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服务型制造利益相关者数据,探讨制造商不同治理方式与项目绩效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制造商多采用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并重的方式,而合同治理和关系治理并弱的方式较少;制造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采用的合同治理程度越高,项目绩效越好;采用关系治理程度越高,项目绩效也越好;制造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采用合同关系并重方式取得的绩效比其他治理方式取得的绩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结合创新搜索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系统研究跨界搜索、动态能力以及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以参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活动的关键物种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平台商业生态系统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均对动态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不仅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而且通过动态能力间接影响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此外,在不同规模以及不同地区的企业中,跨界搜索嵌入模式和路径模式对动态能力和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均产生不同作用的影响,同时动态能力对开放式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3.
戴勇  刘颖洁 《科研管理》2022,43(2):46-54
    数字化浪潮推动了企业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平台型企业作为其中最典型的组织形态纷纷涌现。以平台核心企业为主导的生态系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生态成员种类及其衍生出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多样,如何对平台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内部治理成为学者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不同领域的12家平台组织进行深入案例研究及半结构化问卷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并结合已有文献提炼出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内部治理的前因变量,并进一步运用fsQCA定性分析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条件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平台技术投资、生态系统开放度、平台控制机制、平台领导力、成员间竞合程度是影响平台生态系统内部治理的主要前因变量;(2)单一变量对平台内部治理效果解释力弱,不同条件耦合形成的交易驱动型、服务驱动型、内容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平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四种组态均能实现高效治理;(3)非高效平台生态系统治理包括全面滞后型和管理无序型两种组态,在缺乏技术投资及控制机制两个核心条件的情况下,平台内部治理效果受到明显抑制。本文的研究发现对揭示不同情境下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的高效治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开放式服务创新的多主体性,探讨平台生态系统中平台型企业与各创新主体搜寻异质性创新知识的行为,从合作伙伴类型的视角提出技术型、商业型、技术—商业整合型三种跨界搜索模式。最后通过分析百度平台的案例发现,平台型企业作为生态圈领导者,根据创新知识分享、价值创造、社会关系特点选择相应的跨界搜索模式,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整合,提高服务创新绩效,建立长期稳定的跨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家族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本文以正泰集团为样本,分析公司的治理模式,以及治理模式在发展中的转变过程。我们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治理模式以及相关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显示,治理模式对企业绩效确实有显著性的影响,该影响具体表现为:在企业规模较小,家族成员持股比例较大时采用强关系弱契约的治理模式能带来更好的企业绩效;企业规模较大,家族成员持股比例相对变小时,企业采用强关系强契约的治理模式能带来更好的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当今技术研发分散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不断打破边界,通过共同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以交互传递价值,合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然而,如何实现价值共创是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四家创新型企业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分析,从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和机制两个层面刻画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之路;并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深入探讨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和治理机制不同构型对促进价值共创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单一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无法促进生态系统实现价值共创;运行模式或治理机制的交互组合是实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最优选择,且存在多条等效路径。研究结果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高资源整合效率以及实现价值共创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治理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放式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管理层面的问题,更是组织之间知识的治理问题。作为知识治理在开放式创新研究中的基础性探索,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下知识治理的影响因素框架,即以知识特性、知识活动主体、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内生情境为自变量,知识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研究表明,对于外部创新源的知识特性,知识的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能够消减知识差异性和情境嵌入性等部分复杂属性;知识能力在知识活动主体因素中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大,知识能力直接决定企业捕获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知识活动的外生情境提供关于组织之间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知识转移程度等信息,帮助企业组织确定合适的外部创新源目标;知识活动的内生情境中社会关系亲密程度、互动机制对于知识治理绩效都有较大贡献,此外成员之间的博弈类型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平台型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价值共创的重要模式,企业的竞争正在演变成生态系统的竞争,与此同时平台企业治理也面临隐性知识溢出、个人隐私泄露等新的问题.双边关系视角下的信任治理策略并不能完全适应平台生态系统中多边关系的情境.基于多案例探讨了平台型企业的多边互信机制,构建了平台生态系统中信任障碍的原因、过程和治理策略的影响模...  相似文献   

9.
