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纤维高强粉煤灰混凝土劈拉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掺加纤维可改善高强混凝土的受拉性能特点,进行纤维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立方体劈拉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主要有纤维类型、纤维形状、纤维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纤维掺量的增大,纤维高强混凝土劈拉强度总体上呈增大趋势;扁头型和弓型钢纤维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增强作用最明显,而合成纤维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增加作用很小;掺入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入0.05%~0.20%的聚丙烯纤维,可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抗渗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但将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两种不同长度、三种不同纤维掺量的混凝土试件和普通无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抗渗试验的对比,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及影响规律,探讨了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机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计在不同配合比的人工砂和天然砂试验,定性的找到了不同配比与人工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干缩性的关系曲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工砂掺量的增加,人工砂混凝土抗压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其干缩性能越差。因此,人工砂与天然砂的配合比为3:2时,C40人工砂混凝土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干缩性能,能够达到相应规范的硬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C80高强混凝土经受100~700℃高温作用后的氯离子渗透性进行试验研究。对比未掺加聚丙烯纤维的素混凝土,以分析掺加聚丙烯纤维是否对高强混凝土高温作用后氯离子的渗透性有所影响。并得出结论:作用温度在100~200℃时,掺入聚丙烯纤维会提高高强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性,作用温度在300~400℃时反之,其余温度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不同纤维掺量湿喷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其长期浸泡在5%浓度的硫酸盐溶液中腐蚀规律,研究其在硫酸盐腐蚀环境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以此建立喷射纤维混凝土寿命预测模型。试验表明:掺量8kg/m3左右的粗纤维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腐蚀性能均表现良好,说明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有其适合掺量的。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性和软化性,以石膏、沸石粉和碳纤维为掺合料,按照不同比例掺和,并测定混合物各项性能。通过实验得出:随着石膏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材料抗压、抗折强度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沸石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逐渐增加,但吸水率却逐渐减小。掺入碳纤维后,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变化趋势和机理与掺入沸石粉时类似,但碳纤维的作用效果较沸石粉好。因此,建议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中石膏掺量为30%、沸石粉掺量为12%或碳纤维掺量为10%。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胶浆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力学响应的影响,采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AMPT)对不同粉胶比、纤维掺量、水泥替代矿粉量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粉胶比、纤维、水泥替换量对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等粘弹性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粉胶比和纤维掺量的增加,动态模量均先增大后减小,而且加载频率越高,动态模量差异越显著;低粉胶比的混合料相位角最大,较高粉胶比的沥青混合料的相位角差异较小;掺加纤维沥青混合料相位角的变化与加载频率密切相关,掺加纤维可以显著增强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水泥替代矿粉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影响相对较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合理选择原材料、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合适的拌合方式和成型压力等工艺,配制出一种具有较大孔隙率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在此基础上又掺入聚丙烯纤维,研究其对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提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特别是抗折强度的提高明显。纤维的不同掺入方法对纤维在混凝土中能否均匀分散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增强效果,先掺法制备的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强度比后掺法的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圆环试验法研究了碳纤维体积掺量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并结合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对碳纤维的抗裂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碳纤维的掺入能延缓裂缝的出现,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碳纤维掺量越大,试件开裂越晚,主裂缝宽度越小,试件抗裂性越好;用复合材料理论和纤维间距理论分析碳纤维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增强作用,得出的结论与试验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Experimental study on behaviors of polypropylene fibrous concrete bea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ynthetic fibers made from nylon or polypropylene have gained application when loose and woven into geo textile form although no information on the matrix's mechanical performance is obtained so that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tructural contribution to resist cracking can be determin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reinforced with a polypropylene structural fiber. In this investigation "Fiber mesh" brand of fibers manufactured by SL Concrete System, Tennessee, USA and marketed by M/S Millennium Building System, Inc., Bangalore, India are used. The lengths of the fibers used were 24 mm. Fiber dosages used were 0.9, 1.8, 2.7 kg/m^3. A total of three mixtures, one for each fiber dosage were made. A standard slump cone test was conducted on the fresh concrete mix with and without fibers to determine the workability of the mix. The test program included the evaluation of hardened concrete properties such as compressive, split tensile, modulus of rupture and flexural strengths. The increase in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about 36.25%, 26.20%, and 23.75% respectively that of plain concrete. This increase in strength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amount of fibers present in the mix. The increase in flexural strength for Mixes I-III is about 21%, 16.6%, and 23% respectively that of plain concrete specimens.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was also made to study the behaviors of reinforced fibers concrete beams (with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s) under two-point loading. The deflection and crack patterns were also studied. The improvements in strength and duct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和V型漏斗试验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检测,并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用JSCE—SF4方法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韧性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均明显提高,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  相似文献   

13.
郝斌  刘鹏  高欢  郭学伟 《唐山学院学报》2012,25(3):42-43,73
以玄武岩/玻璃混杂纤维制备纤维水泥砂浆,分析了混杂纤维的掺量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5%,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5%。在此掺量下水泥砂浆3d,7d和28d的抗折强度分别为4.51MPa,6.17MPa和7.47MPa;抗压强度分别为16.66MPa,30.78MPa和62.55MPa,显著优于空白样水泥砂浆性能。但其价格远远低于相同量的玄武岩纤维,因而两者可以一并作为添加物用于增强水泥砂浆。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和持续时间对织物增强混凝土(TRC)薄板裂缝行为和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微观扫描电镜观测观测,分析纤维编织网与基体混凝土间的界面黏结破坏机理。创新要点:明确了高温后纤维编纵网与基体混凝土之间界向粘结破坏的主要原因。以温度和持时为基本参数,对TRC构件的耐高温性能进行正确评价。研究方法: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地图3),对高温后试什的力学件能(见图4、5)进行测试。通过微观扫揣电镜观测(见图8~10),了解高温下纤维编织网、坏氧树脂及基体混凝土的形态。重要结论:1.环氧树脂任200℃高温作用90min时劣化严重,造成纤维网与基体之间的界血黏结破坏,这是导致试件破坏的主要原因;2.在常温或120℃作用下,掺加聚丙烯(PP)纤维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TRC构件的乐载能力;但在200℃、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作用下,PP纤维的掺入对试件的乐载力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强钢纤维混凝土进行试验,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与中强混凝土强度增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砂率不同,对混凝土的增强效果不同;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提高,中强混凝土抗压和抗拉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抗拉强度则是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聚丙烯纤维增强透水性混凝土材料性能的实验研究,解决了透水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缺点,为透水性混凝土铺装工程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推广应用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技术开拓了一个新领域。该文是在多年实验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聚丙烯纤维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成型工艺、强度、透水性及相关性能等研究成果,阐述了透水混凝土铺装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及其它常规原材料,配制出高强度(抗压强度达80Mpa),高工作性(坍落度达200-250mm)、高耐久性(抗渗标号大于P30)的高性能混凝土。讨论了粉煤灰掺量、胶材总量、砂率、水胶比等参数对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和P(AA-co-MA)/PEG、FDN-A减水剂,以不同掺量掺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运用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研究不同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度、水泥砂浆减水率、水泥净浆泌水率以及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电镜对添加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的硬化水泥石的内部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掺量为1.0%时,水泥净浆流动度达322 mm,砂浆减水率为47%,泌水率仅1.1%,28 d水泥胶砂抗压强度可达67.9 MPa。可见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无论对水泥净浆或水泥砂浆的分散能力、保水性能和减水作用,还是对力学强度均有明显优势。从水泥石的内部结构SEM图看,添加MPEGAA-AA-AMPS高效减水剂后更能保证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和经时耐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