孩子的想法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需要父母、老师的引导,但我们成年人也需要检讨自己的行为。希望这些孩子的心里话会对父母有所触动。由于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愿意留下自己的姓名,所以,我们只是把这些孩子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进行了归纳,但足以让大家了解他们对父母的期望了。  相似文献   

5.
一位爸爸对自己6岁的女儿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当他没有看到女儿的出色表现后就焦虑万分。其实很多父母都有这种心态,只是或多或少罢了。我们养育、教育孩子,是我们应该尽的责任,但孩子们一定要达到我们的期盼和要求吗?如果达不到,我们就一定要失望、懊恼吗?我们给孩子定的目标真的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吗?我们给孩子的爱一定要得到回报吗?我们的咨询员对这位焦虑的父亲给予了帮助,但愿有类似焦虑的父母能由此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一个婴孩呱呱坠地,世界上就又多了一个生命,父母就多了一份希望和责任。他们要为这希望付出一切,孩子也就在希望中寻找人生的真谛。父母自然知道年幼的子女还经不起岁月的磨难,贸然放子女去飞,无疑会害了子女。他们为子女设计人生,用手中的镰刀砍去荆棘,用粗糙的双手填平坎坷。但是,父母更知道,如果让孩子永远在自己预设的轨道上走,即使给他掌声,给他快乐,扶他成功,孩子都不可能有自己的路,不可能有自己的掌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成功。子女只是温室中的花朵,定然经不起风吹浪打。  相似文献   

7.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呢?  相似文献   

8.
成长期望与生涯规划做父母的都期望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但光有期望是不够的,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规划和经营自己的生涯。成功的生涯规划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1.知己。即父母应培养孩子学会了解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如“我是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9.
陈通行 《河南教育》2004,(10):20-20
怎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呢?一、学会倾听倾诉欲是每个人都有的天性,一个人遇到高兴事需要倾诉,让更多的人分享他的快乐;遇到苦恼忧伤需要倾诉,在倾诉中得到解脱;遇到困扰也需要倾诉,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大多数时候,一个人在倾诉时,并不需要听的人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只要能听他倾诉就行了。在倾诉时,倾诉者的心理最脆弱、最敏感,他彷徨、脆弱、无助,倾听者只要有一丝的不耐烦或不屑,就会使他感到难堪,受到打击———尤其是孩子。所以,父母在倾听时要心无旁骛。二、阐述自己的观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许多思想是幼稚的错误的,父母希望孩子接受自…  相似文献   

10.
主持:孩子的成长需要亲切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也都希望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但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复杂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总有步调不一致、意见有分歧的时候,争争吵吵在所难免。那么,这些争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是不是所有的争吵都应该或能够避开孩子?本期18位家长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希望他们的观点能带给您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我们会发现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有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小兵 ,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 ,告诉父母他快退伍 ,可以回家了 ,父母当然非常高兴 ,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 ,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 ,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他父母 ,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 ,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 ,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 ,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 ,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  相似文献   

12.
<恒毅> 《科技文萃》2000,(10):186-187
我们会发现陌生人和亲人之间的不同点是很小的. 有一个在越南打仗的小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父母他快退伍,可以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他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 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设法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这些话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以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相似文献   