基于定价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技术标准/模块的知识异化、协同配套、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成员企业之间收益分配不均诱发创新生态系统机会主义行为,科学的定价机制因促使收益在合作各方合理流动而成为创新生态系统有效的治理工具.主要的治理模式包括具有进入权限制与专利许可定价特征的俱乐部型治理模式、具有平台企业权威控制与合作伙伴价格补贴特征的辐射型治理模式、具有依托开放源代码渗透市场并以增值业务赢利特征的渗透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芳芳  许治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13-220
基于耦合视角,探讨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企业赋能的机理,实证检验耦合的三个维度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内,创业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文化价值耦合、互补性资产耦合、物理系统耦合均对创业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R&D外包的模式、测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蓓  陈劲  吴增源 《科学学研究》2009,27(2):302-308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整合外部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速度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研发外包模式的划分、测试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乃是各外包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技术、战略、创新性角度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引入R&D外包强度指标,并对研发外包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率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外包的强度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高。而在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二次性曲线相关关系,当外包强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强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同时,环境动态性对两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创新要求企业跨越组织边界搜寻外部知识。为了识别“前瞻-反应型”二元搜寻平衡与企业发展阶段的动态匹配规律,基于我国中小企业调查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平衡式搜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企业在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二元搜寻平衡模式存在差异。在初创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不存在互补效应,且二元均衡程度过高或差异过大,均不利于企业创新;而在成长期,前瞻型与反应型两类搜寻策略间存在互补效应,且同时性平衡程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好。据此探讨了企业在不同阶段的最佳平衡模式,即初创期的企业选择“间断性平衡”较为合适,进入成长期后,企业需要将平衡模式转换为“同时性平衡”。  相似文献   

13.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存在创新要素数字化、参与主体虚拟化、主体间关系生态化等鲜明特征,为创新生态系统治理带来挑战。本研究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治理困境入手,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理论框架,从关系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数字平台构建、数字技术应用及数字资源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旭 《科研管理》2017,38(3):1-10
本研究基于关系型债权人视角,阐释了创新激励二元性特征及其在债权治理和创新绩效的路径作用,并将产权性质纳入整合分析框架,对产权性质在债权治理、创新激励二元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展开探讨,全面揭示了债权治理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本土情境下,商业银行具有典型的关系型债权人特征,银行债权治理作用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约束性激励在债权治理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而鼓励性激励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产权性质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国有持股比例越高,债权治理机制产生的约束性激励越发不明显,创新绩效越低。本文研究结论有利于在创新激励视角下拓展债务异质理论,并能够为企业创新融资实践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生态系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组织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技术配套的专用性、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技术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等原因,很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若要抑制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实现合作租金的合理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选择多主体共同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在外部治理模式中通过建立宏观文化机制、集体制裁机制、声誉机制等提供合作环境和氛围,规范创新生态系统内企业的行为;在内部治理模式中要围绕以专利为主要形式的知识产权建立谈判协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信息披露与平台开放机制等优化合作租金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绿色创新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中国30个省份为案例样本,采用组态思维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多主体互动影响地区绿色创新的复杂因果机制及组态路径。结果发现:(1)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技术创新、学研机构知识创新、政府政策驱动、公众参与及平台设施服务创新等任何单一因素均不是导致地区高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系统内多主体互动组合才能有效促进地区绿色创新;(2)创新生态系统中产生高绿色创新的多主体互动组态路径有3类:政府引导企业绿色创新模式、政府与公众双元驱动企业绿色创新模式、平台导向型多主体协同绿色创新模式;产生非高绿色创新的组态路径有两类:技术—知识创新主体双缺失型、技术创新主体缺失型;(3)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促进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差异明显,平台导向型多主体协同模式是京沪、江浙等东部省份持续推进绿色创新的重要路径;中西部省份绿色创新路径多呈现政府引导、政府与公众双元驱动企业创新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企业R&D外包的模式、测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发外包是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整合外部技术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速度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研发外包模式的划分、测试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乃是各外包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技术、战略、创新性角度划分效率型和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引入R&D外包强度指标,并对研发外包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效率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外包的强度越大,企业创新绩效越高.而在创新型研发外包模式下,研发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二次性曲线相关关系,当外包强度超过一定阈值后,强度越高,创新绩效越差.同时,环境动态性对两者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合作研发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为基础,分别研究了契约治理和信任对于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并通过141家企业调查样本对假设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研发会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契约治理会倒U型调节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信任则会线性增强合作研发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强化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对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本研究针对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治理的代表性成果,运用文献综述法对知识治理概念内涵、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治理绩效等核心内容进行总结梳理与分析述评。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知识治理的概念内涵具有拓展趋势。与此相适应,未来研究需在更为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下,加大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以及匹配模式的研究力度,丰富知识治理绩效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内在机理等研究内容,并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的阶段性演进特征,推进知识治理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至关重要。创新驱动平台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种构建形式,已成为各地区乃至国家科技进步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文献梳理,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例,将其构建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初创期、整合期、拓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构建模式的具体内容和特点,进一步构建分阶段治理模式,即四阶段分别采用平台治理、产业链治理、网络治理和生态治理模式,总结了陕西秦创原存在协调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自组织优化等四大治理机制。最后,对秦创原进行了经验总结,以期为国内创新驱动平台的构建和治理问题提供案例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