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重心模型,计算出1991-2011年间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重心及经济发展重心坐标,揭示南海周边国家及地区经济特征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看,以区域几何中心为参照,经济重心大体呈南北狭长型分布,全部落于区域东北部位置,经济发展重心大体呈团聚状分布,有11个落入东北部,10个落入西北部;②在整体移动轨迹方面,经济重心比经济发展重心表现出更为简洁的特征,2000年后经济重心稳定向西南方向移动,经济发展重心在短时间内会呈现急剧的变化,这说明经济重心存在来自于区域特定方向上的力的强烈作用,而经济发展重心来自于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力都较为均衡;③1999年以后,来自区域西部方向的力持续稳定地拉动经济重心的移动,区域南部的力对经济重心移动极为显著。同时,对经济发展重心而言,1999年后东西方向上的力对其移动作用不显著,在南北方向上有悄然北移的态势;④从区域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均衡性来看,经济重心在总体上趋于稳定态势,经济发展重心的不均衡性逐渐加强并稳定,且来自于南北方向上的力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驱动主体,创新效率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时空演变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通过2001-2017年高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测度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利用重心模型、重心移动距离模型、重心耦合态势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创新效率时空演变过程及与经济重心的关系及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不高,发展不平衡;创新效率重心朝东南方向移动,经济重心朝西南方向移动;创新效率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重叠度高,变动一致性高;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整体协调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3.
1990年至2005年中国粮食产量重心演进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王介勇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09,31(7):1188-1194
通过构建粮食产量重心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年~2005年中国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进过程。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重心呈现出“北上西进”的态势,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速率不断增大,粮食产量增长的空间波动性逐渐增强,产量优势区的空间格局尚不稳定。从资源、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驱动机制。耕地资源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动趋势是驱动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客观基础,北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关键因素,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直接因素,科技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区域化的粮食支持政策是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最后探讨了粮食产量重心移动的区域环境、经济及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1979—2007年广东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迁移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心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广东省1979年以来经济中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广东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重心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广东省1979年以来经济中心、产业重心的动态变化特点,并从整体上对比研究了广东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影  肖池伟  李鹏  姜鲁光 《资源科学》2015,37(10):1891-1901
运用区域重心、地理集中度和CGE等方法,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1978-2013年省域层面粮食产量和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经济重心、粮食集中度、经济集中度和粮-经耦合系数,并对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粮-经”关系)及其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978年以来主产区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均位于主产区几何重心的西南侧;主产区粮食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移动幅度较大且不稳定,经济重心总体向主产区西南方向移动,移动缓慢且稳定;1978年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17个纬度,2013年经济重心位于粮食重心的西南方,粮-经重心相互偏离1.51个纬度,粮-经重心南北偏离程度进一步扩大;②1978年主产区粮-经关系表现出弱协调性,主产区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其粮食生产水平低于经济发展水平,粮食集聚的逆经济性开始显现;2013年主产区粮-经关系以粮食集聚高于经济集聚为主要特征,粮食集聚表现出明显的逆经济性;1978-2013年,主产区粮食与经济相互协调的省域单元个数减少,粮食-经济一致性系数差值明显增加。经济发展水平与粮食生产水平不一致程度呈增强趋势,粮食-经济二者空间不匹配,加剧“产粮大区、经济贫困”的恶性局面。  相似文献   

7.
提出采用CAD法和有限元法计算桥梁重心,计算简便且结果准确.以绥芬河斜拉桥为例,给出该桥的理论偏心距为1.3cm.  相似文献   

8.
宋睿奇 《金秋科苑》2010,(16):277-277,273
明代之前,中国历朝的防务重心都在北方。明朝建立之初,为剿灭东南沿海的反对势力,防务重心南移。明朝中后期,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东南沿海倭乱加剧,明政府更加强了在东南沿海的防务力量。倭寇的侵犯成为防务重心南移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本质则是明代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和对外贸易的重心地区。  相似文献   

9.
宋睿奇 《今日科苑》2010,(16):277-277,273
明代之前,中国历朝的防务重心都在北方。明朝建立之初,为剿灭东南沿海的反对势力,防务重心南移。明朝中后期,随着日本战国时代的开始,东南沿海倭乱加剧,明政府更加强了在东南沿海的防务力量。倭寇的侵犯成为防务重心南移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本质则是明代时期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区域和对外贸易的重心地区。  相似文献   

10.
高校内部管理工作重心的下移,关系到高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我国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在内部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但目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学术权力受到行政权力压制和管理专业化程度低、问责机制缺失等问题。为推进高校内部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应树立"小机关、低重心"的管理理念;推行学部制改革,实现学院的实体化运作;建立问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知识价值链特点和收益分配任务,提出基于云重心的Topsis分配方法.引入正向云发生器,将分配方案中可能的模糊语言型分配值定量化,与数值型分配值构成决策矩阵,解决模糊分配值无法定量考虑的问题.基于Topsis法,构造云重心加权偏离度的拉格朗日函数,得出各成员权重.运用偏离度衡量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偏差,根据偏差得出各方案的相对权重,形成综合分配方案,解决多种分配方案协商不一致问题.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土地财产权重心的下移是从注重土地所有权到土地使用权,再到注重土地处分权。土地财产权重心下移的基础在于土地归属、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价值目标体系的完善。土地的相对性处分权利是土地流转和市场化的权利基础,包括转让权、出租权、抵押权、出资权和继承权等权利内容。土地财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同地同价同权",亦即处分权的平等赋予,这同时需要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分工和结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收益分配方法不能很好地对具有交流结构限制的动态联盟收益进行分配,以及存在指标权重赋值主观性强等问题,通过结合图对策和云理论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收益分配方法。首先以传统平均树解法为分配基础,引入风险承担度、合作努力度和资源投入度等收益影响因素。然后借鉴理想点法(TOPSIS)的思想对云重心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基于正负理想状态确定了收益分配的修正系数,以弥补传统收益分配方法的不足。最后将云重心平均树解法应用到动态联盟收益分配的实例中,发现该方法的收益分配结果优于独立经营的结果,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重力场的时间变化与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现代高精度重力场信息研究地球动力学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地学领域前沿热点,除地震测量外,重力场为人们准确了解和深刻认识地球深内部构造提供又一有效工具。文章简要概述了利用超导重力仪开展重力场研究的背景和作用,介绍了国际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院近年来在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如何进一步发挥重力场在地球动力学和国家需求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编者按:呼叫中心逐渐成为人们谈论的活题、但每一阶段话题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三年前我们论证应不应该建立呼叫中心,它的好处体现在什么地方;两年前我们谈论如何建设一个呼叫中心,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功能;一年前我们谈论互联网的呼叫中心心,它如何和WEB相结合开展业务:而现在我们又谈论什么呢?本文就是从人的角度来谈论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卫星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新疆壳幔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卫星地球重力场模型IGG93E,计算出新疆地区不同阶窗的卫星重力异常和分层面密度异常,并对异常场源深度进行了讨论.同时,利用计算结果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了新疆地壳-上地幔的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壳幔结构具有明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块特点,横向不均匀性在37阶以上的高阶场中反映十分明显.其中,塔里木地台中央地段上地幔上隆,岩石图呈稳定块体特征;地台周缘则为壳幔陡变带,幔源物质上涌造成部分熔融,地台边缘呈断块分离、升降.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