13.
家教文萃     
电脑时代宝宝轻松“触电”现在许多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是个电脑神童,但又怕孩子过早接触电脑会损害健康。以下这些原则值得家长们借鉴。由浅入深孩子学电脑和学钢琴、学外语、学画图一样,也必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要为孩子制定“硬指标”,期望他几天就学会。激发兴趣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对枯燥乏味的“电脑语言”会感到兴趣索然。应选择那些寓教于乐的软件,亲自演示一下,同时也可多征求孩子的意见。组织比赛父母可常把孩子的小伙伴请来,有意识地组织—些小型比赛,以增加孩子学电脑的兴趣。这样做还可以让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生于韩国南部一个小镇。他从小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同样一道数学题,其他孩子很快就能做出,而他却要做好久,有时还会做错。老师们都不看好他,他的父母对他没抱有任何期望,只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做一个平凡但幸福的人。男孩也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他从不自暴自弃,因为他坚信"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秉着这样的信念,他把父母和老师交代的每一件事、每一道题都认认真真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孩子都会多多少少有 些偏科,喜欢的科目成绩就会 好得多,而不喜欢的科目成绩 自然就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最重 要的一点就是任课老师受学生 喜好的程度,因为孩子毕竟还 是孩子,他们不可能都会对所 学的课程有一个完全理性的分 析,往往是自己喜欢哪个老师 就连带地喜欢上这位老师所教的那门课,或者学生喜欢哪门课也就连带地喜欢上教那门课的老师。因此,对于老师而言,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要让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老师就要变讲授为交流,变灌…  相似文献   

16.
訾非: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系主任,硕士生导师。父母关心孩子无可厚非。但过于密切的关注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是孩子更顺利的成长还是事与愿违阻碍了孩子的发展?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訾非老师。父母对孩子紧盯的做法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孩子难以成为他们自己。他们长期在父母的关注、期待和控制之下,只知道别人期望他做什么,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些孩  相似文献   

17.
习作几乎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不是件愉快的事,他们或许缺乏写作的兴趣,或许缺少生活的体验和情感的积累,总而言之,谈到写作,几乎没有孩子是乐意接受的。在写作的这条路上,我们的孩子摸索了,摔倒了,还要继续前行,每一步的成长都饱含着无比的艰辛。其实写作不仅仅对于孩子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同样困惑。都说培养孩子的习作兴趣重要,固然如此,但兴趣有了,仍然写不出令我们满意的文章,怎么办?此时如果老师能给这些在黑暗中习作的孩子们点盏希望的灯,那么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希望,也会给我们带去希望,成功或许就在前方了。  相似文献   

18.
新学期来临,孩子又要进入紧张的学习阶段,而不少家长也为了孩子的学习忙碌起来。为什么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成绩身心疲惫、精疲力尽,但收效甚微?看来,还是需要提高认识和改进方法。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谢妮博士撰文,与您谈谈“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孩子完成学业”的问题,希望能对读者有些启发。非智力因素的确重要,它不仅能促进学业的成功,还能促进事业的成功。非智力因素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着力培养他(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看来是首要任务。我们正生活在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生产的速度之快超乎我们的想象。当我们自己正在了解和尝试终生学习理念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用这个理念去认识和指导孩子的学习生活呢?千万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分数,更要关心他们是否爱读书,是否爱提问,是否爱观察,是否会讨论……并且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品质。只要孩子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就不必担心他(她)一时的成绩高低,本固枝荣,习惯与兴趣才是学习之本。谢妮博士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告诉我们培养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而且有针对性地传授给了我们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方法,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聪明、讲礼貌、成绩优秀的好孩子。而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好孩子,仅仅只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环境,或是耐心教导吗?当然不是!西方父母认为,要培养孩子培养成还孩子,就先要把家长培养成好家长。就让我们来看看西方父母为了孩子是如何从自己做起的吧!第一课:把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家长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有点困难。但是西方好的父母总是会抽出时间来与教育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教育孩子是他们最重要的事。美国的一家著名化妆品公司就把“FAMILYFIRST”(家庭第一)写在员工守…  相似文献   

20.
现在 ,许多年轻的妈妈只关心孩子一天写字 ,背儿歌 ,唐诗 ,唱几首歌 ,如果孩子会写了 ,会背了 ,就眉开眼笑。如果不能写 ,不会背 ,不会唱 ,脸就拉得老长 ,不是怪学校不好 ,就是怪自己的孩子太笨 ,其实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是完全违背做父母的责任的。父母的责任是什么呢 ?除了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人才 ,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 ,孩子能不能成功 ?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 ,而且被大人所注意。孩子能写多少 ,会不会背唐诗 ,并不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而兴趣是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