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晓薇 《科教文汇》2007,(11Z):122-1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职责。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坚定学生创新信念;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等途径,强化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闫素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X):151-151,169
新《课程标准》对创新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深有体会。结合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从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重视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几个方面,阐述了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和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3.
史继文 《现代情报》2002,22(8):152-153
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实践创新教育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正确理解创新教育的内涵;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关键是优化教师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就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是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陈斌 《深圳特区科技》2005,(11):503-508
培养儿童科学精神教育,探索人生起步阶段科学精神培养途径,是卓雅小学“一体两翼三美”教育新模式构建的重要内容。学校坚持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重的教育原则,循着“培育人文情怀”和“培育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改革思路进行探索实践,形成了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结合的教材系列;确定了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原则;建立了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制度机制;营造起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环境文化;造就出科技创新教育的精品;在保持传统特色情况下发展创造的优势,探索出卓雅小学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学校科技教育新格局、新经验。为小学阶段科技教育进一步完善提供实证经验。  相似文献   

6.
韩玲  顾俊凯 《科教文汇》2011,(22):35-35,63
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新的发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及新的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7.
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新的发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及新的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而教学活动又是创新人才核心环节。现象学精神对于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的精神启示我们知识的讲授过程比追求知识本身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现象学的注重"纯粹意识"而非"意识的对象物"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具有重要价值;现象学的怀疑精神更是学生创新的前提与基础。此外,身体现象学对意识现象学的拓进对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新精神的形成也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就具体的数学教学实践认为: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是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仇海波 《科教文汇》2007,(11X):34-34
在我校计算机系技术专业课程中,计算机课程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践性很强,内容更新速度快,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紧密,因此对创新教育的要求比较高。但传统的教育方式表现为:重教有余,重学小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刨新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压抑了学生的刨新精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略论创新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文化主要指的是在技术领域能够激发人们进行自主创新的文化,通过创新文化来创新技术,其实质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本文论述了建设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艺伟  黄楠 《科教文汇》2011,(34):199-200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他是一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创新的力量来源于科学研究与知识更新,科技创新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后者中的人文环境指的就是对待科学的精神和对科学价值的认识,统称为影响科技创新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3.
庄惠丽 《科教文汇》2012,(35):98-98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紧迫而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春歌 《科教文汇》2012,(29):59-60
创新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当前历史时期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们信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师树立创新意识、营造创新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呆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从如何多角度、多层次把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林楠  张文春  刘永吉 《科教文汇》2021,(10):73-74,77
创新创业教育是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改革内容,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资源建设等专业建设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可有效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创造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创新驱动发展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科学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加速政府职能转变,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制度文化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强化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形成全社会关心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发展局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标志着知识、技能的飞跃,是智力高度发展的表现。文章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现状,通过《简易机器人实验教学模型研制》的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是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影响经济发展绩效的重要变量,不同的区域经济文化内生出不同的区域创业模式。本文从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涵,对温州与硅谷的经济文化特征及其对创新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经济文化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重塑区域经济文化推动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曲冠楠  陈劲  梅亮 《科学学研究》2020,38(11):2058-2067
经济社会发展从“规模与效率”向“价值与意义”的转向是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征。作为引导创新主体主动关注社会需求与未来发展的创新范式,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之兴起体现了人文精神与哲学思考在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中的“回归”。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探索有意义创新的前因问题。研究构建了整合有意义的创新与“双元创新能力”(Ambidextrous Innovation Capability, AIC)的交互耦合框架,认为创新意义的价值发现是探索式学习的过程,而其价值转化是利用式学习的过程。面对资源的约束与环境的挑战,企业应当发展双元创新能力实现资源协同,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协调效率逻辑与意义逻辑,兼顾企业利益与社会福利,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飞绒  赵鑫  李正卫 《科研管理》2006,40(11):196-205
企业家情怀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本文主要依据计划行为理论,从企业家情怀与创新投入的关系入手,构建了企业家情怀经由风险承担与压力应对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假设。利用18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企业家情怀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入,风险承担和压力应对在情怀到创新投入的影响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论文将企业家情怀纳入创新研究,补充和完善了企业创新动机理论,对企业家情怀的研究也有效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理论的内容,论文同时也从企业家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管理启示,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